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 第三百二十七章 我的两百年,居然比不过一条鱼
inf李多鱼开了条新船回岛的消息,瞬间就在村里传开了。
听到消息的人,纷纷跑过来围观,看热闹。
对海边的渔民来说,船可是命根子,是赚钱的工具。
渔民有钱了,不一定会去买房买车,但一定会优先考虑买艘好点的渔船。
就像赵家兄弟,虽然一直很想着找老婆,可赚到钱后,第一时间也不是先盖大房子,而是先换了一艘有发动机的舢舨船。
李曙光、李清光两兄弟听到消息后,直接放下手里的活,第一时间就往码头这里赶。
看到那艘白色的钓鱼船后,拉着那不锈钢栏杆,直接就翻上了渔船。
两兄弟上船时,已经有不少渔民在参观李多鱼的钓鱼船了,小小的驾驶室挤了七八个人。
有米老头、庄叔、石头,一群人都好奇打量着驾驶室里面的设备。
李清光挤进驾驶室后,看着眼前的两个屏幕,眼睛瞪得老大
“哥,你船这也太先进了吧,怎么还配两台电视。”
李多鱼苦笑着解释道“这不是电视,这是探鱼用的声呐,可以用来找鱼的,另外一台是雷达,可以检测附近海面情况的。”
李清光指了指下面“是不是,海里面有多少鱼都能知道啊。”
李多鱼点了点头“差不多那个意思吧,把鱼探声呐打开的话,确实能知道船下面有没有鱼。”
“哥,你给我们演示下吧。”
李多鱼思考了会“可以,就让你们开开眼界,看看别人的技术有多先进。”
李多鱼将鱼探声呐打开后,驾驶室的屏幕亮了起来,跟前世他用的彩色鱼探不一样。
他这艘船的鱼探屏幕是黑白的,不过颜色影响并不是很大,他照样还是能看懂的。
“哥,那些小点,密密麻麻的是什么东西啊。”
李多鱼看了眼屏幕,随后说道“那些小点,应该是船底下的小鱼。”
“那这几个突然出现的大点,应该是很大的鱼吧。”
码头这边有大鱼?
不可能啊。
不会鱼探是坏的吧。
李多鱼皱眉看着屏幕,随后走出驾驶室朝着船底下看去,结果发现了几只白色的小可爱。
码头那边卖杂鱼的小孩,看到这几只白色小可爱后,顺手就丢了几条不值钱的杂鱼给它们吃。
“妈祖鱼,快来吃。”
白海豚免费白嫖了几条海鱼后,相当的满意,随后嘤嘤嘤叫了几声,随后就离开了码头这边。
大家见识过鱼探的神奇后,全都激动地说道
“这玩意也太厉害的了吧,有了它以后,不就知道鱼在哪里了。”
“哪怕是新手,一下也可以找到鱼在哪里,以后就不怕抓不到鱼了。”
而一些捕鱼经验丰富的老渔民,看到这个鱼探后,眉头紧锁了起来,突然有种强烈的危机感。
要是以后,大家都有鱼探的话,那他们的捕鱼经验就不占优势了。
大家参观完渔船后。
李曙光激动说道“”多鱼,你这船快不快啊,要不带我们溜一圈,感受一下吧。”
李多鱼白了他一眼。
“油很贵的,好不好。”
李曙光嫌弃道“油钱我来出,还不行吗?”
“这可是你说的,我油门可要推到底了,到时候,看到那个油耗,看你怕不怕。”
“怕个锤子,赶紧让我们体验一下这艘钓鱼船的速度。”
李多鱼拿出钥匙,插在了驾驶室操作台的一个孔里,随后转动了圈。
随着颤动的声音响起,渔船的发动机工作了起来。
李曙光好奇道“你这钥匙一转,直接就启动了?”
李多鱼点点头。
“不用手摇或者拉绳子吗?”
李多鱼解释道“也可以手摇,不过这艘船跟汽车是一样的,电启动的,电池没电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手摇的。”
“哇草,这个好啊。”
“我都摇了十几年,都快摇腻了。”
随着发动机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钓鱼船缓缓驶离了港口。
李多鱼思考了番
“干脆,就带你们绕岛一圈吧。”
李曙光看了下腕表“现在是上午十一点,看看这条船绕岛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李多鱼缓缓推动油门,渔船开始慢慢提速,螺旋桨就打出了特别大的白色浪花来。
“夭寿啊,这船好有力气啊,海水都快被卷起来了。”
加速没一会后,船头微微翘起来,钓鱼船全速前进的时候,就像是在大海上打水漂一样,仿佛是贴着海面一样。
李曙光和石头他们站在了船头,海风把他们的头发都吹得竖了起来。
“太刺激,真的太爽了。”
石头忍不住说道“这玩意的速度,感觉都跟渔政那些快艇差不多了。”
李多鱼以前用柴油机舢板船绕岛一大圈的话,至少要一个小时。
而用这艘钓鱼船,都还没十几分钟,船就冲到了陈家村码头附近。
很多在陈家村码头的渔民也都注意到那条开的很快的新船。
“那是什么船啊,怎么可以开那么快。”
“你们看,船上面那几个人,是不是下沙村那个鱼贩子老米,还有专门搞钓鱼的曙光。”
“好像还真是他们啊。”
“那条船不会是下沙村的吧。”
而一个刚从下沙村开船回来的渔民,看了眼那条钓鱼船后,感慨了声
“不用猜了,我刚从下沙村回来,那条船是他们村主任李多鱼的。”
“那个李多鱼那么有钱啊,花那么多钱搞了鳗鱼厂,现在又搞了条这么好的船,少说也得好几万吧。”
陈家村的渔民看了眼,自家破破烂烂的码头,叹息道
“咱们两个村,现在差距有点大啊,每次过去下沙村那边,都感觉有点低人一等了。”
“我也是,这次他们搞的那个公厕真的特别好啊,现在他们那边苍蝇真的少了好多。”
一个渔民挥了挥手,把那些烦人的苍蝇赶走。
“妈的,现在苍蝇全跑我们这边来了。”
刚才赶苍蝇的那位渔民对着正在整理地笼的女人说道
“美凤,多鱼是你表弟吧,现在咱们两个村关系变好了,你不去抱抱你这个表弟的大腿?”
“说不定还能帮我们村找一个两个合作项目来。”
刘美凤看了眼那艘只能看到船尾巴的钓鱼船,不由叹息了声。
不用想都知道,这条钓鱼船肯定又是他贷款来的,他这个表弟,还真的是一条道走到黑。
到时候,要是钱还不上,怎么死的也不知道,说不定还要被抓去判刑。
前一段时间,她还特地去问了,连他们自己村的人,都不看好他的鳗鱼养殖项目。
跟这种人扯上关系,说不定将来都有可能被拖下水,还是尽量远离比较好,省的到时候,反被他们借钱。
刘美凤叹气道
“做人还是脚踏实地好,买那种船没多大用处的,我还是努力点,然后买条机动船最实在。。”
陈家村的渔民全都不解地看着刘美凤,有点没法理解,放着这么好的大腿不去抱。
“头壳是不是坏掉了。”
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钓鱼船就绕着担担岛开了一圈,并返回了下沙村的码头。
船靠岸的时候。
船上的人都还意犹未尽,恨不得再来一趟,就是李曙光脸色有些难看。
他去看了眼油表,发现油表跑了好几格,估摸着,这一趟的油费干掉了十几斤的猪肉。
“这船也太烧油了吧。”
李多鱼笑了笑“油门推到底的,差不多是正常时速的三倍油耗吧。”
“卧槽。”
李多鱼笑道“你自己说的,记得买一桶油给我啊。”
李曙光一脸苦笑,这快乐的代价也太大了。
而米老头下船后,忍不住说道“多鱼啊,你这船动力这么好,功能还这么多,要是只用来钓鱼的话,还真是有些浪费了。”
李多鱼点了点头,其实拿到这艘钓鱼船的那刻起,他就一直在想,怎么把这艘钓鱼船的利用率最大化。
说实在的,钓鱼业务的话,用李曙光那条船就够了,没必要上他这条钓鱼船。
他有想过把渔船改成捕虾船或单拖船,可惜船身是玻璃钢的,还真有些难改。
如果用车来形容的话,这个年代的钓鱼船更像一辆跑车,华而不实。
相比起跑车的话,李多鱼更想要的是一辆可以运货的货车,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收益。
如果要想把钓鱼船卖出去的话,十几万的价格,还真很少有人可以接手。
就算有人要买,李多鱼说啥也得矜持一会,不能那么着急把钓鱼船卖出去,不然小岛川夫社长估计会改变对他的看法。
这才是真正的因小失大。
李多鱼还想靠他多引荐一些岛国老板,多搞一些出口项目。
走一步,算一步吧。
到时候,说不定会有新的用途。
李多鱼弄了艘新船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自家人的耳朵里。
二哥二嫂,还有老李也到了码头这边来,他们也都上船参观起了钓鱼船。
看着眼前这条船,李耀国叹气了声“还以为你开玩笑的,没想那个小日子,还真送了你一条钓鱼船。”
李多鱼笑了笑。
“不算送,真是我钓的那条鱼换来的。”
李耀国睁大了眼睛“那条鱼真的那么贵啊,居然可以换一艘这样的船。”
李耀国在李多鱼耳边问道“多鱼,这条船大概多少钱啊。”
李多鱼思考了会,认真回道“在岛国那边的话,差不多要十多万这样,如果卖到我们这边,加上关税的话,说不定要二十起。”
毕竟在这个年代,一辆桑塔纳都要快二十个,这艘钓鱼船比桑塔纳值钱多了。
站在一旁,听到这个价格的老李,当场恍惚了起来,他看着眼前这条船,突然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仿佛一切都像是在做梦一样,假到很想摔自己两巴掌,但又怕把这个美梦给摔醒了。
而李耀国已经呆滞在了原地,本以为,这艘船撑死就五六万左右,是真没想到这渔船会这么的贵。
按照他现在的年收入,他得两百年才能挣到这一条船的钱啊,我的两百年,居然比不过一条鱼。
算了,
我还是当条咸鱼算了。
看着自己手刚刚摸过去的地方有点脏,李耀国抓起了袖套,直接擦拭了起来。
二嫂嫌弃道“耀国,你有毛病啊,用衣服去擦船,回头你自己洗衣服去,我不会帮你洗的。”
就在这个时候。
村委会那边的老廖,匆匆忙忙找了过来“多鱼,咱们镇的那个陈书记,还有那个刘大厨有事情找你。”
“好,我马上就去。”
李多鱼临走时,把钓鱼船驾驶室的舱门锁了起来。
而他离开后,还是有不少好奇的村民,陆陆续续跑到码头来,爬到钓鱼船上去观看。
得知钓鱼船价格的老李,整个人直接被钉在了码头这里,双眼一直盯着钓鱼船,生怕有人搞破坏。
见大家都跑到钓鱼船上去,老李忍不住说道
“你们鞋子那么脏,不要跑到船上去,赶紧下来,船上没什么好看的,站在码头那边看就可以了。”
“李老三,你别这么抠门行不行,参观一下又不会给你掉层漆。”
老李懒得理他们,直接把人全都赶下了钓鱼船。
看着甲板上那些带着泥沙的脚印后,老李直接回家拿了水桶跟拖把过来,清洗起了钓鱼船来,还顺便把玻璃都给擦了一遍。
老李看向了天后宫,看来得给这艘钓鱼船举行个举行祭祀仪式,将妈祖娘娘请到船上来。
李多鱼来到村委那边后,发现他不在的这些天,村委这边已经大变样。
镇委那边帮忙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宴会场地,摆了快二十张八仙桌。
场地的一角,还临时搭建了一个灶台,有三口大铁锅,旁边还有两个大冰柜。
刘主厨前些天就到了,这些天,干脆直接住在了村委的招待室。
而这些都是村委跟镇委一起搞的,所做的一切,都只为了招待考察团的人。
或者换个实在点的说法,一切都只是为了生意。
陈书记见到李多鱼后,笑脸相迎道“这些天,跟考察团的人,相处的怎么样?”
“挺好的。”
一旁的高镇长忍不住吐槽道“你是挺好的,住最好的酒店,吃最好的饭,把活都丢给我们了,不知道的话,别人还以为你是我们领导呢。”
“高镇长辛苦了。”
“知道我们辛苦的话,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把项目拿下来,知道没有,不然我们还真就白干了。”(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