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道教神话:我乃世间最后一位真仙 >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七宝灵丹
道教神话:我乃世间最后一位真仙正文卷第二百一十三章七宝灵丹陈云稍微指点了一下袁初如何修炼道剑。
《天遁剑法》这玩意,如果不懂道法的人,是很难修炼出成果的。
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陈云既然借此观阅到了这样的神奇剑法,他自然要礼尚往来,稍微提点袁初一两句。
至于在吕洞宾面前提一嘴,这种事他不会干的。
“灵剑匣中藏,聚因含道情。句中的匣指心,此心非彼心,乃是识神,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显意识,灵剑则是元神的隐喻,后半句是凝聚方法,道情二字有待考证,一则重道为修道之志。二则重情为心与剑难弃之情。或二者皆有之,这点我暂时还未想明白。”
陈云缓缓讲解着自己的观点,“剑心不可息,神缘无为擎。剑心二字接上句道情二字,随字不同,意思是一样的,息通假为熄,熄灭之意。即是修道之志心剑之情不可熄灭丢弃,专注一物,不离不弃,也是一念代万念之不二法门。神缘为修道机缘,无成神机缘,纵得仙法也枉然,无为擎乃执拿之意,无为乃是修行之法,后半句的总体意思应为修道之缘须以功法以及毅力支撑。”
袁初如同一个小学生似的,恭敬站立在那边。
他一会儿露出若有所思的点头之举,一会儿又目光中浮现出迷惑,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太懂。
不过袁初非常懂礼数,从头到尾都没有开声打断,只是静静听讲解。
陈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正义三尺剑,摒邪驻帝京。前半句应为代念法所用之意念……神所居之泥丸宫是也……如若只守剑心,岂不是舍本逐末……若大家都没了无穷尽的欲望,世间便不会再起纷争。”
这一讲解就是半个时辰。
末了,陈云总结道:“虽然你偶然得到的《天遁剑法》为残缺,但此门剑诀包罗万象,若是持之以恒修炼下去,证得地仙不成问题,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恐怕……嗯,很难。”
闻言,正沉浸在知识海洋之中的袁初恍若初醒,急忙跪下来磕头道:“感谢老师传承吾智,弟子等到出了洞天,定然在祖师行列加上老师。”
他这番话倒是真心实意,并非一开始看在陈云玄门正宗的份上。
要知道古代“知识”是十分宝贵的东西,不是说你有钱就能学得到。
例如学儒家经典之人,如今可能情况还好一些,花点钱能买到书籍。
换作以前,许多经典各家都是敝帚自珍,你有钱也买不到书籍学习。
早在夏、商、周朝时期,书籍被当做国宝对待,可想而知有多珍贵。
这还只是儒家知识层面。
道门修炼方面法门,那更是每门每派的珍藏,甚至可以豁出性命守护。
别看陈云修为不高,目前才中等法师。
实则他跟随钟离权学习的各家经典数量可不少。
可以这么说,如果光论修道知识方面的眼界,他可能比许多中小型门派的掌门还要高许多。
正因为如此,陈云一接触《天遁剑法》,立刻便能察觉到其中奥妙,从而给予袁初一些指点。
如果换做对方自己领悟,恐怕有生之年都未必能够明白道剑原理。
这种知识上的传承指点,别说袁初感恩戴德,哪怕陈云要当他师父,他都觉得是理所当然。
所以,袁初才会跪下来,真心实意磕首感谢。
“起来吧。”陈云淡淡地说了一句,“我提醒伱这些,是因为你给我看了《天遁剑法》。”
他这番话说的很直接,表示已经还了对方情。
要是之前,袁初定然会大失所望,但是现在,他反而觉得自己占便宜了,再次磕头感谢道:“老师的恩情,弟子永生永世都难以偿还,日后若是老师有何事,弟子定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言罢,他才从地上爬起身,双手垂放,表现出了后辈姿态。
陈云没再与对方说什么,只是朝着吴可久、康元与秦鸣等人走过去。
靠近之后,吴可久一脸好奇地眨眼问道:“陈先生,你们谈什么事情这么久?”
康元、秦鸣、云师弟等人也非常的好奇。
毕竟陈云刚才和袁初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呢。
陈云还没来得及回答。
袁初便恭敬异常道:“老师刚才在修行方面指点了一下我,令袁某感到获益匪浅。”
“啊?”
“陈先生竟然指点了袁道友?”
“当真羡慕煞我了啊。”
龙女三九、高晨和徐阳等人全都露出嫉妒之色。
别说他们了,哪怕是吴可久、康元与秦鸣三位上等法师,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袁初。
这些人都不是傻子,知道陈云出身玄门正宗,掌握的“知识”非他们能及,若是能够提点两句的话,对于他们这些外道散修,简直就是明灯一般的指引,甚至有可能短时间内境界有很大突破。
只是知识这玩意,不可能随随便便教别人。
吴可久、康元与秦鸣等人大概能够猜得出,袁初得到陈云的指点,恐怕付出了不小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