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红楼襄王 > 第602章 襄王御殿
    第602章 襄王御殿  “那就是襄王的马车?”  “三辆马车一模一样,谁知道是哪一个……”  “听说襄王殿下孔武有力,四只手六条腿,每日还……”  道路两侧的百姓们,此时纷纷议论起来,可谓是说什么的都有。  朱景洪坐在马车内,虽然是在往汉城进发,他的心却飞到了京城去。  朝鲜事已毕,在汉城耽搁几天后,他就该回京去了。  这段时间,除了正常接受皇帝垂询,朱景洪还多次收到皇后的信,里面都是催促他尽快回京去。  若不能赶在过年之前回京,他自觉会让老娘非常生气,往后的日子也会很不好过。  还有一点则是,朝堂上下对他的敌视,只是被皇帝强压了下去,往后还不知道有多少麻烦事。  “人生如逆旅,碰到的麻烦越多,不正说明我在前进!”朱景洪低声念道。  所以接下来,他只打算回归生活,再不掺和这些所谓的大事。  “朝鲜王室的后妃和奴婢,如今安置在何处?”朱景洪冷不丁问道。  长舒一口气后,他稍微拉开了车窗帘子,紧接着入目的景象让他大失所望。  放下茶杯,朱景洪吩咐道:“传我的话……只喊皇帝陛下万岁即可!”  “我不过随口一问,你这是什么话!”朱景洪不满道。  下了马车,朱景洪挥退了辇轿,迈步向宫门里面走了去。  所以在王宫内步行,其安全可保无虞。  李烁父子是怎么个脑回路,才会想到跟大明开战?  他们有强大的军队?还是有丰厚的财力?  这些问题,朱景洪思考了两个月,都无法从理性的角度做出解释,他承认在这一点上他败给了李烁父子。  在他周围,除了最近身的龙禁卫军士,其余是蔡传胜祁延泽等高级将领,以及女真各部的统兵大将,其中就有叶赫部的叶赫铭恩。  看着周边众人欢呼迎接明军,他只觉得自己此前所拼的命,显得是何等可笑和不值得。  最搞笑的是李炯李晖叔侄,此二人为了先一步到场,能第一个跟朱景洪说上话,在众目睽睽之下比起了赛跑,那可真是连脸都不要了。  众人聊了一阵之后,话题转移到了女人身上,就听叶赫铭恩朗声笑道:“你们朝鲜的女子,比我部族的妇人可有趣多了,尤其……”  但等众人来到勤政殿,才发现朱景洪根本没到,只有明军和女真的将领在廊下闲聊。  比较尴尬的是,因宫门太窄他只能下车,选择乘轿或是步行入内。  即便作为国都的汉城,其街道也显得逼仄,而且街边大多数都是茅屋。  朱景洪的车队不远处,便是李晖李炯带领的朝鲜高官,他们跟着就是为了随时听候差遣。  朱景洪不会知道,此刻在欢呼的人群之中,朴俊大穿着洗得发旧的布衣,正冷眼看着远处的车队。  作为征服者,朱景洪自是要召集朝会,作为堂堂亲王他也有这资格。  女真各部的统兵将领,是搭话最热情的人,这次他们在朝鲜境内,可是搜刮了不少好东西,一个个可以说是富得流油。  简单参观朝鲜王宫,朱景洪进到了勤政殿,这里便是朝鲜上朝的地方。  可惜良知不能当饭吃,所以在短暂愤怒之后,李炯当先笑了起来,附和道:“将军这话可说对了,我朝鲜女子柔美温顺,尤其在伺候爷们的事上,更是……”  “是!”  又是两刻之后,朱景洪的马车来到了汉城王宫外。  只听京营参将张宝东答道:“王爷,那些后妃被拘押在王宫西北角,若王爷想要召见,臣立刻潜入去带来!”  张宝东只得尴尬退下,朱景洪继续往前走去,散步之时与在场将领闲聊着。  本来今日他想搞刺杀,可明军的防护实在太严密,导致他连個兵器都带不进来,根本没有丝毫机会动手。  朱景洪可以保证,他问这句话真没别的意思,可在场众人都想到了别处去。  全过程用时不到一刻,周围的喊话声就变了,朱景洪这才满意下来。  聪明人总是善于把握住机会,于是李炯李晖父子便融入其中,与这些将领们攀谈起来。  至于李晖李炯和朝鲜官员,则不被允许在此时入内。  朱景洪往下发出一句话,这两帮人是玩命般去执行,只为了能让朱景洪满意一分。  李炯讲得很透彻露骨,毕竟在吃喝玩乐这件事上,他绝对可以说是专业人士。  听到耳边不停的叩拜声,朱景洪忍不住问道:“他们喊的什么?”  对此余海也不知道,于是他只能找人去问,没一会儿才回禀道:“王爷,他们喊的是皇帝陛下万岁,襄王殿下千岁!”  这一场战争,他不但失去了不少朋友,还失去了最疼爱的妹妹,回到家这几天他始终处于无尽痛苦中。  背着手走在前方,朱景洪所经过的地方,此时全部都已被清空,只有侍卫们矗立在各处。  虽然亲王一级可称千岁,但一般这个词用来称呼“太子”,也不是说不能这么称呼,但总显得有些不太合适。  虽然李炯李晖已不要脸,可听到叶赫铭恩侮辱自家国人,他二人神色还是变得难看起来。  被限制在王宫外的朝鲜文武大臣,早就准备好参加朝会,所以当侍卫们准许他们入内时,这些人非常麻溜往里去了。  此大事已做不成,朴俊大只能选择放弃,毕竟家里还有爹娘小弟要照顾,他不能去做无谓的牺牲。  此时王宫内外,完全被朱景洪随行侍卫戒严,而更外围乃至于整个汉城,则是被明军牢牢控制。  在这一点上,李晖暴露了的短板,同时他更恨自己脸皮薄。  最终,李炯与众将交谈甚欢,还承诺要给每人送上几个美女。  然而现场可不止明军将领,还有大批的朝鲜文武官员,李炯这般表现让他许多人厌恶。  当然了,李炯此时能走到勤政殿外,他自然也有一批追随者。  这些人是投机者,所以李炯做的事只要有益,再多么没有下限他们都支持。  就在这时,勤政殿内走出一名宦官,神色严肃喊道:“诸位,请进殿议事!”  众人不敢迟疑,由明军将领走在前面,然后是女真人紧随其后,再然后才是朝鲜众人。  进得殿中,众人按最基本的品级次序,在殿内分左右排班站好。  此时王座还是空着,左右只有宦官和侍卫矗立。  在这种正式场合,别说朝鲜文武官员,连最为桀骜难驯的女真众将,此刻也都格外本分,全部都笔直站在原地。  这一幕,让朝鲜官员深有感触,只因勤政殿上朝已许久未这样安静过。  越是安静,有声音就越明显,比如此时传来的脚步声。  几息之后,在宦官侍女簇拥之下,更换好袍服的朱景洪,沿着台阶登上了王位。  “正统十三年,十月甲寅,大明襄王,御勤政殿……”  朝鲜的史官们,开始记录朝会的情况,而在场文武官员们,已经开始参拜。  朱景洪身着四团龙圆领袍,头戴乌纱翼善冠,神色平和看着眼前一切。  但其实他是平和,内心却已掀起波澜,只因他是第一次在正式场合,被这么多的文武官员参拜。  那种掌控一切快感,俯瞰一切的超然,都让他感到非常享受。  “免礼!”朱景洪徐徐说道。  待众人起身后,朱景洪说道:“陛下有旨意!”  于是众人又只得跪下去,王位上的朱景洪则是站了起来,从余海手中接过了圣旨。  在众人参拜之后,朱景洪方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自太祖驱逐鞑虏安邦定国以降,历代先帝多示优容于朝鲜……”  诏书一开始,讲了大明对朝鲜多么好,然后指责朝鲜不忠不孝的行为,最后以最严厉的措辞,把朝鲜上下批得体无完肤。  诏书最后,点明将李烁父子押送京城问罪,朝鲜国事暂由兵部侍郎高志文署理。  没错,兵部侍郎高志文,得到了朱景洪的推荐,被加封了朝鲜观察使的头衔。  除此之外,对此番参与叛乱的官员,圣旨里也明确说了要严惩,此事便是由高志文全权负责。  听到这最后一条,朝鲜的文武官员们,大多数都变得惶恐起来,因为他们多少都牵涉其中。  事实上,之所以在圣旨里加这一条,朱咸铭就是为了“铲除异己”,他想要重新构造朝鲜上层。  可以预见,有很多朝鲜世家大族,会在这次风浪中倾覆,其中一些人就在朝堂上。  圣旨念完,朱景洪只觉得有些口渴,把圣旨交给余海之后,便又坐回去了位置上去。  喝了一口茶,朱景洪重新坐了回去,然后才说道:“诸位,圣旨里已说得很清楚,有罪之人务必要严惩,任何人都不得姑息……”  本就是为了来立威,所以朱景洪说了许多狠话,也让这朝堂显得杀气腾腾。  把朝鲜文武官员教训完后,议事就到了该结束的时候。  “我话就讲这些,诸位都好自为之……”  言罢,朱景洪便要起身离开,这时陈泰民却站了出来,参拜道:“殿下……臣有事奏!”  这个时候,朝鲜的官员们躲都来不及,也只有陈泰民身正不怕影子,敢在当下这场合出风头。  朱景洪虽感意外,但他还是停下了脚步,问道:“你说!”  “今乱局已定,然兵祸尚行,黎民陷于水火……”  “臣闻圣上宽和爱民,殿下仁慈和悦,今朝鲜百姓……”  一个宽和爱民,一个仁慈和悦,用来形容自己父子,让朱景洪觉得很别扭。  陈泰民铺垫了一大堆后,终于讲明了意图:“还请殿下约束诸部消弭兵戈,令各地百姓归于宁静,朝鲜万民必当感激殿下仁德,圣上之隆恩!”  自开战以来,受苦最多的是普通百姓,不但要被征兆去运粮守城,还会被女真各部劫掠杀戮。  朝鲜将近一半的疆域,在兵祸肆虐下已乱成一锅粥,甚至已无法建立有效统治。  要重新缴纳赋税,要犒劳远征的明军,都需要尽快的恢复生产。  “陈卿……难怪你能得世祖和圣上称赞,似如你这般一心念着百姓的好官,在当下真是不多了!”  这是朱景洪在抬举陈泰民,这种与大明亲和的官员,自然需要格外照顾一些。  关于止戈之事,朱景洪已经考虑到了,原打算下来之后召集将领商议。  此时陈泰民既提了出来,他便想着借此机会就定了。  示意陈泰民退回班列,朱景洪走下了台阶,来到了大殿的中央。  “朝廷大军,是为平叛而来,如今叛乱已平,也是该消弭兵戈安享太平!”  说到这里,朱景洪转向一众将领,吩咐道:“传我命令,朝廷各部及女真诸部停止攻击,务必约束部属严守军纪,不得再有抢掠奸淫等犯禁之举,违者……严惩不贷!”  “臣等领命!”一众将领皆答道。  以叶赫铭恩为首的女真诸将,此时也都跟着做出了保证,这一趟他们的收获已足够丰盛。  “若无事……诸位就都各行其是吧!”  朱景洪正打算走,陈泰民又站了出来,行礼之后问道:“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王位空悬……”  “王位归属,自有圣裁!”朱景洪答道。  这件事由皇帝来决定,当然是再正确不过的事,所以陈泰民也无话可说。  待其退下之后,这场朝会就结束了。  接下来,朱景洪还得召集将领议事,然后还要接见朝鲜高官,至少下午的时间已是满满当当。  李晖也在召见之列,因和朱景洪早就认识,所以他比李炯多说了两句话,勉强说得上是扳回了一局。  在被召见之后,李晖便又忙碌起来,他要安排今晚的接风宴。  无论菜品还是表演节目,都需要他认真细致把关,以求最大程度做到完美,让朱景洪玩儿得尽兴。  事情繁杂令人疲倦,但李晖却乐在其中,毕竟这是他的主场优势。  时间很快过去,当夜幕逐渐降临,勤政殿外的小广场上,宴席美女和乐工皆已到位。  这些女子,早在几天前李晖就在搜罗,其中不少是官员家的庶女。  为了免于被清算,舍弃一个庶女对当官的来说,是非常划算的买卖。  舞女既要跳舞,就肯定不能穿太多,所以在这寒风凛凛之下,这些少女都被冻得瑟瑟发抖。  即便屋子里有火盆,她们还是冷得牙齿打颤。  “都挺好了,一会儿好好的舞,好好的跳……谁若是出了纰漏,绝没有好果子吃!”  “是!”  众人答话之时,人群中的一个小丫头,却在抬头看着天空,她的名字叫朴真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