经典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我有一卷度人经 > 第八十一章 复仇之路,草席裹尸
    杂耍儿那挣扎而扭曲的鬼魂,荡魂铃的铃声下,灰飞烟灭了个干干净净。 再也没留下半点儿痕迹。 余琛将铃铛收起来,一屁股坐在桌上,继续干自己的事儿。 就好似夺人性命灭人魂魄这种事,只如吃饭喝水一般稀松平常。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对于余琛而言,那只要是他认为该死的人啊,那就该死。 不会有任何一点儿心理负担。 他为人做事儿要考虑的,唯独只有自个儿问心无愧。 至于其他规矩,不过废纸一张。 哪怕是那朝廷的严苛律法呢,也一样。 毕竟,倘若真按照律法,再过半年余琛就该乖乖踏上去往漠北的流放路了。 坐下来,他取出纸笔,在泛黄的纸卷上,写上一个又一个名儿。 黎沧海,黑水帮大当家。 祝恪,黑水帮二当家。 萧伟良,黑水帮四当家。 南烮虎,黑水帮五当家。 上边儿四个,就是当初参与了陈氏灭门惨案后,仍还活着的几个家伙。 其中黎沧海与祝恪乃是先天之境,至于其他二人,则是寻常武夫。 然后,在几人的名字后,他又写下了“望气司首”四个字儿。 因为不知晓真名,所以用职位替代。 写完以后,余琛又倒了两碗搬尸人留在这儿的烈酒,出门摆到自个儿爹娘坟前,点上三炷香,燃上两根蜡,摆上钱纸,将方才写上名儿的纸卷和钱纸一并烧了去。 烈火升腾,烟灰飞舞。 悠悠天地间,好似回荡起少年曾经的誓言,一个不留。 时候,到了。 如今的余琛,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完成亡者的遗愿,获得一样又一样天地奇物,本事也逐渐大了起来。 而谢青送来的黑水帮的情报,也悉数掌握了。 那有一些事儿,就该真正开始了。 今儿的看坟人,不度死人,度自个儿! 度那十五年的仇与怨! . . 几个时辰,一晃而过。 转眼黄昏降临,暮色沉沉。 深夜的渭水县城,城南地界儿,依旧灯火通明。 对于这些个刀口舔血的江湖客来说,这天一黑,日子才刚开始哩! 余琛从清风陵下来,走过万籁俱寂的旱桥,走过夜色未央的天桥,踏进了城南。 那眉清目秀的孱弱少年,也彻底融入漆黑的夜里,化作那血腥残暴的摘头鬼。 黑夜里,雪地上,一路前行,踏雪无痕。 来到一座无比庞大的庄园前。 在城南,这般庞大的庄园是相当少见的,因此可以算作是标志性的建筑物。 青灰色的厚重围墙将整个庄园围了起来,紫黑色的大门冰冷钢硬,好似在说,生人勿近! 视线越过围墙和大门,夜色中一片连绵的灰黑色阁楼仿若沉眠的野兽,择人而噬。 ——从德坊。 是这座庞大庄园的名儿。 有关于它,渭水县城还有一句俚语说——从德坊,从德坊,逼良为娼鬼地方!烈女进,荡妇出,闺女见了心慌慌! 便足以见得,这从德坊究竟是一个什么地儿了。 据谢青的情报里说,从德坊诞生于三十多年前,是天桥的一位富商效仿京城朝廷的教坊司创立的,一开始也不建在城南。 其作用嘛,如其名一般——三从四德。 主要便是教授女子各种礼仪与服侍之道,再将他们介绍给有钱的大户人家当婢女。 用余琛上辈子的认知来看,就相当于一个第三方培训机构,持证上岗。 但没几年,这位富商被黑水帮用尽手段侵占了家财,这从德坊自然也落进了黑水帮手里。 这一来,可就不得了了。 从德坊原本虽然挣钱,但古往今来合法的营生大部分都是挣的安稳钱,黑水帮怎么看得上这几个子儿? 于是在黑水帮的改造下,从德坊从天桥迁到城南,修建了高高的城墙和大门,逐渐从一个教导女子礼仪与服侍的地儿,变成了一个渭水姑娘们闻之色变的魔窟。 ——向渭水各城各县的青楼以及各种达官贵人输送调教好了的风尘女子。 据谢青的情报来看,整个渭水大大小小的青楼里,近四成都是从德坊送过去的。 这也就罢了。 毕竟在这个年代,青楼之流并非违法之事儿。 况且也有些嫌正经挣钱慢的女子,自愿入了这一行,如那风尘女子青虹就是如此,乐在其中。 人各有志,强求不得。 可偏偏啊,那些进了从德坊被调教的女子,都是黑水帮或坑或骗或拐来的姑娘。 人家一开始压根儿就不想干这个,却被从德坊的姥姥和黑水帮众们软硬兼施,硬生生逼良为娼,送到青楼妓院,签下卖身契,从此为人不耻。 甚至谢青的情报里还提到,自那从德坊里边儿出来的姑娘,一个个都仿佛被驯化了的牲畜一般,再也没半点儿反抗,颇受欢迎。 到这儿可能就有人问了,难不成就没有那种宁死不屈贞洁烈女吗? 有啊! 宁死不屈,所以死了嘛! 那些死都不愿意被卖进青楼的女子,黑水帮会因为敬佩她们而心软放过? 总而言之,由那黑水二当家操持的从德坊,的的确确就是个大毒瘤! 并且,还有一件事儿,也是余琛寻仇开始,第一时间就选择这黑水二当家祝恪的原因。 ——谢青的情报里,说那十五年前,黑水帮的二当家,还不是祝恪。 那个时候,他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刽子手。 没错,就是当初砍下了余琛爹娘脑袋的那个执刀人。 据说渭水第一感受余铁生行刑当天啊,哪怕是证据确凿,诸多刽子手也不相信铁面无私的余总捕会无缘无故去灭人家满门。 可惜他们只是负责砍脑袋的,案情如何,他们说不上话? 但这人啊,却也有自个儿表达反抗的法子。 ——病了。 那天渭水十来个刽子手,齐齐都病了。 不去砍头! 唯有刚入行不久的祝恪,自告奋勇,手起刀落,斩下了余铁生夫妇的两枚头颅。 也因此,他被黑水帮大当家黎沧海看上,加入黑水帮了去。 这人本就武艺高强,心狠手辣,又颇有城府,自然在黑水帮也是混得风生水起。 又几年,恰逢原本的二当家病故,祝恪便顶了上去,成了新的黑水二当家。 夜深,从德坊门口。 飘飞的风雪不大,近乎无声。 那冷硬的紫黑大门,缓缓被推开。 两条身影一头一尾,扛着一张破旧的草席,走出门来。 一高一矮,一胖一瘦。 前面那个,要矮胖一些,看不清面容,但从那沉稳的步子来看,多多少少练过一些。 而后面那个,又高又瘦,像个竹竿儿,腰间别刀,抬起草席来,一晃一晃,颇为滑稽。 余琛以天眼看去,二人头上,血气盈盈,皆有血债在身。 而他们肩上,那草席囫囵裹着什么事物在二人颠晃之间,突然无力地垂下一条雪白如藕一般的手臂来,手臂上青紫遍布,触目惊心。 关键是,那手臂就那样耷拉着,随意晃动,不似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