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 第二百八十六章 走私复燃,偷渡开始了(两章合一章)
inf李多鱼手里的这张邮票,红底黑图,左边竖排写着
【中国人民邮票,庚申年】
右下角写着
【1980,8分】
是一张1980年发行的猴票!
可惜盖过邮戳的,好像就不值钱,要整版的才值钱。
记得这玩意,炒到最高峰时,号称一套猴票可以换一套房。
李多鱼虽然对自己赚钱很有信心,但未来的事,谁说的准呢,得空去收个十几套。
等猴票被他们炒起来后,自己再来个高位套现,赚它个几套房也是不错的。
毕竟,有谁会嫌钱多。
好像儿子结婚那会,就是猴票价格最高的时候,完全可以送一两套给他。
看儿媳妇以后,还敢那么凶不,不过他都重生了,命运轨迹难免也会改变。
小图图以后会不会跟那个女人结婚都不一定,如果真还是那个女人的话,李多鱼也不打算出手阻止。
算了,不管了。
找个时间收几套猴票去,毕竟这玩意比美乐珠值钱多了。
下了客船后。
李多鱼坐上了班车,直接到镇委大院那里下车。
临近过年的缘故,院子挂起了大红灯笼,围墙两侧的标语好像也换了。
左边是【坚决打击走私、偷渡!】
右边是【只生一个好】
李多鱼来到大门时,发现值班室还坐着一位大爷,手里拎着一个火炉。
见到大爷后。
李多鱼笑着说道“陈叔,都快过年了,还要值班啊。”
看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后,值班室里的老人微笑道“劳累命,没办法,除夕都得值班呢。”
李多鱼掏出了一包随身携带的华子递了过去“陈叔,新年快乐。”
“这可使不得,要是让陈书记和高镇长知道了,非得骂我一顿。”
“新年这种特殊时期,哪能跟平常比,再说这是咱们国产烟又不是进口的,不算犯错误。”
“走了啊,我去开会了啊。”
大爷拗不过,将那包华子收了下来,看着李多鱼离开的背影,不由叹息了声“还是年轻人比较有礼貌啊。”
刚刚一个村的村主任,牛逼哄哄的,还跟他吵了一架,骂他是只看门的狗,比他给气的不轻。
李多鱼来到镇委大院后,
发现院里的那棵榕树下,聚集着不少穿着淡蓝色的中山装干部服的人。
一个个都在那里抽着烟,聊着天,不用想都能猜到,这些人跟自己一样,应该都是村里的干部,来这里开会的。
这群人大多都是四五十岁的,个别的都已经六七十岁,很多人原先就是各个村的大队长。
所以他们这帮人早就已经认识,也经常在一起开会。
而这群人里面,年纪最大的,感觉都可以当李多鱼的阿公了。
一位老同志还以为李多鱼是镇委的工作人员,朝他问道
“小同志,这都已经九点半了,领导怎么还不来啊,啥时候开会啊,我们都已经等很久了。”
李多鱼尬笑了下“这个,我也不知道啊。”
“怎么跟门口那个看门一样,一问三不知,大过年通知我们来开会,结果连个人影都没有,还让不让人好好过年啊。”
“就是,村里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忙。”
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打量起李多鱼来,并说道
“大家有没有觉得,刚才那个小同志看起来有点眼熟。”
“老赵,你这么一说,我也感觉有点眼熟。”
而这群人里面,恰好有个认识李多鱼的,陈家村的村支书,陈海昌。
“他不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是担担岛下沙村的村主任,李多鱼。”
听到这个名字后,大家纷纷看向了他。
“难怪看起来有点眼熟,原来在报纸上看过啊。”
“刚刚我在招待室的荣誉墙上也看到他了。”
“这小伙子厉害啊,咱们镇好像就是他最早搞海带养殖的,改天要上门拜访下,好好请教下海带养殖技术。”
但也有人酸道
“厉害个啥,我听人说了,他这个海带能搞起来,全是因为有个亲戚在县里面的水产研究所工作,这才近水楼台先得月,换谁上都可以的。”
“不过,下沙村心还真是大,居然选个这样的年轻人出来,王大炮今年没来吗?”
“老乔,你不会不知道吧,王大炮中风了,前一段时间都在住院。”
“这样啊,那下沙村岂不是都是这个年轻人说了算,这村子岂不是完蛋了。”
陈海昌叹息了声,活到这把年纪,什么人没见过,自然很清楚这些人什么心态,就是嫉妒眼前这个年轻人。
其实,一开始他也是这样想的,直到去下沙村溜达了一圈,回来后,都感觉有些对不起自己村里的人。
“我还听说了,陈书记和高镇长对他非常照顾,还拨了不少钱,给下沙村搞公厕,建垃圾站。”
“一说到这个,我就来气,我还以为每个村都有,就过来找陈书记申请,结果陈书记说什么项目不是镇上申报的,死活就是不给我批。”
“你说这事,谁信啊。”
“我也不信,凭啥就下沙村有,咱们这些村都没有。”
“今天趁这次开会,咱们必须要让陈书记,把这件事给说明白,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
“没错,必须要说清楚。”
李多鱼本来还想跟他们打个招呼,没想这帮人有意编排自己的样子。
说实话,李多鱼跟他们也尿不到一块去,差了二三十岁,射程起码差了两三米。
李多鱼在镇委的接待室里休息会,没想这里的接待室跟县水产研究所一样,都很喜欢搞那种荣誉墙。
李多鱼简单看了眼,发现荣誉墙的前半段,都是些跟渔业队有关的信息。
比如
下岐村渔业生产大队,在68年捕获3530吨海鱼,荣获优秀生产队。
70年,下沙村渔业生产大队,购买第一艘单网拖船。
而到了70年代末期,荣誉墙直接出现了将近四年的空白。
虽然这四年是尚峰镇最辉煌的四年,可辉煌的内容,却是一丁半点也无法登上这面荣誉墙。
接下来,李多鱼就看到自己跟大领导合影的报纸被贴在了墙上,还配上了文字
(省领导接见下沙村养殖户李多鱼,看好尚峰镇的海带养殖产业。)
后面,出现了好多张跟他有关的,比如什么救治抹香鲸啊;还有海带收成仪式;李多鱼同志荣获先进水产工作者称号等等。
整面荣誉墙的后半段,他出现的次数,居然比陈书记和高镇长还要多。
这让他有种喧宾夺主的感觉,要是碰到心眼小的领导,估摸着,小鞋早就已经被穿烂了。
李多鱼突然想起来,上次高镇长去他们担担岛的时候,明显想敲打他的样子。
看来自己要低调点才行。
可一想到,再过一个月,岛国长崎的考察团就要来了,到时候,荣誉墙后面,难免又会多几张自己的照片。
一想到这,李多鱼就不禁叹息了声,有时候,想低调做人都难啊。
李多鱼看了一会后,听到了几声自行车铃铛的声音,紧接着,外面嘈杂了起来。
“陈书记和高镇长回来了。”
李多鱼来到院子里后,发现两位领导刚停好那辆二八大杠自行车。
说起来,这个年代汽车非常的贵,镇政府是没有配车的,出门办个事,大多都是骑自行车。
陈书林见到大家都在等他,赶忙说道
“不好意思,大家,今天一大早,县里就叫我们两个去开会,耽误了会时间,让大家久等了,先给大家赔个不是。”
而刚才还在抱怨的一群人,看到两位领导后,瞬间一个个笑容满面。
“没事,我们也才刚到。”
“陈书记、高镇长,你们真是太辛苦了,真是个好领导啊。”
陈书林抹了抹额头上的汗,说道“大过年了,我也不占用大家太多时间,咱们直接开会吧。”
紧接着。
大家来到了会议室,一共也就二十个座位,一帮人全都互相谦让着。
李多鱼随便找了个后面的位置坐了下来。
没一会儿,陈书林坐到了主位上,说道“真是抱歉啊,大过年的把大家叫过来,现在镇委连个工作人员都没有,没法给大家上茶,我就长话短说,把上头给的重要指示跟大家说一下。”
“这次把叫大家叫过来,是有两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告知大家。”
“首先第一件事情,五天前,咱们县的海上缉私队时隔一年,再次抓到了五个走私人员。”
陈书记刚说完,下面就有人讨论了起来。
“不都已经禁止了,怎么还有人走私啊。”
“老乔,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大走私是禁了,可小走小闹一直不断,不然你觉得那些进口的香烟是从哪来的。”
“嗯嗯。”
陈书记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这次抓到的走私人员跟以往走私人员不一样,更具隐蔽性和欺诈性,且专门走私进口香烟和手表这种小件物品,给缉私队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难度。”
“而这起走私事件,刚好就发生在我们镇,在这里,我就不点名批评是哪个村的,希望我们今天开完会后,各位村干部要严查严管,确保对每一艘出海的渔船,做到心中有数,一旦有发现走私的苗头,必须如实上报。”
一位村干部问道“陈书记,这个我们怎么管啊,渔民把船开出去的话,到底是干什么的,我们也不清楚啊。”
一些村干部附和道“对,我也觉得没法管,我们村大大小小的船有三十条,那有可能做到心中有数。”
坐在陈书记旁边的高镇长,见这些村干部抱怨,当场皱起眉头来
“你们是不是真觉得村支书这个职位是摆设啊,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困难,而不是动不动就摆手说做不到,脑子都不带想的,那你当村支书干嘛。”
高镇长严肃说道“陈书记可能觉得大过年不想跟你们发脾气,但我在这里要跟你们强调一件事情,这不是在征求你们的意见,一旦被缉私队的人发现,你们村有人参与走私的话,你们这些村干部同样也有责任。”
大家听到这话后,会议室很安静,大家也全都低着头。
李多鱼也皱起了眉头,当初走私被禁后,大家确实不再走私大件货物,而是改成走私香烟等高利润的小件物品了。
可量并不是很大,也没有形成规模,不过在这个时候,好像有件事比走私还要严重。
见会议现场气氛有些尴尬,陈书记接着说道“我讲一下,另外一件事吧,最近隔壁县出现了好几起偷渡事件,大家应该都有听说吧。”
一些村干部回应道“有听说,据说有一个村,直接跑掉了半村的人。”
陈书记叹息道“其实我们镇,也发现了不少偷渡到国外的人,甚至还发生了一起性质非常恶劣的事件,有个村干部挪用了村委的钱,用于偷渡。”
“现在,组织下达了明确的指示,一旦偷渡被确认的话,我们将第一时间注销他的户口。”
陈书林刚说完,与会的村干部反而问了起来“陈书记,我想问一下,就注销户口吗,对子女有没有什么影响。”
听到这个问题后,陈书林也很无奈,显然这些村干部不把这些惩罚放在眼里。
不过偷渡这件事,大城市都在领跑,哪怕他讲了,这些人也听不进去。
而坐在李多鱼前面那两人,直接交头接耳“老朱,你们村那边有渠道,能联系上蛇头吗?”
“有自由国的渠道。”
“一个人多少钱啊,要多少天啊。”
“差不多,每个人五万这样子,去自由国的话,总共要转四个站,大概要一百天这样。”
“走的水路吗,要多少天。”
“现在肯定水路啊,坐飞机很贵的,且一旦失败,立马就会被遣返。”
“行,我知道了,那回头我们再聊。”
李多鱼很清楚,走私抓一抓还是有效果的,但偷渡这件事,估计是想拦都拦不住。
当年下沙村,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总共偷渡了近四百多个,那些偷渡成功的人站稳了脚跟,立马把一整家子全都接过去。
结果,原本三四千人的大村子,到后面,就只剩下几百个留守的儿童和老人。
而在会议即将结束时,突然有个村干部问道“陈书记,能不能问一下,怎么样才能跟下沙村一样拿到那笔卫生环境改善的资金。”
“对,我们也想问这个事。”
陈书林最近也被他们给问烦了,严肃道“这件事,原本是要保密的,不过你们一直问,我干脆直接告诉你们,下沙村这笔钱是市里面特批的。”
“为什么市里面,特批这笔钱啊。”
陈书林严肃说道“具体原因不能告诉你们,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不是你们哭,就有奶给你们喝的,想要有奶喝,至少你们要学下沙村把成果给做出来,不然我想跟你们申请点项目,都申请不下来。”
陈书林说完,对着李多鱼说道“李主任,会议结束后,你先别着急,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有事情找你。”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