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诡异复苏,我神明的身份瞒不住了 > 第七十一章 问与告
看到熟悉的纸鹤提着大红塑料袋出现在视野中,李耀国等人都暗松口气。
赵馨则是惊讶不已,对方的手段果然神秘莫测!
纸鹤化作纸张,
赵馨抢先一步接过,李耀国等人不敢有意见,只好按捺住心情,提醒说“快看看都有什么!”
先看那张纸。
“秽迹金刚护法道……这是,藏密体系?”赵馨诧异。
钟云瞪大眼睛“上次那事,果然是他出手了!”
这功法名字太耳熟,要说跟之前那事没有联系,打死他都不信。
“额,是橙县狗龙塘那次?”
赵馨疑惑。
她事后看过相关信息记录,对这事也是有印象的,秽迹金刚这个名词,一下就记住了。
“是的!”
谢非凡记忆尤深。
上次要不是这位神秘存在,他跟赵义都得凉在那里,饶是如此,赵义也因为诡体消失,彻底退居二线。
没想到对方居然将上次得到的东西,转手送给他们,这令在场众人纷纷眼睛一亮。
就是不知道,跟之前那个全民健身法比起来如何?
可惜在场众人都没有懂藏密体系的。
“还有袋子里的。”
李耀国再次提醒。
赵馨点点头,先将功法收起,然后将袋子里的东西一一拿出来。
“十五件法器,五张护身符,两张雷符。”
众人面面相觑,暗暗咋舌。
好大的手笔!
别的不说,光十五件法器就够他们交差了,还有五张人人抢破脑袋都想要,关键时刻能保命的护身符。
再就是两张威力巨大的雷符,他们可是知道这雷符有多恐怖的,抵得上a级强者拼死一击。
一给就是两张,这也太大气了!!
什么大善人行为!
赵馨略一沉吟,拿出其中一张护身符,和一件镜子状法器交给三人“这是椹川局的。”
其他全被她收起来。
草!
钟云等人虽然有点憋屈,但也没敢说什么,毕竟椹川局确实什么都没出,就派了三个人过来协助。
一张护身符,一件法器……
行吧!
局长就算发脾气,也怪不到他们头上。
看着直升机升空飞远,三人才大松口气。
这头母暴龙可比杨钢难相处多了,还好没惹她生气。
……
视角回到陈景乐这边。
他刚美滋滋地把东西整理好放进收藏柜,忽然察觉到什么,眉头一皱。
伸手凌空一抓,一张沾着火焰的黄纸出现在他手上。
诡异的是,按理说正常纸张被火焰一烧,都是化为灰烬,然而手上这张却是火焰燃烧完,才露出完整面目。
黄纸上写着一行行字,末端还有个血手指印。
陈景乐目光一扫,愣住
“这是……阴状?!”
……
告阴状,又叫“放告”、“烧王告”。
一般是百姓在有理无处说、有冤无处诉时,才会采用的一种极端办法,希望求助于阴司冥府神明,比如城隍爷、东岳大帝、地藏王菩萨等。
为什么说是极端?
因为阳间有阳间的法律,冥府有冥府的规矩。
当告阴状者觉得,其中一方不公正,而要求伸冤,引起神明注视时,就意味着事情大条了。
神明出手,看破虚妄,明察秋毫,自会秉公执法,不但会严惩罪犯,对徇私枉法者,亦会有所惩处。
若是神明勘察后,发现告阴状者是诬告,同样要受惩罚的,且不止阳间打板子这么简单。
大概率是削去部分福禄寿。
所以说这是一种极端办法。
传统的告阴状有两种第一种是公开放告,第二种是私下放告。
公开放告就是告状人身穿丧服,披头散发,手持神香黄纸,到城隍庙前喊冤。或者在神明游境出行时,直接拦神轿。
私下放告就是请懂行的人,比如道士法师,或者端公神婆,写一纸牒文或者诉状,开坛做法后烧掉,请神明为其做主。
二者相较,显然私下放告要更加流行。
某种意义上,都是体现了阳间百姓对冥府司法体系的信任。
一般来说,都是活人告阴状,告的对象可能是活人,也可能是死人。
当然,也有死人告阴状的,只是相对来说偏少。
《何典》一书中,就有提到鬼怪跑到土地爷那里告阴状。
还有民间传说,古代一位教书先生,平生积德行善,结果被无常拘了魂魄,英年早逝,不服气跑到城隍那里告状,最后确认是拘错人了,只能道歉并返还其阳寿。
通常不是天大冤屈,都不会选择告阴状,而且还得找到懂行的人,人家愿意帮你才行。
陈景乐只听说过这种事,没想到自己居然也能收到阴状,脸色顿时严肃起来。
“看来那提举城隍司印,比我想象中的,功能要强大得多啊。”
想及此,他低头认真看起这份阴状来。
……
遂城黄略许屋村的李老太,最近两天感觉浑身不舒服。
最明显的就是心口痛,特别是晚上,一到睡着后就容易痛醒,搞得一晚上没睡好。
一开始以为是心脏不舒服,特意去椹川中心医院看了。
但是人家医生说没问题,身体很好,心脏很健康,让她少吃点大鱼大肉就行。
李老太相信医生说的。
然而回到家后,那种心慌慌,时不时痛一下的感觉,又出现了,让她很惆,同时又隐隐不安。
于是她就想“要不,去问一问吧。”
所谓的问,在椹川一带黎话方言中,是指问神明、问神婆神汉的意思。
恰好李老太认识一位有真本事的神婆,会走阴。
走阴又叫过阴,意思就是到阴间走一趟,帮人问话传话。
俗话说蛇有蛇路,鼠有鼠道。
世间之大无奇不有,总有一些东西历经风雨仍能传到今天,没有接触过的人,自然不清楚人家是怎么做的。
怎么判断对方是不是有真本事呢?
很简单,这位姓张的神婆从来不收别人钱,礼物也不收,通通推回去。
按她的话说,她是来人间给子孙后代积德的。
当然,来问事的人很多,不是每个人都会帮。
通常刚进家门,对方就知道你是来干嘛的,她觉得合适就会让你留下来,不合适就会说清楚原因,让你离开。
……
李老太找到这位张神婆时,对方一见她,顿时惊讶,拉着她坐下。
“你小儿子多久没打过电话回家了?”
听到这句话,李老太没来由心一慌“他在外面工地做工,都是隔一段时间才会打一次电话回来,问家里最近怎么样。上次是六月初一打回来的。”
张神婆叹气“你听我说。先打电话去问,看能不能联系上,如果不能,就让家里人赶紧去报官。如果报官都找不到,你再回来找我。”
李老太听完,吓得急忙赶回家。
她是半文盲,不会用手机,大儿子给买的手机在老头那里。
家里人听她说完张神婆说的话后,也不淡定了,赶紧给小儿子打电话。
结果电话是通了,但是没人回应,电话那头传来阵阵杂音,似乎还有流水声。
打了好几次都是这样。
这下李老太开始抹眼泪了。
她一共俩儿子,大儿子在镇上开了一家杂货店,日子勉强过得去,小儿子是跟工程队做工的,修桥铺路啥都干,听说这次工头接了个活,在青年运河跟南渡河连通处那边修桥。
恐怕是真出意外了。
大儿子听说这事后,也急了,通过关系,找到一个跟他弟弟在同一个工程队的隔壁村同乡一问,对方一开始支支吾吾,被骂了之后才悄悄说,他弟弟前天晚上失踪了,到现在都没找到。
顿时心头一凉。
老母亲听到,更是直接昏过去。
一阵鸡飞狗跳后,接下来自然是报官,希望能借助官府的力量帮忙找到人。
说句不好听的,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然后大儿子再带着醒来的老母亲去找张神婆。
……
张神婆一见到哭着进来的李老太,顿时明了,轻轻叹气。
“我帮你走阴去问问吧。”
说完便让李老太把自己儿子的姓名出生年月家庭地址都报上,再让家人把门先关好,然后搬来桌案法坛,摆上香炉清茶水果糖果饼干等贡品。
紧接着拿出一根细红绳,分别将一头系在自己手上,一头系在李老太手上。
再拿出一支细香,叮嘱李老太“如果这支香快烧完了我还没醒来,你就用力弹这根红线。”
说完闭上眼睛,先念了一段不知名的古怪话语,把香点燃,往旁边躺椅上一趟,闭上眼睛,没一会儿便头一歪,整个人连呼吸都停了,脸色以肉眼可见速度变得灰白,宛如尸体。
李老太和她大儿子被吓一跳。
要不是提前知道对方是在作法,怕是要喊人。
香炉内那支细香在不断燃烧,烟雾萦绕在室内,随着时间推移,眼看过半了还没点动静。
母子二人等得心急。
就在香烧得就剩最后一小截,李老太想着,要不要把张神婆喊醒时,一直躺在躺椅上,没有呼吸的张神婆,突然嘴巴发出一阵难听的闷哼,就像是破损的风箱,在二人紧张的眼神中,终于睁开眼,突出一口浊气。
然而面对母子二人期待的目光,张神婆却遗憾地说“我问了,人家说没有见过你儿子。”
“啊?!”
李老太急了“什么意思?”
张神婆道“有三种可能,一是你儿子已经投胎去了。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毕竟前天才出事。二是已经魂飞魄散了,自然没有出现在阴间。三是他的魂魄还在,但是被困住了,但是困在哪我也不知道。”
听她说完,李老太的大儿子二话不说,扑通跪下猛磕头。额头重重敲在地砖上,三两下就红肿起来。
张神婆连忙伸手去拉“诶你起来你起来,有话好好说。”
想了想,犹豫着说“倒是有一个办法,不知道能不能行。”
“您说!”
“你可以试试告阴状,问问城隍老爷或者判官阎君,看有没有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