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成皇帝亲妈(穿书) > 42.第 42 章
因此, 他每日放在谢云娘身上的目光越来越多, 倒是让郑玉霜和那几位姨娘对谢云娘由原本的不以为然,变得越来越嫉恨。
郑玉霜开始后悔同意让林远带谢云娘母子三人前往边关一事,只是,话已出口, 却不好更改。
林远待在京城的日子本就不多, 还几年才回京一次, 说郑玉霜和几位姨娘过着活守寡的日子也一点都不为过。可是,林远在京中这为数不多的日子,心还被谢云娘占据了,其他人的心里感受可想而知。
不过,因着林远在将军府中的绝对权威性, 加上林远对所有人都还算兼顾得面面俱到, 而谢云娘又确实与林远失散多年, 于情于理, 林远也应该对补偿她一些,所以, 包括郑玉霜在内,也无人敢出声质疑什么。
这会看到林远看着谢云娘那痴迷的眼神,郑玉霜心中恨得滴血,也嫉妒得快要发狂, 但是想着花嬷嬷的叮嘱, 她使劲的用自己尖尖的指甲掐进自己的掌心,以疼痛来强迫自己保持出一个略显僵硬、难看的笑容。
林玉儿觉察出郑玉霜的异常状况, 不过她并不想提醒林远和谢云娘什么。
这些时日她已经想得很清楚,谢云娘的原配身份、平妻之位和她所受的诰封都决定了,即便她少受林远宠爱一些,郑玉霜也未必就会对她更好一些。
虽然她之前并不赞成谢云娘进将军府,成为林远众妻妾中的一员,但是,既然她们因为种种原因,阴差阳错的进了府,那便让谢云娘活得随心所欲一些,无须畏首畏尾,这样才能过得更好一些,更快乐一些。
倒是林远自己察觉出郑玉霜的异态,安抚似的夸奖郑玉霜道:"这套诰命服穿在玉霜身上倒是无端多出了几分贵气和精神气,好看得紧。"
郑玉霜闻言,脸色才好看了些,而谢云娘脸上的欢喜之色却少了几分。
林玉儿见了,不禁在心中暗自叹气,她觉得这个时代妻妾不和,家宅不宁,闹出什么宫斗、宅斗之类的最大罪魁祸首就是男人,要是他们没有坐享齐人之福之心,不娶一堆的大小老婆,不导致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就生不出这么多的是非来。
不过,好在林玉儿无需在这种尴尬气氛中待太久,将军府距离皇宫不远,马车大约行驶了不到两刻钟左右便到了。这次贞顺太后接见他们几人的地方选在贞顺宫。
他们进去时,谢云娘、林玉儿、林宝儿跟在林远、郑玉霜后面行了一圈礼。
根据林远、郑玉霜的称呼,林玉儿知道了那位面色红润、看上去仿佛才四十出头的年纪,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妇人便是贞顺太后。
贞顺太后左手侧那位,是因燕王被贬为庶民一事最近过得十分憔悴,而显得面容削瘦、看上去无端就有几分凌厉和阴沉之感的是郑皇后;贞顺太后右手侧的那位同样三十出头、面容艳丽、与郑玉霜有几分相似的是郑贵妃。
贞顺太后右下首第一位那个十一二岁、用与林如沁一般、略带鄙夷的目光打量着谢氏、林宝儿和她的小姑娘是大公主宫蔷;贞顺太后右下首第二位那个与她年纪相仿、用好奇和探索般的目光打量许氏、林宝儿和她的小姑娘是二公主宫薇。
而贞顺太后左下首第一位那个让林玉儿忍不住看了又看的那个十八九岁年纪,身着银白衣袍,温恬和煦,面容俊雅,微微一笑就能让人有种如沐春风般感觉的少年,则是赵王宫天。
他是林玉儿那篇文中最大的反派,却偏偏让人无法讨厌他,也是康泰帝除梁王之外,最喜欢的儿子,因此,最后他变成了梁王宫过最大的竞争对手。
尽管梁王和赵王这两个人物都是自己塑造的,但林玉儿还是不由感叹,有人生来就是为了吸引住所有人的目光,成为冥冥众生中聚焦点,这样的人她在这段时间内已经见过两个。
一个是她在梁王府大厨房中见的那位"郎丰色独绝,世无其二"的黑衣少年,另外一个则是眼前的这位优雅高贵、如谪仙般的赵王宫天。
"你便是谢氏云娘了?果然是个标准的美人儿,难怪这么多年过去,尽忠还一直对你恋恋不忘。两个孩子也是,都长得这般水灵、可爱,也难为你一人又当爹,又当妈的将他们拉扯大。玉霜,谢氏这些年不容易,日后你与尽忠可得好好补偿补偿她。"
就在林玉儿尚未从夏宫天带给她的震撼中回过神,坐在上方的贞顺太后开口道。
"是,太后姑母放心,玉霜日后定不会亏着云娘妹妹的。"郑玉霜巧笑嫣然的应道。
"谢太后娘娘夸奖,太后娘娘谬赞了。抚育孩子是为人父母者的本份,这都是臣妇该做的。反倒是姐姐这些年辛辛苦苦的操持家事更辛苦。"谢云娘不亢不卑的回道。
看着毫不怯场的谢云娘,贞顺太后暗暗有些称奇,这样的谢云娘让她意识到自己之前的估测可能有些错误。
原本,她想着依照谢云娘自幼在乡野长大,又在京城漂泊多年的经历,多半有些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
所以,虽然她觉得林远、林致刚与谢昭仪相认,谢云娘便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林远、林致兄弟太过凑巧,却也未将谢云娘放在心上,她甚至觉得林远愿意接谢云娘入府,不过是念着几分旧情,且要顾全自己的名声而已。
哪知现在一见,却大大出乎她的意料,谢云娘不仅姿色不输郑玉霜,而且遇事表现从容、落落大方,根本不是她想象中的粗鄙之妇。
再想想谢云娘那个做昭仪的姐姐,以及迟迟未能从江南传回的消息,贞顺太后心中暗道,看来得将谢云娘有可能在这之中起的作用好好评估一下了。
虽然谢云娘只是一介妇人,但已在后宫浸淫多年的贞顺太后却从不敢小瞧妇人的力量,她觉得男人虽可以征战沙场,征服朝堂,但妇人却可以征服男人,将男人拥有的力量拿来为自己所用。
贞顺太后心中这样想着,面上却不显:"你们姐妹二人能如此相互体谅,哀家也放心了。家和万事兴,你们之间和和气气的将家打理好,尽忠在边关也就能安安心心的保家卫国了。
云娘,听说这次你要随尽忠一起去北关待上两年,不过,距离你们出发还有些时日。这段时日,你若有空,也同你玉霜姐姐一起,多来哀家这贞顺宫,陪哀家唠嗑唠嗑。这人岁数大了,就怕寂寞,喜欢时不时都有人能陪着聊上几句。"
"是,臣妇多谢太后娘娘抬爱,臣妇谨遵太后懿旨。"谢云娘温顺的应道。
贞顺太后似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向下首的宫天、宫蔷、宫薇兄妹三人道:"日后你们兄妹得空,也多往你们姨父姨母府里走动走动。这亲戚要越走,才能越亲。
无事时就多去看看你们姨母她们,看看她们有无什么需要帮衬的地方。如玉、如贤也和芯儿、沁儿一样,是你们的表弟妹,日后你们也得多爱好他们点。"
宫天、宫蔷、宫薇三人自又是一起同声应诺。
"听说母后这里今儿人多热闹,朕也来凑个趣。"正在这时,康泰帝从外面走进来笑道。
除了贞顺太后,所有人都慌忙站起身向康泰帝行礼。
郑皇后更是激动不已,这还是自燕王宫扬出事之后,她第一次见着康泰帝的面。宫扬出事那天,郑皇后整整在康泰帝的寝宫外面跪了一整夜,想替宫扬求情,康泰帝都没见她。
郑皇后回去之后,病了一场,今天也是强打精神过来的,因为她想着今天可能能见着康泰帝。
"皇上……"起身后,郑皇后看着康泰帝,哀哀的叫了一声,就欲替宫扬求情。
"你身为皇后,什么话该在什么场合说,最好要有分寸,否则,你这个皇后也不用做了!"康泰帝带着警告的看了郑皇后一眼,用只有他和郑皇后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
郑皇后吓得浑身打了个哆嗦,未说出口的话便不敢再说了。
"免礼!都坐!"随后,康泰帝大手一挥,然后便坐在郑皇后之前坐的位置上,而郑贵妃则自动坐到了下首,将自己的位置空给了郑皇后。
下首的众人自是又重新排了一番座次,而赵王的位置还刚好与林玉儿正对着,不仅如此,赵王还冲她友好的颌首一笑:"玉儿表妹!"
虽然知晓赵王并不像其表面所表现出来的那般温和、无害,但美男和煦如春风般的一笑还是让林玉儿晃了晃神。
赵王右手边的大公主宫蔷见了,清嗤了一声,嘴里轻轻的吐出了五个字,虽然林玉儿没听见声音,但看唇形,也知道她在说"花痴!土包子"。
赵王听见后,轻斥道:"大皇妹,不得无礼!"
死丫头,早知道就在书中好好的折磨折磨你,看你现在还敢不敢嚣张!林玉儿在心中暗暗撇了撇嘴。
同时,她觉得这一幕貌似有些眼熟,回忆了一下,想了起来,这一幕在她的书中也出现过,只是那时赵王喊得是"琪儿表妹",宫蔷嘲笑的也是林如琪,她二叔林晋的大女儿。
之后,林玉儿突然想起,为何林家会被抄家灭门了!
书中,赵王暗中做了一些操作,使康泰帝将林如琪指给自己做侧妃。在成婚之前,林如琪却被林如芯设计,失去清白,自然不能再嫁入赵王府。
后来,赵王打着补偿将军府的名义,与尚未及笄的林如芯订了亲。
总之,赵王成功将自己和林远、林致二人扯上了关系。
而梁王有个面容与他有七八分相似的表兄楚嗣青,也就是楚玲玲的兄长,此刻已经去了北关,梁王还寻人写了一份推荐信给边关的一位副将张宁强,推荐楚嗣青进入了军营。
梁王会推荐楚嗣青以其原名去北关军营,目的是想让楚嗣青在北关建功立业,取得功名,以弥补这些年来他对楚嗣青的愧疚。
原本,楚嗣青在张宁强的庇护下,已升了一个从六品卫千总。
等林远回北关后,知晓此事,很是恼火张宁强不经自己同意,私自任命将领,直接将楚嗣青给罢免了。这在梁王心中埋下了一根刺。
而此次林远兄弟回北关,梁王是随他们一起去的。
梁王是龙子凤孙出身,性格中有不屈不挠、强硬的一面,原本就因楚嗣青一事对林远有意见的他与性格同样强硬的林远正面相对上时,谁也不肯退让一步,再加上副将张宁强的有意挑拨,次数多了,关系越闹越僵,甚至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此时,赵王却与林如芯定下亲事。
原本还努力保持中立立场的林远感觉自己将梁王得罪狠了,日后跟在梁王宫过身旁没好果子吃,便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狠下心来,坚定的投靠了此时向他抛出橄榄枝的赵王宫天的阵营。
但是,奈何康泰帝心中属意的继承人只是一个,那就是梁王宫过,他也悄悄的为宫过培养了不少势力,以与郑家抗衡。
这么多年来,宫过名义上是被□□在秋叶宫,实则一直暗暗被康泰帝当作下一任帝王在培养。
除了当初年幼的那几年,他待在秋叶宫。年长了一些之后,康泰帝给他寻了几位名师,文武皆有,又给他配了一支暗卫,还让他去南关元帅威远侯身旁待了十年,与威远侯之间建立了深厚情谊,并达成联姻的共识。
宫过回到京城之后,康泰帝开始指派给他一些类似惩处贪官污吏、找出一些隐藏在私下的反对势力、审查一些各地的悬而未决的大案、要案之类的任务,让他出去执行,藉以培养他明辨是非、处理政务的能力。
而一直以他的身份待在秋叶宫之人则是他的表兄,他的生母楚贵妃兄长之子楚嗣青。
此处,康泰帝让梁王去军营,不过是想让他立一些军功,然后堂堂正正的出现在世人面前。不仅如此,康泰帝已经先期让梁王派暗卫前往北关,打探北关的翔实,做好林远兄弟归顺或不归顺梁王的两手准备。
在康泰帝如此精心的布置下,赵王宫天的下场可想而知。
不过,好在赵王宫天表面工作做得好,这些年"贤王"的名声在外,宫过也不想背负上"弑兄"的骂名,后来在赵王宫天造反失败后,梁王也没要他的性命,只是将他圈禁在自己眼皮底下,平日好吃、好喝还有美女供着,让他做了一辈子的富贵闲人。
然而,宫天的追随者,尤其是几度惹怒宫过的林远就没这么好命了,考虑到林远、林致兄弟在军中的影响力,为了斩草除根,宫过干脆编了个罪名,将林家灭了门。
最后,梁王的表兄楚嗣青取代了林远的职位,而那位曾经对楚嗣青有伯乐知遇之恩的副将张宁强也得到了重任,做到了林致曾经做过的位置。
如果一切都按照文中编写的剧情发展的话,那就意味着,几年后,将有个灭顶之灾在等着她们全家,而导致这次灭顶之灾的□□不久之后就要发生。
想到这里,林玉儿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身上更是冷汗涔涔,不多会,她的内衫都被冷汗浸湿了。
"玉儿表妹,是否是身子有些不适?"还是对面的宫天发现了林玉儿的异状,关切的询问道。
此言一出,室内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林玉儿身上。
"玉儿,怎么了?身子不舒服么?怎么突然出这么大的汗啊?"坐在林玉儿左侧的谢云娘见了,慌忙用手帕擦拭着林玉儿额上的汗,急切的询问道。
"玉儿是不是从未见过皇上天颜,被惊吓着了?"
没见过世面的东西,村妇养的就是村妇养的!一旁的郑玉霜在心中冷嗤,嘴上却显得非常关切的询问道。
"秀云,快去召太医!皇上,瞧瞧你,看看,一来就将人家好好的孩子吓的!"
高高在上的贞顺太后见了倒是放心了些许,这才是一个乡野中长大的娘养大的,在市井中长大的孩子该有的表现,她一边嘱咐秀云姑姑去找太医,一边随口打趣了康泰帝两句。
"这倒是朕的不是了,一过来便将这么漂亮可爱的小姑娘给吓住。不过,朕长的有这般可怕么?"康泰帝摸了摸自己的脸,无奈又无辜的苦笑道。
"不用麻烦太医,不用麻烦太医!请皇上恕罪,小女可能是从未见过这种场面,有些胆小,还请皇上莫怪罪。"怕太医诊出林玉儿有身孕的事,一直未出声的林远连忙起身阻止道。
"臣女……臣女已经没事了,刚……刚刚应该是因为为皇上的龙颜所震慑……"林玉儿也想到了这一点,强自打起精神道。
"罢了,罢了,可能不是朕长得青面獠牙,就是朕身上的这身龙袍长得青面獠牙,每年被朕吓得惊慌失措之人不知凡几,她一个小姑娘这样反应也很正常。太医就不用宣了,免得被人传出去,回让人觉得林姑娘身子虚弱,于她名声有碍。
你们继续好好聊,朕就不在这里继续碍眼,待朕一走,爱卿的爱女肯定便不用太医就不治自愈了。"
康泰帝倒是不以为意,摄于他的天子威严,科考面试或者选秀时,被他吓得屁滚尿流的都不在少数,他摇了摇头,走出了贞顺宫。
林玉儿也知道此时自己的这种反应实在不妥,可是,这是一种本能的生理反应,她自己想控制也控制不住。
所以,她干脆也不声辩,就让人以为她被康泰帝的威严吓出了冷汗好了,而且她也确实是被康泰帝吓出了一声冷汗,趁着这个机会,她刚好可以好好回忆那本书的详细情节。
待康泰帝离开后,林玉儿差不多已经镇定下来,起身行礼道:"臣女谢过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贵妃娘娘、赵王殿下、大公主殿下、二公主殿下的关心,臣女方才突然打了个寒颤,现在感觉好多了。"
在场的众人自然不相信她的寒颤之说,都执意认为她是被康泰帝吓住,并真如康泰帝所言,他一走,林玉儿便不医自愈了。
贞顺太后更是笑道:"还真真是像皇上说的,他一走,这孩子就不病自愈了。现在说话什么的都利落了。不管怎样,玉霜,等回家后,你还是找个大夫给这孩子开个安神汤的方子,让这孩子喝上一剂,压压惊,免得真失了魂。"
谢云娘和林宝儿见惯了平日林玉儿的胆大妄为、无法无天的模样,并不怎么相信林玉儿是被惊吓的,只是太后娘娘都这般说了,他们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跟在林远、郑玉霜后面,感激涕零的对着贞顺太后谢恩。
最后,林玉儿又领了一堆贞顺太后、郑皇后、郑贵妃给的赏赐,在众位贵人或怜悯,或不以为然,或鄙夷的目光中,与林远、郑玉霜、谢云娘、林宝儿一起离开皇宫,回到了将军府。
只是,回到将军府后,她却未听从谢云娘的嘱咐,卧在榻上休息,而是直奔林远所在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