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 68. 丁小满打群架
张桂琴赶紧把手机揣兜,用上两只手,把丁小满托起来,“咋个这么沉。”
冲着屋里喊:“老头子,是不是你喂的!”
“啊”骆诚在迷茫中停下手,看看手里的猫粮,看看丁小满的饭盆,也不多啊,一天就一,盆子……嘛……
反正丁小满就是家里的开心果,只要它一回来,老两口的心思就全在它身上咯。
跟养娃子似的。
喂食、烧水,打发亲儿子给猫孙子洗澡,骂儿子眼里没活。
骆一航接过丁小满,掐着它两条前腿举着进了浴室。
不能抱,一身泥,脏死了。
还不错,脖子下面绑的相机没丢。
先摘下来放好。
然后。
浴室里跟打仗似的,水花飞溅,充满了丁小满的惨叫。
去过修仙世界的猫怎么了,去过修仙世界的猫也不喜欢洗澡。
跳水里抢人家水鸟的鱼倒是劲劲的。
另外,别的大胖猫沾了水都会瘦一大圈,这丁小满,全身湿透之后竟然没啥变化。
一身的胖肉咋吃出来的。
好不容易战斗结束,骆一航把丁小满吹干,自己换了身衣服。
再把丁小满放到猫食盆边上让它吃着。
自己则拿起运动相机。
倒要看看它今天干嘛去了,为啥这么晚才回来。
为啥滚成这个样子啊。
……
把读卡器连上电脑,视频导出来一看。
好家伙。
今天拍的内容跟大片似的,还是动作片,俗称就叫猫片。
视频的一开始,还是丁小满一早出门。
照例先来段跑酷,又是从房顶上跳下去的。
然后丁小满还是顺着路往村里走,不过今天没有看见哪个路过的小动物就上去给人家一个**兜。
丁小满一路上步伐凝重,也没喵喵叫,显得很凝重,像是要去干件大事。
很快,丁小满来到村口,先站定,然后坐下。
抬爪子洗了洗脸。
最后抬着头,黑鼻头一动,一动。
在空气中嗅着什么。
猫也能靠气味接收信息这还真不知道。
骆一航按下暂停,上网搜了一下。
发现猫的鼻子也可灵了,能闻到一两公里外的老鼠和三公里外的猫。
不亚于狗,甚至比狗还灵敏。
至于为啥不能像狗那样用于军、警、工作。
是因为猫大爷人家不愿意。
一条生活小妙招,新建个文档复制下来,等剪辑视频的时候正好贴上去。
接下来继续播放。
就见丁小满闻了一会儿,好像找到了方向。
嗖的一下蹿出去,四条腿猛倒腾一路飞奔,视频中的画面也跟着晃动起来。
加强防抖的摄像头都稳不住,这速度得有多快。
不对,它不是跑的快,它是飞的低。
丁小满一路不停狂奔了足有二十分钟,竟然跑到下面家属区的水库边上了。
这得有三四公里了吧。
啥猫的嗅觉距离是一两公里啊,在丁小满这完全不准。
这段极速狂飙,老刺激了。
骆一航决定在这里配上一段舒缓的bgm,搞個反差。
跑到水库边上一片野地,丁小满两腿撑地一个急停站住脚。
随后。
对面草丛中,呼呼啦啦钻出七八只野猫,黄的白的黑的花的,啥样的都有。
缓缓围成一个半圆,把丁小满围在中间。
后背弓着,尾巴翘着,哈哈低吼着,还呲牙。
这些野猫都出来之后。
摄像头视线降低。
是丁小满在伏低身体,同时低低的喵!了一声。
下一秒。
丁小满像箭一样飙射出去,跳起来一巴掌拍在对面领头的大白猫头上,把它呼出去老远,打着滚飞出去的。
那是一点没客气啊。
跑过来直接开干。
丁小满喵喵叫着不停。
巴掌也不停,左右开弓一巴掌一巴掌往野猫们脸上呼,上蹿下跳带飞踹,招招不离对面野猫大脸盘子。
野猫们也被打的上蹿下跳,左闪右避,还有的冲丁小满递爪子。
但是没用,干啥都没用。
躲不开,挡不住,反击够不着。
一个一个全都拿脸拦截了丁小满的爪子。
激烈的战斗,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
丁小满停了下来,两条前腿撑地坐在中间。
对面一圈野猫全躺地上,个个露着肚皮表示臣服。
双方位置和开始时一样,地位却已经完全不同。
好一场大战。
惊险、刺激、高端!
可是为啥啊丁小满为啥大老远跑过去打一场群架头两天还没见过这几只猫啊。
猫的世界搞不懂。
反正吧,这段视频发网上去,肯定火。
说干就干。
看完视频,骆一航打算熬个夜。
连夜把猫片剪出来,配上了bgm,上传到小破站的账号“丁小满是只猫”。
……
第二天一早。
骆一航一家照例先是摘菜,装菜,签收据,收下市医院和三中支付的4500块。
感谢国家,农户出售个人生产的初级农产品不用交税。
不过等以后真做食品加工的时候,就该交税了。
吃过早饭,骆一航又把丁小满抓过来戴上摄像头。
倒要看看还有没有野猫惹咱丁小满了。
然后骆一航骑车去到镇上。
先把给丁蕊的黄瓜、西红柿和荸荠发快递送走。
她那边没法开火,这次就要了些不用做熟的当水果吃。
另外她们那边同事同学们还想代购呢,但是实在是抽不出产量,骆一航就没答应。
土样早几天前就寄走了,也不知道能检查出个啥。
等杂事都忙活完之后。
骆一航去找了强娃,今天得看菜苗去。
先去看的辣椒苗。
强娃开上他的破面包,拉着骆一航出了镇子一路往东,也就七八公里的样子,转入了一条乡村小路。
说是乡村小路,也铺着水泥路面,比平安沟上面台子高级多了。
沿着小路又开了两三分钟,转进一片用绿色隔离网圈起来的巨大的苗圃基地。
门口挂着牌子,叫小袁村双琦育种基地。
这地方应该是小袁村,双琦可能是老板的名字。
果不其然,强娃车刚停好。
老板就乐呵呵迎出来了,一介绍真的就叫袁双琦,是位四十多岁的大姐。
跟着进了苗圃,骆一航这个眼馋啊。
一大片足有32座60米的大棚,全是用来育苗的。
骆一航跟女老板聊了聊,她说这苗圃的棚就是李正扣的,棚扣的时候32一平,那时候钢材还没涨价。
现在可不行咯,啥都在涨。
不过质量是非常行的,五六年了还板板正正,大面上一点没坏,就是前年棚膜老化了,统一换了一次。
其他的小毛病肯定有,这也正常,不影响使用就行。
然后她家的种子、土虫丹、生根粉、育苗盘,又全是强娃店里进的。
缘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