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 53. 王师傅的小心思
方副校长拿到了校长的批条,当天就给骆一航打了电话。
骆一航接到电话的时候还很意外,这么快就来批量采购了还以为得再等一阵,等田里的菜名气打出去,才会进行到这一步骤呢,现在这是有机会跨越亲戚朋友带货、小市场摆摊、小区团购三个阶段直接做批发生意
有点意外。
但人家既然提了,那就来聊聊呗。
直接就在电话里约好时间。
第二天,就跟王师傅一块开车从三中出发,去了平安沟骆一航家里。
骆一航很客气,远远的就出门迎接,把两位客人带进客厅。
结果方副校长和王师傅进门一看,屋里还坐着两个人。
互相介绍后,先来的两位都是市医院的,一位后勤处主任,和一位临床营养科大夫。
再一打听,也是为了菜来的。
没办法,两边人前后脚来的电话。
骆一航挂掉三中电话后,马上又接到了市医院的电话,都还挺急。
这个……
那就故意安排在一起了。
倒不是为了抬价,而是产量就那么多,两边又都说的挺严重,张嘴又都要大量。
给谁不给谁啊
都不合适,都落埋怨。
索性,凑一块你们当面谈,骆一航先把自己摘出去了。
但是这刚见面,别人还不知道骆一航的心思。
王师傅见这场面,心里打鼓,心说要坏。
竞争对手来了,那肯定会抬价啊。
就凭校长的抠门样,万一价钱太高,那娃子们……
王师傅是真心想促成这笔生意的。
他在食堂见多了高三的娃子中午打份饭,拿个勺子扒拉来扒拉去,就是不往嘴里送。
成天刷题做卷子,熬心熬力营养还跟不上,眼瞅着也就一俩月的工夫,漂漂亮亮的小娃子脸蛋也黄了,腮帮子也瘪了。
原本挺活泼的小小子小姑娘,变得病病殃殃打不起精神。
老头看着难受。
但老头也知道,教室黑板上大大的高考倒计时写着呢,一抬头就能看见。
也知道高三的娃就得辛苦,每天睁开眼就刷题,临睡觉还刷题,做完的练习册堆的跟山一样,用光的圆珠笔一把一把的,那强度,那辛苦,成年人都受不了,更何况十来岁的孩子了。
吃不好睡不好很正常。
一年一年就是这么熬过来的。
但今年不一样啊,小张老师找来的这种菜,昨天做了一顿,原本吃不下饭的娃子们,吃的多香啊,一个個跟小猪崽似的,王老爷子看着那叫一个舒坦啊。
睡不好他管不了,吃不好他今年就管了。
给娃子们营养足足的,吃的饱饱的,吃饱了养精神,好好刷题,哪怕考试的时候多上个5分0分呢,没准就有原本考不上的娃子就考上了,原本上二本的娃子就能上了一本来。
关系到娃子们一辈子的事。
这是大功德。
现在竟然有人想跟娃子们抢吃的。
王师傅越想越气,两道浓眉渐渐拧成一团,就打算放两句狠话。
却被方副校长稳稳摁住了。
方副校长吸溜着茶水,慢慢悠悠说些“年轻有为啊”、“医院工作辛苦啊”、“家孩子多大了,要不要考我们三中啊”之类没营养的话,跟主家和医院的人客套。
对面医院后勤主任也是一样,打着圈的客套,一直不说正事。
抽到一个空,方副校长小声嘱咐王师傅:“要不您先去看看他们家东西怎么样,这边我应承着。”
王师傅马上反应过来,连连点头。
还没见过这菜长在地里什么样呢,得先看看货,这年头骗子太多,进嘴的东西可得加倍小心。
所以王师傅站起来,假装松松筋骨,溜达到院外。
稍一打量就找到了骆一航家的菜地。
因为就在屋子边上,长长的几条梯田。
近处是搭了架子的果蔬,稍远点有一片叶叶菜,往上一截还有俩暖棚。
往北种着几棵桂花树,树旁是一片半人多高的花椒树,斜着往下是一块泥塘。
再往下面看,一片玉米长的快一人高了,和一大片绿油油鲜嫩嫩,只长了尺来高的,像是黄豆苗。
王师傅溜达到最近的一块菜地,是一片黄瓜架,这黄瓜长得好,一株上面长了得有十几根。
大大小小垂下来,顶花带刺那叫一个鲜亮。
张悦拿来那菜里面就有黄瓜,对照一下颜色尺寸,应该就是这片地里摘的。
回想起试菜时候尝的味道,王师傅口水直流。
踮起脚往周围看看,见不远处有个人蹲地上不知在干嘛。
就喊了声:“老乡,老乡,黄瓜给掐一条。”
那人头都没抬应了句:“你掐了吃。”
王师傅也不客气,一掐一拧就把面前最大的一条黄瓜摘下来。
拿在手里呼噜两圈蹭掉刺,再把花掐了,然后一撅两半。
带脑袋一截直接塞进嘴里,上下牙一合。
“唔。”王师傅忍不住发出叹息。
清新,脆爽,香气弥漫口腔。
就是这个味,就是这个味,人家这黄瓜怎么种的,咋这好吃呢。
王师傅又后悔了,昨天的黄瓜不应该炫耀做成蓑衣黄瓜。
这黄瓜就应该直接拍了,调上蒜汁辣子浇点香油,做拍黄瓜原汁原味最好。
咔嗤咔嚓几口,一条黄瓜吃完。
王师傅享受着口腹的妥帖,又喊了声:“老乡,你这菜种的真不赖。”
田里那人闻言站起来,转身先笑:“老哥是找航娃子来的吧,喜欢吃随便摘,都自家种的。”
说着手往四周划拉一大圈。
“那我可摘了,全摘走咋样。”王师傅笑着假装开了个玩笑。
“老哥莫说笑,好几百斤嘞,摘了你也扛不走。”
“我有车,能装。”
“哈哈哈哈。”那人,也就是骆一航他爸骆诚,哈哈笑着从田里走过来,手里还提着个箱子。
走到王师傅近前,岔开话题,赞道:“老哥身子硬朗。”
菜全摘走啥的避而不谈,万一是个厚脸皮嘞。
骆诚老两口自从那天卖猪苓,当了一回吉祥物,自己一句话没说,就看着儿子把猪苓卖了二十多万之后。
就不打算掺合儿子卖货的事情。
知道今天要来两拨人,他们老两口早早就躲出来,没想到还被人追出来,还想从他这里下手谈包圆。
那可不能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