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我们医院又穿了 > 【全文完结】
    第145章

    消化科驰援德县的三天, 孟鸿才留一半学生在城东药铺继续义诊处理外伤,自己带另一半学生到城西伤寒病区帮忙。

    是的,孟鸿才确实很专注刀针, 但内科也能看,尤其是伤寒病人们经过抗生素、补液等治疗, 病情已经平稳, 只剩下退热退红疹和胃肠调理这些问题。

    孟鸿才在太医院倍受冷落,但在滑州城的医师们来看, 仍然是不得了的太医, 倍受尊敬。

    与此同时, 正是春末夏初时节, 先大雨再暴晒,反复降温又升温, 全城孩童生病的不少, 但全城医师都在伤寒病区忙活, 根本找不到医师。

    李知州把情况转告邵院长,在消化科奔赴德县的同一天, 儿科医护们在城内的欧阳学院门前的广场上开辟了儿科门诊义诊。

    一大早,儿科医生就从春季高发的结膜炎(红眼病)、扁体桃发炎、支气管炎、腹泻等常见病开始,很快就发现了伴随贫穷而生的疾病。

    衣着单薄的孩童和母亲,以及陪伴的大人,手上的冻疮还没痊愈,又因为泡水发生溃烂。

    营养不良的孩子一个接一个, 瘦得皮包骨的也不少。

    可这些都不是医护们能解决的问题,只能把心疼和诧异抛在脑后,解决眼前的各种疾病。

    飞来医馆的眼药水、退热药、口服药等等,都颠覆了滑州百姓对药的概念。带药回去,不论是病童家长还是医护,谁都不放心。

    所以,儿科护士就按医嘱,结膜炎的滴好眼药水,扁桃体发炎、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鼻窦炎的肌肉注射或者口服抗生素,每个小病人都吃完药再回去。

    晚上,各科医护们聚在一起,聊令人印象深刻的病人,最后就聊到了滑州城平民百姓的贫困,但又爱莫能助。

    大家都知道滑州城的情况,社会制度与习俗不同,即使是邵院长也不能要求李知州给百姓分发米面粮油。

    大家也清楚,李知州为了救治伤寒病患,连官粮都拿出来煮粥汤。

    医护们有大厨随行,吃喝完全不受影响。

    这种前提下,“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力感,笼罩在每个医护心头。

    直到消化科医护们从德县回来,还带回了各种食材。

    于是,第二天晚上,回驿馆休息的医护们和邵院长坐在一起,一致同意用这批食材与粗粮、干果等搭配,做成营养相对全面的吃食。

    这些吃食专门给城南悲田坊急需营养的产妇,和每天到欧阳书院看病的孩子们。

    再结合现在越来越高的气温,这些吃食要方便携带、分发和储藏,并且不容易坏。

    但是吧,医护们会吃不会做也没空做,邵院长打电话摇来了食堂大厨。

    食堂大厨听完,又带上了长信宫的厨子们。

    在滑州驿大堂里,用矮几拼成大桌,一起讨论。

    晚上巡视全城的李知州,经过滑州驿看到烛架以外,还亮着飞来医馆的灯,就进来一探究竟,刚好与魏璋撞个正着。

    魏璋示意李知州安静,小声翻译给他听。

    食堂大厨和御厨们讨论:“反正蛋很多,把蛋打进面里,做成饮饼……”

    “还可以把干果剁碎或磨成粉,也加进面里。”

    “再加些香油……”

    “肉可以做成肉松。”

    正在这时,谭主任忽然出声:“哎,我忽然想到了五仁月饼,糖油混合物,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

    大厨一拍大腿:“对,我们可以按照五仁月饼的思路来做,内馅放肉干什么的,不,有什么放什么。”

    一群务实的行动派,讨论起来就是这么大胆,有结论以后各种延伸,讨论结束后也不睡觉了,赶去试做。

    邵院长阻止:“想要帮忙别人,先照顾好自己,你们都回去休息。明天一早再说。”

    “大厨们每天从早忙到晚,供应这么多人的饭菜,不要通宵琢磨这些事。”

    这次讨论以后,医护们每天都在滑州城各区忙活,大厨和御厨们则守在灶台旁,各司其职。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两天后,消化科医护们带回来的各种食材,被大厨们做成巴掌大的圆饼,运到城南悲田坊和城中的欧阳书院。

    孕妇也好,产妇也好,每人每天早晚各一块,当场吃完不能转送给其他人。

    生病的孩子们除了还在喝奶和胃肠有问题的,每天都可以领一块,孩子妈也可以领一块,同样是当场吃完不能转送。

    这个消息瞬间轰动滑州城,飞来医馆的医护们不仅医术精湛,还关爱孕产妇与孩童,实在是菩萨心肠。

    只大半天时间,这种特制的饼,就被滑州百姓称为“飞来饼”,尝过的都说好吃,有些没吃过的就动了某些心思。

    事实是,仁心总要铁腕相伴。

    当天中午,巡逻的捧日军在悲田坊附近抓五名硬闯抢饼的男子,天武军在欧阳书院抓了七名小偷,小葛警官和魏璋在大食堂附近抓了六名打食材主意的贼。

    李知州听到消息后,气得胡子都歪了,把这群人装车游街示众。

    ……

    四月十一

    天刚蒙蒙亮,滑州城门大开时,妇产科医护率先出城,坐车离开。而国都城的稳婆们正式接管城南悲田坊。

    守城门的军士们看到后,急忙去禀报李知州。

    等李知州赶到城门外时,车辆早就不见踪影,又调转马头去滑州驿找邵院长,医仙们离开怎么不吱一声?

    邵院长微笑摇头:“百姓生活不易,德县如此,滑州城也如此,不需要劳师动众。”

    四月十六

    呼吸科和儿科医护们也一大早启程离开。

    滑州府衙后面的大校场,风寒病患痊愈,临时病区拆除。

    四月二十

    城西伤寒病区的病人们,经过消化科医生的认真检查,可以停用抗生素,注意日常饮食,让倍受损伤的肠道慢慢恢复就行。

    而调养身体是中医最擅长的事情之一。

    伤寒病区由滑州城内的医师接手。

    查房结束后的消化科医护们、带上邵院长,直奔城西门外,早就等候的志愿者车队接人离开。

    大厨和长信宫的厨师们,打包好午饭,直奔城门外,坐上志愿者的车子离开。

    整天忙得脚打后脑勺的李知州,听到城西城东的守城军士来报,整个人都懵了,这……不可能!

    李知州骑马赶到滑州驿一看,店小二正在打扫厢房。

    厢房内床榻铺盖摆放整齐,收拾得干净清爽,像没住过人一样。

    这分明就是有计划地撤离!

    等李知州垂头丧气地回到府衙时,有人来报,天武军送来了十一箱“飞来饼”,并留有书信,请按时按量分发给悲田坊的产妇们。

    是的,天武军也不见踪影。

    李知州又骑马逛奔到城东门楼上,眺望远方,曾经停在城门外的大铁马一辆不剩;而城内各处,连飞来医馆的物品都没留下一件。

    飞来医馆的医仙们浩浩荡荡而来,解救滑州城百姓;事了拂衣去,悄无声息。

    李知州看了又看,也没从远处看到半点大铁马的影子,无奈又怅惆,而转身看向城内,已经由伤寒最初时的冷清死寂,重新变得热闹,又有了许多炊烟。

    滑州城伤寒病患保住了,自己的官帽也保住了。

    可是自始至终,连好好与邵馆长说话的时间都没有,连声“后会有期”都没机会说。

    不,李知州整了整官帽和袍带,滑州城的感谢必须好好表达。

    ……

    此时此刻,“飞来医馆大群”里热闹非凡,不断弹出新消息:

    “顺利离开滑州城,不拿百姓一蛋一鸡。”

    “兵贵神速!”

    “归心似箭!”

    “方沙城,我们回来啦!”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大群里各种“我特别牛”的表情包,和各种“欢迎”的表情包,争奇斗艳。

    还有嘱咐“开车小心,注意安全”等等温暖关心。

    邵院长斜靠在车窗上,拿着手机窥屏,嘴角忍不住上扬,平安真好。

    ……

    四月二十二清晨

    方沙城通往滑州城的官道两旁,再次搭起棚帐,张灯结彩,器乐舞乐与歌声此起彼伏,百戏表演精彩纷呈。

    而这次等在方沙城西门外的,不是郑国公,也不是魏国公,而是景佑帝仪仗与文武百官。

    金老第一次操纵着电动轮椅离开医院,和轮休的医护们一起等着大家回来。

    上午九点二十

    天武军马队率先出现,紧随其后的就是铁马队……

    车上的医护们也好,司机和志愿者们也好,都被这惊人的“礼乐相迎”“景佑帝率文武百官出迎”的最高规格给惊呆了。

    What?至于嘛?

    虽然震惊,但很开心有没有?

    九点半

    车队停住,所有奔赴滑州的人员下车,在邵院长的带领下,与大郸官员相对行礼,说是行礼,其实就是点头示意而已。

    客套完毕,金老驾着电动轮椅就到了魏璋身旁,上下打量。

    魏璋嘿嘿一笑:“爸,我好着呢,什么事都没有!”

    在邵院长的示意下,其他人都开车从城西进入方沙城,沿大斜坡把车开进医院西门,空空荡荡的停车场再次停得满当当。

    下车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急诊大楼和门诊大楼挂着巨大横幅“欢迎回家!”

    正在这时,护士长周洁站在急诊大厅门边招呼:“还楞着干什么?去WC啊!”

    呼啦啦一大群人冲向急诊门诊的各个盥洗室,闻熟悉的气味,看墙上泛黄的瓷砖,听哗哗的冲水声,回来的感觉可太好了!

    大家都爱抽水马桶有没有? !

    第146章

    方沙城西门外, 景佑帝和文武百官再次送来大批礼物,琳琅满目的小金饰和玉雕玉饰(人人有份),还有一大批大郸端午节的节礼。

    双方互道感谢,文武百官回国都城,景佑帝、参知政事、六部尚书和阁老们跟着邵院长进方沙城。

    一路的“礼乐相迎”跟着景佑帝的仪仗进入方沙城,在礼部的安排下分散在四方城门内,每隔半个时辰轮换休息,礼乐不停。

    保科长又带着志愿者们一趟又一趟地搬礼物,痛并快乐着。

    ……

    医院多媒体会议室

    到过飞来医馆和没到的过,只进过急诊或门诊、但没进过会议室的,大郸众臣从医院西门走进来这一路,都在反复震惊和赞叹,一直到落座。

    大投幕缓缓放下, 魏璋手机投屏, 播放驰援滑州、德县伤寒病区、悲田坊、欧阳书院、百姓及各行当等等的实际情况。

    将近三小时的视频和照片,不论是形容憔悴狼狈的知州李念谷、县丞蔡辉、郑院使和太医们,还是滑州城和国都城的稳婆们,抑或是连医护们都不知道名字的滑州城医师们……

    还有更多无名的百姓们,在伤寒病初期,听从调派;或是水患近在眼前,操起工具赶到河堤旁的男女;甚至是熟水铺里,往灶里添柴的半大孩童……

    全城每一个人的努力与配合,才能将伤寒与大雨对全城的伤害降到最低,才有滑州城及下辖各县的稳定。

    可是,百姓如此纯良努力却仍然贫穷,这才是大郸国君与百官该努力改善的事。

    他们的贫穷与飞来医馆的寻常百姓形成了天差地别的对比。

    播放结束,景佑帝向邵院长道谢,一句话都没说,又和众臣离开飞来医馆,回国都城去了。

    魏璋代替金老和邵院长送到方沙城西门,望着众臣上马车前微妙的脸色就知道,这三小时的视频,只“赏罚分明”这一项就够他们忙活大半年了。

    邵院长特许出诊的医护们放三天假,在值班房补眠。

    阳光真好,回去睡觉。

    但是这人吧,上班时候想休息,休息时间一长又想上班,不为其他,只为了早日完成系统任务回现代。

    穿越前,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穿越后,自己的狗窝比金窝银窝好得多。

    邵院长这趟驰援回来,忽然觉得开会写报告一点都不苦了。

    真的,如果现在能回去,有多少会都开,有多少报告都写,什么?报告要改?改!改多少次都行!

    邵院长走进门诊大厅,这次出诊治愈的病人可太多了,抬头看向巨幅电子屏,哎?这是怎么回事?

    巨幅电子屏上红色字体显示:“飞来医馆第七项任务完成进度,137/10000,完成率1.37%。”

    字体那么红那么清晰,但是,这破系统怎么一点都不涨?

    难道说,在医院外救治的病人不算数?

    不对啊,替郑院长写报告的时候,院内院外、国都城的治愈病人都算数。

    金老驾着电动轮椅过来,指着电子屏:“一直没对你说,找了志愿者汪工程师来看过,说电子屏没坏,投屏什么也都可以,说可能是……系统坏了。”

    邵院长惊愕地转过头:“还能这样?!那我们还能不能回去了?!”

    “不知道。”金老也很无奈。

    邵院长麻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这样困在大郸了?有这么坑的吗? !

    突然就很想摔点什么听个响!

    魏璋也走过来,瞥了一眼电子大屏,又看向金老:“爸,知道的人多吗?他们什么反应?”

    金老摇头:“为了国都城百姓看病方便,现在城东设了临时医院接诊,门诊平时没人来,第七项任务要治愈一万名病人,大家都忙……”

    “目前,除了我们,就只有赶来检查电子屏的汪工,他说也可能是电子屏里面的小组件坏了……总之他不会说出去。”

    全院大几千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也都是为生活奔忙的社会人,绝大多数都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是家庭的支柱。

    更可怕的是,这次系统还没开无限药房、无限超市和员工宿舍这些任务,药房的药物和器械会有用完的一天,超市里的商品也会被买空……

    这么大的医院回不去,根本不敢想。

    金老的手指来回轻点,这可怎么办?又能怎么办?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双眼从厚厚的镜片后面盯着魏璋。

    魏璋被金老异样的视线盯得心里发毛:“爸,你干嘛?”

    “你上次除夕夜怎么就能猜到我们会回去?”金老的指尖来回搓,“两个孩子本来就在,荣华是无意中闯来的,只有你是主动跟来的。”

    邵院长被金老这么一提醒,也盯着魏璋。

    魏璋嘿嘿:“这个系统明显是来帮忙的,医治能扭转局势的病患,改变大郢的衰败颓势,任务完成以后就能回去。有五成可能,我就敢赌一下。”

    “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邵院长追问:“现在呢?”

    魏璋掰着手指点:“不给无限药房和宿舍这些任务,也就是说这次的时间比大郢短得多……”

    “当然,也是因为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仅伤寒一项就保住了几万生命,更何况爆破组还改了河道,一场水患能带走无数生命。”

    “这绝对不是完成任务,是超量完成。”

    邵院长伸手:“我赞成赌一把。”

    金老没反应过来:“赌什么?”

    邵院长想了想:“所有车辆回医院停车场,医学资料、教具模型也都留给他们,争取早日让医院里的大郸病患康复出院。”

    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魏璋一眼。

    是的,这货让自己多写了好几份报告,安置他的时候也特别伤脑筋,现在是金老的宝贝儿子。

    魏璋一脸无辜。

    邵院长主意一定,在“飞来医馆大群”里发一条又一条消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多、快、好、省,救治大郸病患。”

    于是,第二天,术后闯过重重难关的帝师贺延年,开始接受床上复健。

    在经历了颅脑、四肢骨折和颜面部矫正手术的赵潜,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终于处于稳定康复期,口腔科医生给他做牙模,准备装脱卸式假牙。

    位于城东的临时医院,继续接收每天赶来看病的国都城病患和家属。

    飞来医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麻醉科复苏室里,生命体征平稳多日的手术病人,逐步转移到急诊留观或抢救大厅;急诊处于康复期的病患,也逐步出院。

    之前被紧急从滑州送到医院的病患,需要剖腹产的孕妇们也都康复出院了。

    转眼就到了四月二十八这天,急诊抢救大厅就只剩贺延年和杨功。

    贺延年开始下床行走。

    而杨功也被医护们从鬼门关强行拽回来,血气血氧都恢复正常,整个人虽然瘦了一圈,但精神非常好,吃嘛嘛香,恨不得一天吃八顿。

    邵院长和金老在抢救大厅转了一圈,两人嘀咕,不知道郑院使和太医们现在滑州怎么样了?

    滑州的伤寒病人们有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治疗?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传出视频请求声,接通后看到王强的脸:

    “邵院长,医院西门有一群人求见。”

    王强的手机换了一个角度,身后真有一群人,为首的正是风尘仆仆的郑院使。

    邵院长有些纳闷,这些太医们不回国都城太医院,直奔这里是几个意思?

    金老凑过来问:“所为何事?”

    郑院使立刻像看到了大救星,赶紧解释,李知州派了滑州的舞团跟到这里,要向驰援滑州的所有人献舞。

    邵院长想了想:“行,我来通知他们。”

    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照做。

    两刻钟后,去滑州的医护、志愿者、大厨等所有人,都站在医院西门的大斜坡上,随着乐工们一阵又一阵鼓点,二十四位撑伞的男女舞伎踩着云步走向斜坡附近。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开启录像模式。

    阳光下,伴着鼓点,水绿色衣裙的舞伎们撑伞起舞,伞面绘有绿叶粉荷,或随风摇曳,或顾盼生姿,水绿裙和伞面袍映着泛黄的沙地,像早春新芽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独唱到合唱,单鼓到群鼓,舞伎们在节奏变幻时组成各种形状,高高抛起手中伞,凌空跃起后旋转,再稳稳接住抛出的伞。

    而伞似乎有生命和默契,随意地从舞伎们的左手腕,经肩膀滚到右手;或从手掌经过前倾舒展的后背,停在脚尖。

    一曲舞毕,舞伎们列队向斜坡上的大家整齐行礼。

    大家热烈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郑院使这才郑重解释:“这是大郸滑州地区独有的伞舞,平日只有大型祭礼偶尔出来表演,倘若有为民出力的贤士,为表示感谢就会跳伞舞。”

    “代表滑州百姓对你们的真挚谢意。”

    啊这……大家面面相觑,被这么认真地感谢,怎么就有点不好意思呢?

    嗯,一定要注意形象,即使心里再高兴,也不能笑得太夸张。

    大家想了想,点头表示感谢,心里乐开了花。

    保科长不愧是六边形战士,火速冲回食堂库房,提着两篮大樱桃又冲回来,塞到魏璋手里。

    魏璋提着樱桃交给领舞:“这是飞来医馆的樱桃,作为谢礼。”

    领舞望着大又圆的深红樱桃当场楞住,急忙摆手,礼物太贵重了,不能收。

    魏璋直截了当:“恭敬不如从命,如果你们吃樱桃算逾制,那就在这里吃完再走,反正也不多。来来来,那边洗手,洗完手过来吃。”

    这下轮到郑院使和太医们面面相觑。

    金老问郑院使:“为何舞伎们不敢吃?”

    郑院使语出惊人:“在大郸,这样大小、颜色如此深红的樱桃,只有春闺试中脱颖而出的状元们,参加宫中樱桃宴才能品尝。”

    “我等吃也算儹越。”

    保科长听了魏璋的翻译,又火速拿来一篮大樱桃:“来,一起吃,都有,吃完再走。”

    魏璋笑着招呼:“郑院使,楞着干嘛?洗手去啊,一起吃。”

    大郸人你看我,我看他,他看她……来回看了好几圈,最后不知道谁先伸手,反正两刻钟后,只剩了樱桃梗,樱桃核都没剩。

    魏璋眨了眨眼睛:“你们不会吃太快,把核都咽下去了吧?”

    郑院使不好意思地摊开双手,手心里有六个樱桃核:“想带回去种。”

    魏璋找来小瓶小罐给他们装:“想带就带,飞来医馆就是这么大方。”

    郑院使、太医和舞伎们道谢后,带着樱桃核离开。

    直到他们再也看不见,金老才慢悠悠地解释:“这个伞舞演变到最后,就是清末官场泛滥的万民伞。”

    “四舍五入,你们也是被赠送过万民伞的人了。”

    “哇喔……幸亏拍下来了!”

    没人能在危险面前不害怕,就像赶去滑州支援的大家,明明害怕却选择面对;也没人能拒绝真诚的感谢,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

    于是,回医院的大家,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嘴角怎么都压不住,太高兴了有没有?

    四月三十

    装好脱卸式假牙的赵潜,终于带药出院,遭受重创的身体还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但至少性命和脸庞都保住了。

    五月初三,太医孟鸿才带着学生们回到方沙城的学舍区,就着飞来医馆新给的教材和模型,继续上课。

    六月初二,赶去滑州的国都城稳婆们,再次见到了国都城的万胜门。因为谭主任的大力推荐,凡是考核优良的稳婆都可以进入太医院成为女医。

    景佑帝给太医院招了五十六名女医,给官袍俸禄,还教识字写画,这项决定在文德殿掀起千层浪。

    哪怕群臣在文德殿吵翻了天,也架不住景佑帝当场发怒,老臣也好,年轻的大臣也好,这时才意识到,景佑帝虽然年轻但已经让群臣信服。

    六月初七

    焕然一新的帝师贺延年,经过度日如年的辛苦复健,现在终于抬头挺胸不用任何倚仗,全靠自己走出抢救大厅的自动门,经走廊到急诊大厅,望着外面炽热的阳光。

    景佑帝早就安排内侍官来接老师回长信宫。

    与内侍官一起来的,还有大长公主。

    六月十六,急诊抢救大厅和留观室已经空了,大郸没有病人住在医院里。

    傍晚时分,景佑帝派人送来了超大量的宫宴菜品和特别长的礼单。

    保科长又带人运了好多趟才算搬完。

    医院食堂再次摆开了豪华宫宴自助,每位走进食堂的人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有吃有喝谁会不开心?

    吃饱喝足回值班室躺平,医护们像平常一样进入梦乡,没多久就开始做梦,眼前的一切忽明忽暗,等完全亮起来以后发现是一行又一行文字:

    “十三皇子赵鸿被龙卫带回国都城,途中遇沙尘暴,陷于方沙城,无一生还。”

    “大郸群龙无首,秦王晋王势如水火,晋王勾结北狄,毒杀秦王……”

    “秦王母妃怀恨在心,在晋王母妃寿宴时行刺,血溅春禧殿,太医院郑院使未能成功救治,晋王下令郑院使全家陪葬。”

    “群臣求情,郑国公魏国公与大长公主出面相劝未果,三日后郑家全灭,大长公主府遇袭失火,大长公主、女使妙音葬身火海。”

    “大长公主庇佑地坑院孩童被射杀,白眉白发的月儿中箭身亡。郑国公魏国公悲痛欲绝。”

    “国都城与方沙城始终无雨,晋王登基改年号天威,后下令在方沙城举行燎祭求雨,燎祭耗费大量珍奇异宝,焚烧时熊熊黑烟笼罩整个方沙城,数日不散。”

    “求雨失败,天威帝下令迁都,郑国公魏国公极力阻止,群臣在文德殿内争执不下,郑国公突发心疾不治身亡。”

    “天威帝嗜杀冷血,凡有违逆者皆可杀,战功赫赫的将军连杀三员。”

    “北狄使团出使国都城,途中病死五人,到达国都城后生病数量众多,五日后,国都城各街市都有伤寒病患,每日死去数百人。”

    “十日后,滑州传来急报,城内伤寒肆虐,连日阴雨,死亡两千多人……”

    “天威帝驱逐城中伤寒病患,未派太医与药材赶往滑州。”

    “同年四月,卫水流域连日暴雨,水位暴涨冲垮河堤,滑州城被淹,百姓被冲走数百人,城内外伤寒大暴发……共死亡三万五千余人。”

    “伤寒肆虐,遍地堆尸,天威帝下令迁都,北狄来袭,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地,半个月就兵临国都城下,要求天威帝禅让。”

    “天威帝与北狄一战,战败求和,交付巨额赔款,并将郑国公之女赵凝嫁到北狄和亲……”

    “半年后,赵凝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

    如果大家没穿越到大郸,看到这些文字只会觉得残酷,但当这些文字里包含着认识的人,尤其是印象颇佳的人,只觉得心痛难当。

    这些文字太可怕也太痛苦,医护也好,已经康复的病人和家属也好,一个个被吓醒。

    睁眼看到窗外熟悉的高楼大厦,咦? !

    我好大好新的方沙城呢?

    五秒后,医院传出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我们回来啦!太棒了!

    医护们特别淡定,该干嘛干嘛,只悄悄长舒一口气,终于终于啊……

    病人和家属激动得乱转,经过一番指点后立刻办出院,终于可以回家了!太好了!

    邵院长先是大喜,站在窗边再三确认,看到医院各门外聚集的媒体、自媒体,消防车,SWAT,警车……一时间,头大如斗。

    金老被魏璋推进院长办公室,乐呵呵的:“邵院长,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邵院长那个愁啊,要开多少会?写多少报告才能过关?

    穿越以后盼着回来,现在……忽然又有点想念在大郸的日子,不用开会,不用写报告,其实也挺好的。

    忽然,邵院长抬头盯着魏璋,特别紧张:“这次没人跟过来吧?”

    魏璋摇头,防范措施做得好,没人跟来。

    字体那么红那么清晰,但是,这破系统怎么一点都不涨?

    难道说,在医院外救治的病人不算数?

    不对啊,替郑院长写报告的时候,院内院外、国都城的治愈病人都算数。

    金老驾着电动轮椅过来,指着电子屏:“一直没对你说,找了志愿者汪工程师来看过,说电子屏没坏,投屏什么也都可以,说可能是……系统坏了。”

    邵院长惊愕地转过头:“还能这样?!那我们还能不能回去了?!”

    “不知道。”金老也很无奈。

    邵院长麻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这样困在大郸了?有这么坑的吗? !

    突然就很想摔点什么听个响!

    魏璋也走过来,瞥了一眼电子大屏,又看向金老:“爸,知道的人多吗?他们什么反应?”

    金老摇头:“为了国都城百姓看病方便,现在城东设了临时医院接诊,门诊平时没人来,第七项任务要治愈一万名病人,大家都忙……”

    “目前,除了我们,就只有赶来检查电子屏的汪工,他说也可能是电子屏里面的小组件坏了……总之他不会说出去。”

    全院大几千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也都是为生活奔忙的社会人,绝大多数都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是家庭的支柱。

    更可怕的是,这次系统还没开无限药房、无限超市和员工宿舍这些任务,药房的药物和器械会有用完的一天,超市里的商品也会被买空……

    这么大的医院回不去,根本不敢想。

    金老的手指来回轻点,这可怎么办?又能怎么办?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双眼从厚厚的镜片后面盯着魏璋。

    魏璋被金老异样的视线盯得心里发毛:“爸,你干嘛?”

    “你上次除夕夜怎么就能猜到我们会回去?”金老的指尖来回搓,“两个孩子本来就在,荣华是无意中闯来的,只有你是主动跟来的。”

    邵院长被金老这么一提醒,也盯着魏璋。

    魏璋嘿嘿:“这个系统明显是来帮忙的,医治能扭转局势的病患,改变大郢的衰败颓势,任务完成以后就能回去。有五成可能,我就敢赌一下。”

    “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邵院长追问:“现在呢?”

    魏璋掰着手指点:“不给无限药房和宿舍这些任务,也就是说这次的时间比大郢短得多……”

    “当然,也是因为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仅伤寒一项就保住了几万生命,更何况爆破组还改了河道,一场水患能带走无数生命。”

    “这绝对不是完成任务,是超量完成。”

    邵院长伸手:“我赞成赌一把。”

    金老没反应过来:“赌什么?”

    邵院长想了想:“所有车辆回医院停车场,医学资料、教具模型也都留给他们,争取早日让医院里的大郸病患康复出院。”

    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魏璋一眼。

    是的,这货让自己多写了好几份报告,安置他的时候也特别伤脑筋,现在是金老的宝贝儿子。

    魏璋一脸无辜。

    邵院长主意一定,在“飞来医馆大群”里发一条又一条消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多、快、好、省,救治大郸病患。”

    于是,第二天,术后闯过重重难关的帝师贺延年,开始接受床上复健。

    在经历了颅脑、四肢骨折和颜面部矫正手术的赵潜,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终于处于稳定康复期,口腔科医生给他做牙模,准备装脱卸式假牙。

    位于城东的临时医院,继续接收每天赶来看病的国都城病患和家属。

    飞来医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麻醉科复苏室里,生命体征平稳多日的手术病人,逐步转移到急诊留观或抢救大厅;急诊处于康复期的病患,也逐步出院。

    之前被紧急从滑州送到医院的病患,需要剖腹产的孕妇们也都康复出院了。

    转眼就到了四月二十八这天,急诊抢救大厅就只剩贺延年和杨功。

    贺延年开始下床行走。

    而杨功也被医护们从鬼门关强行拽回来,血气血氧都恢复正常,整个人虽然瘦了一圈,但精神非常好,吃嘛嘛香,恨不得一天吃八顿。

    邵院长和金老在抢救大厅转了一圈,两人嘀咕,不知道郑院使和太医们现在滑州怎么样了?

    滑州的伤寒病人们有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治疗?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传出视频请求声,接通后看到王强的脸:

    “邵院长,医院西门有一群人求见。”

    王强的手机换了一个角度,身后真有一群人,为首的正是风尘仆仆的郑院使。

    邵院长有些纳闷,这些太医们不回国都城太医院,直奔这里是几个意思?

    金老凑过来问:“所为何事?”

    郑院使立刻像看到了大救星,赶紧解释,李知州派了滑州的舞团跟到这里,要向驰援滑州的所有人献舞。

    邵院长想了想:“行,我来通知他们。”

    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照做。

    两刻钟后,去滑州的医护、志愿者、大厨等所有人,都站在医院西门的大斜坡上,随着乐工们一阵又一阵鼓点,二十四位撑伞的男女舞伎踩着云步走向斜坡附近。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开启录像模式。

    阳光下,伴着鼓点,水绿色衣裙的舞伎们撑伞起舞,伞面绘有绿叶粉荷,或随风摇曳,或顾盼生姿,水绿裙和伞面袍映着泛黄的沙地,像早春新芽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独唱到合唱,单鼓到群鼓,舞伎们在节奏变幻时组成各种形状,高高抛起手中伞,凌空跃起后旋转,再稳稳接住抛出的伞。

    而伞似乎有生命和默契,随意地从舞伎们的左手腕,经肩膀滚到右手;或从手掌经过前倾舒展的后背,停在脚尖。

    一曲舞毕,舞伎们列队向斜坡上的大家整齐行礼。

    大家热烈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郑院使这才郑重解释:“这是大郸滑州地区独有的伞舞,平日只有大型祭礼偶尔出来表演,倘若有为民出力的贤士,为表示感谢就会跳伞舞。”

    “代表滑州百姓对你们的真挚谢意。”

    啊这……大家面面相觑,被这么认真地感谢,怎么就有点不好意思呢?

    嗯,一定要注意形象,即使心里再高兴,也不能笑得太夸张。

    大家想了想,点头表示感谢,心里乐开了花。

    保科长不愧是六边形战士,火速冲回食堂库房,提着两篮大樱桃又冲回来,塞到魏璋手里。

    魏璋提着樱桃交给领舞:“这是飞来医馆的樱桃,作为谢礼。”

    领舞望着大又圆的深红樱桃当场楞住,急忙摆手,礼物太贵重了,不能收。

    魏璋直截了当:“恭敬不如从命,如果你们吃樱桃算逾制,那就在这里吃完再走,反正也不多。来来来,那边洗手,洗完手过来吃。”

    这下轮到郑院使和太医们面面相觑。

    金老问郑院使:“为何舞伎们不敢吃?”

    郑院使语出惊人:“在大郸,这样大小、颜色如此深红的樱桃,只有春闺试中脱颖而出的状元们,参加宫中樱桃宴才能品尝。”

    “我等吃也算儹越。”

    保科长听了魏璋的翻译,又火速拿来一篮大樱桃:“来,一起吃,都有,吃完再走。”

    魏璋笑着招呼:“郑院使,楞着干嘛?洗手去啊,一起吃。”

    大郸人你看我,我看他,他看她……来回看了好几圈,最后不知道谁先伸手,反正两刻钟后,只剩了樱桃梗,樱桃核都没剩。

    魏璋眨了眨眼睛:“你们不会吃太快,把核都咽下去了吧?”

    郑院使不好意思地摊开双手,手心里有六个樱桃核:“想带回去种。”

    魏璋找来小瓶小罐给他们装:“想带就带,飞来医馆就是这么大方。”

    郑院使、太医和舞伎们道谢后,带着樱桃核离开。

    直到他们再也看不见,金老才慢悠悠地解释:“这个伞舞演变到最后,就是清末官场泛滥的万民伞。”

    “四舍五入,你们也是被赠送过万民伞的人了。”

    “哇喔……幸亏拍下来了!”

    没人能在危险面前不害怕,就像赶去滑州支援的大家,明明害怕却选择面对;也没人能拒绝真诚的感谢,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

    于是,回医院的大家,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嘴角怎么都压不住,太高兴了有没有?

    四月三十

    装好脱卸式假牙的赵潜,终于带药出院,遭受重创的身体还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但至少性命和脸庞都保住了。

    五月初三,太医孟鸿才带着学生们回到方沙城的学舍区,就着飞来医馆新给的教材和模型,继续上课。

    六月初二,赶去滑州的国都城稳婆们,再次见到了国都城的万胜门。因为谭主任的大力推荐,凡是考核优良的稳婆都可以进入太医院成为女医。

    景佑帝给太医院招了五十六名女医,给官袍俸禄,还教识字写画,这项决定在文德殿掀起千层浪。

    哪怕群臣在文德殿吵翻了天,也架不住景佑帝当场发怒,老臣也好,年轻的大臣也好,这时才意识到,景佑帝虽然年轻但已经让群臣信服。

    六月初七

    焕然一新的帝师贺延年,经过度日如年的辛苦复健,现在终于抬头挺胸不用任何倚仗,全靠自己走出抢救大厅的自动门,经走廊到急诊大厅,望着外面炽热的阳光。

    景佑帝早就安排内侍官来接老师回长信宫。

    与内侍官一起来的,还有大长公主。

    六月十六,急诊抢救大厅和留观室已经空了,大郸没有病人住在医院里。

    傍晚时分,景佑帝派人送来了超大量的宫宴菜品和特别长的礼单。

    保科长又带人运了好多趟才算搬完。

    医院食堂再次摆开了豪华宫宴自助,每位走进食堂的人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有吃有喝谁会不开心?

    吃饱喝足回值班室躺平,医护们像平常一样进入梦乡,没多久就开始做梦,眼前的一切忽明忽暗,等完全亮起来以后发现是一行又一行文字:

    “十三皇子赵鸿被龙卫带回国都城,途中遇沙尘暴,陷于方沙城,无一生还。”

    “大郸群龙无首,秦王晋王势如水火,晋王勾结北狄,毒杀秦王……”

    “秦王母妃怀恨在心,在晋王母妃寿宴时行刺,血溅春禧殿,太医院郑院使未能成功救治,晋王下令郑院使全家陪葬。”

    “群臣求情,郑国公魏国公与大长公主出面相劝未果,三日后郑家全灭,大长公主府遇袭失火,大长公主、女使妙音葬身火海。”

    “大长公主庇佑地坑院孩童被射杀,白眉白发的月儿中箭身亡。郑国公魏国公悲痛欲绝。”

    “国都城与方沙城始终无雨,晋王登基改年号天威,后下令在方沙城举行燎祭求雨,燎祭耗费大量珍奇异宝,焚烧时熊熊黑烟笼罩整个方沙城,数日不散。”

    “求雨失败,天威帝下令迁都,郑国公魏国公极力阻止,群臣在文德殿内争执不下,郑国公突发心疾不治身亡。”

    “天威帝嗜杀冷血,凡有违逆者皆可杀,战功赫赫的将军连杀三员。”

    “北狄使团出使国都城,途中病死五人,到达国都城后生病数量众多,五日后,国都城各街市都有伤寒病患,每日死去数百人。”

    “十日后,滑州传来急报,城内伤寒肆虐,连日阴雨,死亡两千多人……”

    “天威帝驱逐城中伤寒病患,未派太医与药材赶往滑州。”

    “同年四月,卫水流域连日暴雨,水位暴涨冲垮河堤,滑州城被淹,百姓被冲走数百人,城内外伤寒大暴发……共死亡三万五千余人。”

    “伤寒肆虐,遍地堆尸,天威帝下令迁都,北狄来袭,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地,半个月就兵临国都城下,要求天威帝禅让。”

    “天威帝与北狄一战,战败求和,交付巨额赔款,并将郑国公之女赵凝嫁到北狄和亲……”

    “半年后,赵凝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

    如果大家没穿越到大郸,看到这些文字只会觉得残酷,但当这些文字里包含着认识的人,尤其是印象颇佳的人,只觉得心痛难当。

    这些文字太可怕也太痛苦,医护也好,已经康复的病人和家属也好,一个个被吓醒。

    睁眼看到窗外熟悉的高楼大厦,咦? !

    我好大好新的方沙城呢?

    五秒后,医院传出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我们回来啦!太棒了!

    医护们特别淡定,该干嘛干嘛,只悄悄长舒一口气,终于终于啊……

    病人和家属激动得乱转,经过一番指点后立刻办出院,终于可以回家了!太好了!

    邵院长先是大喜,站在窗边再三确认,看到医院各门外聚集的媒体、自媒体,消防车,SWAT,警车……一时间,头大如斗。

    金老被魏璋推进院长办公室,乐呵呵的:“邵院长,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邵院长那个愁啊,要开多少会?写多少报告才能过关?

    穿越以后盼着回来,现在……忽然又有点想念在大郸的日子,不用开会,不用写报告,其实也挺好的。

    忽然,邵院长抬头盯着魏璋,特别紧张:“这次没人跟过来吧?”

    魏璋摇头,防范措施做得好,没人跟来。

    字体那么红那么清晰,但是,这破系统怎么一点都不涨?

    难道说,在医院外救治的病人不算数?

    不对啊,替郑院长写报告的时候,院内院外、国都城的治愈病人都算数。

    金老驾着电动轮椅过来,指着电子屏:“一直没对你说,找了志愿者汪工程师来看过,说电子屏没坏,投屏什么也都可以,说可能是……系统坏了。”

    邵院长惊愕地转过头:“还能这样?!那我们还能不能回去了?!”

    “不知道。”金老也很无奈。

    邵院长麻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这样困在大郸了?有这么坑的吗? !

    突然就很想摔点什么听个响!

    魏璋也走过来,瞥了一眼电子大屏,又看向金老:“爸,知道的人多吗?他们什么反应?”

    金老摇头:“为了国都城百姓看病方便,现在城东设了临时医院接诊,门诊平时没人来,第七项任务要治愈一万名病人,大家都忙……”

    “目前,除了我们,就只有赶来检查电子屏的汪工,他说也可能是电子屏里面的小组件坏了……总之他不会说出去。”

    全院大几千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也都是为生活奔忙的社会人,绝大多数都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是家庭的支柱。

    更可怕的是,这次系统还没开无限药房、无限超市和员工宿舍这些任务,药房的药物和器械会有用完的一天,超市里的商品也会被买空……

    这么大的医院回不去,根本不敢想。

    金老的手指来回轻点,这可怎么办?又能怎么办?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双眼从厚厚的镜片后面盯着魏璋。

    魏璋被金老异样的视线盯得心里发毛:“爸,你干嘛?”

    “你上次除夕夜怎么就能猜到我们会回去?”金老的指尖来回搓,“两个孩子本来就在,荣华是无意中闯来的,只有你是主动跟来的。”

    邵院长被金老这么一提醒,也盯着魏璋。

    魏璋嘿嘿:“这个系统明显是来帮忙的,医治能扭转局势的病患,改变大郢的衰败颓势,任务完成以后就能回去。有五成可能,我就敢赌一下。”

    “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邵院长追问:“现在呢?”

    魏璋掰着手指点:“不给无限药房和宿舍这些任务,也就是说这次的时间比大郢短得多……”

    “当然,也是因为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仅伤寒一项就保住了几万生命,更何况爆破组还改了河道,一场水患能带走无数生命。”

    “这绝对不是完成任务,是超量完成。”

    邵院长伸手:“我赞成赌一把。”

    金老没反应过来:“赌什么?”

    邵院长想了想:“所有车辆回医院停车场,医学资料、教具模型也都留给他们,争取早日让医院里的大郸病患康复出院。”

    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魏璋一眼。

    是的,这货让自己多写了好几份报告,安置他的时候也特别伤脑筋,现在是金老的宝贝儿子。

    魏璋一脸无辜。

    邵院长主意一定,在“飞来医馆大群”里发一条又一条消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多、快、好、省,救治大郸病患。”

    于是,第二天,术后闯过重重难关的帝师贺延年,开始接受床上复健。

    在经历了颅脑、四肢骨折和颜面部矫正手术的赵潜,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终于处于稳定康复期,口腔科医生给他做牙模,准备装脱卸式假牙。

    位于城东的临时医院,继续接收每天赶来看病的国都城病患和家属。

    飞来医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麻醉科复苏室里,生命体征平稳多日的手术病人,逐步转移到急诊留观或抢救大厅;急诊处于康复期的病患,也逐步出院。

    之前被紧急从滑州送到医院的病患,需要剖腹产的孕妇们也都康复出院了。

    转眼就到了四月二十八这天,急诊抢救大厅就只剩贺延年和杨功。

    贺延年开始下床行走。

    而杨功也被医护们从鬼门关强行拽回来,血气血氧都恢复正常,整个人虽然瘦了一圈,但精神非常好,吃嘛嘛香,恨不得一天吃八顿。

    邵院长和金老在抢救大厅转了一圈,两人嘀咕,不知道郑院使和太医们现在滑州怎么样了?

    滑州的伤寒病人们有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治疗?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传出视频请求声,接通后看到王强的脸:

    “邵院长,医院西门有一群人求见。”

    王强的手机换了一个角度,身后真有一群人,为首的正是风尘仆仆的郑院使。

    邵院长有些纳闷,这些太医们不回国都城太医院,直奔这里是几个意思?

    金老凑过来问:“所为何事?”

    郑院使立刻像看到了大救星,赶紧解释,李知州派了滑州的舞团跟到这里,要向驰援滑州的所有人献舞。

    邵院长想了想:“行,我来通知他们。”

    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照做。

    两刻钟后,去滑州的医护、志愿者、大厨等所有人,都站在医院西门的大斜坡上,随着乐工们一阵又一阵鼓点,二十四位撑伞的男女舞伎踩着云步走向斜坡附近。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开启录像模式。

    阳光下,伴着鼓点,水绿色衣裙的舞伎们撑伞起舞,伞面绘有绿叶粉荷,或随风摇曳,或顾盼生姿,水绿裙和伞面袍映着泛黄的沙地,像早春新芽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独唱到合唱,单鼓到群鼓,舞伎们在节奏变幻时组成各种形状,高高抛起手中伞,凌空跃起后旋转,再稳稳接住抛出的伞。

    而伞似乎有生命和默契,随意地从舞伎们的左手腕,经肩膀滚到右手;或从手掌经过前倾舒展的后背,停在脚尖。

    一曲舞毕,舞伎们列队向斜坡上的大家整齐行礼。

    大家热烈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郑院使这才郑重解释:“这是大郸滑州地区独有的伞舞,平日只有大型祭礼偶尔出来表演,倘若有为民出力的贤士,为表示感谢就会跳伞舞。”

    “代表滑州百姓对你们的真挚谢意。”

    啊这……大家面面相觑,被这么认真地感谢,怎么就有点不好意思呢?

    嗯,一定要注意形象,即使心里再高兴,也不能笑得太夸张。

    大家想了想,点头表示感谢,心里乐开了花。

    保科长不愧是六边形战士,火速冲回食堂库房,提着两篮大樱桃又冲回来,塞到魏璋手里。

    魏璋提着樱桃交给领舞:“这是飞来医馆的樱桃,作为谢礼。”

    领舞望着大又圆的深红樱桃当场楞住,急忙摆手,礼物太贵重了,不能收。

    魏璋直截了当:“恭敬不如从命,如果你们吃樱桃算逾制,那就在这里吃完再走,反正也不多。来来来,那边洗手,洗完手过来吃。”

    这下轮到郑院使和太医们面面相觑。

    金老问郑院使:“为何舞伎们不敢吃?”

    郑院使语出惊人:“在大郸,这样大小、颜色如此深红的樱桃,只有春闺试中脱颖而出的状元们,参加宫中樱桃宴才能品尝。”

    “我等吃也算儹越。”

    保科长听了魏璋的翻译,又火速拿来一篮大樱桃:“来,一起吃,都有,吃完再走。”

    魏璋笑着招呼:“郑院使,楞着干嘛?洗手去啊,一起吃。”

    大郸人你看我,我看他,他看她……来回看了好几圈,最后不知道谁先伸手,反正两刻钟后,只剩了樱桃梗,樱桃核都没剩。

    魏璋眨了眨眼睛:“你们不会吃太快,把核都咽下去了吧?”

    郑院使不好意思地摊开双手,手心里有六个樱桃核:“想带回去种。”

    魏璋找来小瓶小罐给他们装:“想带就带,飞来医馆就是这么大方。”

    郑院使、太医和舞伎们道谢后,带着樱桃核离开。

    直到他们再也看不见,金老才慢悠悠地解释:“这个伞舞演变到最后,就是清末官场泛滥的万民伞。”

    “四舍五入,你们也是被赠送过万民伞的人了。”

    “哇喔……幸亏拍下来了!”

    没人能在危险面前不害怕,就像赶去滑州支援的大家,明明害怕却选择面对;也没人能拒绝真诚的感谢,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

    于是,回医院的大家,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嘴角怎么都压不住,太高兴了有没有?

    四月三十

    装好脱卸式假牙的赵潜,终于带药出院,遭受重创的身体还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但至少性命和脸庞都保住了。

    五月初三,太医孟鸿才带着学生们回到方沙城的学舍区,就着飞来医馆新给的教材和模型,继续上课。

    六月初二,赶去滑州的国都城稳婆们,再次见到了国都城的万胜门。因为谭主任的大力推荐,凡是考核优良的稳婆都可以进入太医院成为女医。

    景佑帝给太医院招了五十六名女医,给官袍俸禄,还教识字写画,这项决定在文德殿掀起千层浪。

    哪怕群臣在文德殿吵翻了天,也架不住景佑帝当场发怒,老臣也好,年轻的大臣也好,这时才意识到,景佑帝虽然年轻但已经让群臣信服。

    六月初七

    焕然一新的帝师贺延年,经过度日如年的辛苦复健,现在终于抬头挺胸不用任何倚仗,全靠自己走出抢救大厅的自动门,经走廊到急诊大厅,望着外面炽热的阳光。

    景佑帝早就安排内侍官来接老师回长信宫。

    与内侍官一起来的,还有大长公主。

    六月十六,急诊抢救大厅和留观室已经空了,大郸没有病人住在医院里。

    傍晚时分,景佑帝派人送来了超大量的宫宴菜品和特别长的礼单。

    保科长又带人运了好多趟才算搬完。

    医院食堂再次摆开了豪华宫宴自助,每位走进食堂的人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有吃有喝谁会不开心?

    吃饱喝足回值班室躺平,医护们像平常一样进入梦乡,没多久就开始做梦,眼前的一切忽明忽暗,等完全亮起来以后发现是一行又一行文字:

    “十三皇子赵鸿被龙卫带回国都城,途中遇沙尘暴,陷于方沙城,无一生还。”

    “大郸群龙无首,秦王晋王势如水火,晋王勾结北狄,毒杀秦王……”

    “秦王母妃怀恨在心,在晋王母妃寿宴时行刺,血溅春禧殿,太医院郑院使未能成功救治,晋王下令郑院使全家陪葬。”

    “群臣求情,郑国公魏国公与大长公主出面相劝未果,三日后郑家全灭,大长公主府遇袭失火,大长公主、女使妙音葬身火海。”

    “大长公主庇佑地坑院孩童被射杀,白眉白发的月儿中箭身亡。郑国公魏国公悲痛欲绝。”

    “国都城与方沙城始终无雨,晋王登基改年号天威,后下令在方沙城举行燎祭求雨,燎祭耗费大量珍奇异宝,焚烧时熊熊黑烟笼罩整个方沙城,数日不散。”

    “求雨失败,天威帝下令迁都,郑国公魏国公极力阻止,群臣在文德殿内争执不下,郑国公突发心疾不治身亡。”

    “天威帝嗜杀冷血,凡有违逆者皆可杀,战功赫赫的将军连杀三员。”

    “北狄使团出使国都城,途中病死五人,到达国都城后生病数量众多,五日后,国都城各街市都有伤寒病患,每日死去数百人。”

    “十日后,滑州传来急报,城内伤寒肆虐,连日阴雨,死亡两千多人……”

    “天威帝驱逐城中伤寒病患,未派太医与药材赶往滑州。”

    “同年四月,卫水流域连日暴雨,水位暴涨冲垮河堤,滑州城被淹,百姓被冲走数百人,城内外伤寒大暴发……共死亡三万五千余人。”

    “伤寒肆虐,遍地堆尸,天威帝下令迁都,北狄来袭,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地,半个月就兵临国都城下,要求天威帝禅让。”

    “天威帝与北狄一战,战败求和,交付巨额赔款,并将郑国公之女赵凝嫁到北狄和亲……”

    “半年后,赵凝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

    如果大家没穿越到大郸,看到这些文字只会觉得残酷,但当这些文字里包含着认识的人,尤其是印象颇佳的人,只觉得心痛难当。

    这些文字太可怕也太痛苦,医护也好,已经康复的病人和家属也好,一个个被吓醒。

    睁眼看到窗外熟悉的高楼大厦,咦? !

    我好大好新的方沙城呢?

    五秒后,医院传出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我们回来啦!太棒了!

    医护们特别淡定,该干嘛干嘛,只悄悄长舒一口气,终于终于啊……

    病人和家属激动得乱转,经过一番指点后立刻办出院,终于可以回家了!太好了!

    邵院长先是大喜,站在窗边再三确认,看到医院各门外聚集的媒体、自媒体,消防车,SWAT,警车……一时间,头大如斗。

    金老被魏璋推进院长办公室,乐呵呵的:“邵院长,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邵院长那个愁啊,要开多少会?写多少报告才能过关?

    穿越以后盼着回来,现在……忽然又有点想念在大郸的日子,不用开会,不用写报告,其实也挺好的。

    忽然,邵院长抬头盯着魏璋,特别紧张:“这次没人跟过来吧?”

    魏璋摇头,防范措施做得好,没人跟来。

    字体那么红那么清晰,但是,这破系统怎么一点都不涨?

    难道说,在医院外救治的病人不算数?

    不对啊,替郑院长写报告的时候,院内院外、国都城的治愈病人都算数。

    金老驾着电动轮椅过来,指着电子屏:“一直没对你说,找了志愿者汪工程师来看过,说电子屏没坏,投屏什么也都可以,说可能是……系统坏了。”

    邵院长惊愕地转过头:“还能这样?!那我们还能不能回去了?!”

    “不知道。”金老也很无奈。

    邵院长麻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这样困在大郸了?有这么坑的吗? !

    突然就很想摔点什么听个响!

    魏璋也走过来,瞥了一眼电子大屏,又看向金老:“爸,知道的人多吗?他们什么反应?”

    金老摇头:“为了国都城百姓看病方便,现在城东设了临时医院接诊,门诊平时没人来,第七项任务要治愈一万名病人,大家都忙……”

    “目前,除了我们,就只有赶来检查电子屏的汪工,他说也可能是电子屏里面的小组件坏了……总之他不会说出去。”

    全院大几千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也都是为生活奔忙的社会人,绝大多数都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是家庭的支柱。

    更可怕的是,这次系统还没开无限药房、无限超市和员工宿舍这些任务,药房的药物和器械会有用完的一天,超市里的商品也会被买空……

    这么大的医院回不去,根本不敢想。

    金老的手指来回轻点,这可怎么办?又能怎么办?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双眼从厚厚的镜片后面盯着魏璋。

    魏璋被金老异样的视线盯得心里发毛:“爸,你干嘛?”

    “你上次除夕夜怎么就能猜到我们会回去?”金老的指尖来回搓,“两个孩子本来就在,荣华是无意中闯来的,只有你是主动跟来的。”

    邵院长被金老这么一提醒,也盯着魏璋。

    魏璋嘿嘿:“这个系统明显是来帮忙的,医治能扭转局势的病患,改变大郢的衰败颓势,任务完成以后就能回去。有五成可能,我就敢赌一下。”

    “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邵院长追问:“现在呢?”

    魏璋掰着手指点:“不给无限药房和宿舍这些任务,也就是说这次的时间比大郢短得多……”

    “当然,也是因为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仅伤寒一项就保住了几万生命,更何况爆破组还改了河道,一场水患能带走无数生命。”

    “这绝对不是完成任务,是超量完成。”

    邵院长伸手:“我赞成赌一把。”

    金老没反应过来:“赌什么?”

    邵院长想了想:“所有车辆回医院停车场,医学资料、教具模型也都留给他们,争取早日让医院里的大郸病患康复出院。”

    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魏璋一眼。

    是的,这货让自己多写了好几份报告,安置他的时候也特别伤脑筋,现在是金老的宝贝儿子。

    魏璋一脸无辜。

    邵院长主意一定,在“飞来医馆大群”里发一条又一条消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多、快、好、省,救治大郸病患。”

    于是,第二天,术后闯过重重难关的帝师贺延年,开始接受床上复健。

    在经历了颅脑、四肢骨折和颜面部矫正手术的赵潜,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终于处于稳定康复期,口腔科医生给他做牙模,准备装脱卸式假牙。

    位于城东的临时医院,继续接收每天赶来看病的国都城病患和家属。

    飞来医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麻醉科复苏室里,生命体征平稳多日的手术病人,逐步转移到急诊留观或抢救大厅;急诊处于康复期的病患,也逐步出院。

    之前被紧急从滑州送到医院的病患,需要剖腹产的孕妇们也都康复出院了。

    转眼就到了四月二十八这天,急诊抢救大厅就只剩贺延年和杨功。

    贺延年开始下床行走。

    而杨功也被医护们从鬼门关强行拽回来,血气血氧都恢复正常,整个人虽然瘦了一圈,但精神非常好,吃嘛嘛香,恨不得一天吃八顿。

    邵院长和金老在抢救大厅转了一圈,两人嘀咕,不知道郑院使和太医们现在滑州怎么样了?

    滑州的伤寒病人们有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治疗?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传出视频请求声,接通后看到王强的脸:

    “邵院长,医院西门有一群人求见。”

    王强的手机换了一个角度,身后真有一群人,为首的正是风尘仆仆的郑院使。

    邵院长有些纳闷,这些太医们不回国都城太医院,直奔这里是几个意思?

    金老凑过来问:“所为何事?”

    郑院使立刻像看到了大救星,赶紧解释,李知州派了滑州的舞团跟到这里,要向驰援滑州的所有人献舞。

    邵院长想了想:“行,我来通知他们。”

    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照做。

    两刻钟后,去滑州的医护、志愿者、大厨等所有人,都站在医院西门的大斜坡上,随着乐工们一阵又一阵鼓点,二十四位撑伞的男女舞伎踩着云步走向斜坡附近。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开启录像模式。

    阳光下,伴着鼓点,水绿色衣裙的舞伎们撑伞起舞,伞面绘有绿叶粉荷,或随风摇曳,或顾盼生姿,水绿裙和伞面袍映着泛黄的沙地,像早春新芽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独唱到合唱,单鼓到群鼓,舞伎们在节奏变幻时组成各种形状,高高抛起手中伞,凌空跃起后旋转,再稳稳接住抛出的伞。

    而伞似乎有生命和默契,随意地从舞伎们的左手腕,经肩膀滚到右手;或从手掌经过前倾舒展的后背,停在脚尖。

    一曲舞毕,舞伎们列队向斜坡上的大家整齐行礼。

    大家热烈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郑院使这才郑重解释:“这是大郸滑州地区独有的伞舞,平日只有大型祭礼偶尔出来表演,倘若有为民出力的贤士,为表示感谢就会跳伞舞。”

    “代表滑州百姓对你们的真挚谢意。”

    啊这……大家面面相觑,被这么认真地感谢,怎么就有点不好意思呢?

    嗯,一定要注意形象,即使心里再高兴,也不能笑得太夸张。

    大家想了想,点头表示感谢,心里乐开了花。

    保科长不愧是六边形战士,火速冲回食堂库房,提着两篮大樱桃又冲回来,塞到魏璋手里。

    魏璋提着樱桃交给领舞:“这是飞来医馆的樱桃,作为谢礼。”

    领舞望着大又圆的深红樱桃当场楞住,急忙摆手,礼物太贵重了,不能收。

    魏璋直截了当:“恭敬不如从命,如果你们吃樱桃算逾制,那就在这里吃完再走,反正也不多。来来来,那边洗手,洗完手过来吃。”

    这下轮到郑院使和太医们面面相觑。

    金老问郑院使:“为何舞伎们不敢吃?”

    郑院使语出惊人:“在大郸,这样大小、颜色如此深红的樱桃,只有春闺试中脱颖而出的状元们,参加宫中樱桃宴才能品尝。”

    “我等吃也算儹越。”

    保科长听了魏璋的翻译,又火速拿来一篮大樱桃:“来,一起吃,都有,吃完再走。”

    魏璋笑着招呼:“郑院使,楞着干嘛?洗手去啊,一起吃。”

    大郸人你看我,我看他,他看她……来回看了好几圈,最后不知道谁先伸手,反正两刻钟后,只剩了樱桃梗,樱桃核都没剩。

    魏璋眨了眨眼睛:“你们不会吃太快,把核都咽下去了吧?”

    郑院使不好意思地摊开双手,手心里有六个樱桃核:“想带回去种。”

    魏璋找来小瓶小罐给他们装:“想带就带,飞来医馆就是这么大方。”

    郑院使、太医和舞伎们道谢后,带着樱桃核离开。

    直到他们再也看不见,金老才慢悠悠地解释:“这个伞舞演变到最后,就是清末官场泛滥的万民伞。”

    “四舍五入,你们也是被赠送过万民伞的人了。”

    “哇喔……幸亏拍下来了!”

    没人能在危险面前不害怕,就像赶去滑州支援的大家,明明害怕却选择面对;也没人能拒绝真诚的感谢,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

    于是,回医院的大家,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嘴角怎么都压不住,太高兴了有没有?

    四月三十

    装好脱卸式假牙的赵潜,终于带药出院,遭受重创的身体还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但至少性命和脸庞都保住了。

    五月初三,太医孟鸿才带着学生们回到方沙城的学舍区,就着飞来医馆新给的教材和模型,继续上课。

    六月初二,赶去滑州的国都城稳婆们,再次见到了国都城的万胜门。因为谭主任的大力推荐,凡是考核优良的稳婆都可以进入太医院成为女医。

    景佑帝给太医院招了五十六名女医,给官袍俸禄,还教识字写画,这项决定在文德殿掀起千层浪。

    哪怕群臣在文德殿吵翻了天,也架不住景佑帝当场发怒,老臣也好,年轻的大臣也好,这时才意识到,景佑帝虽然年轻但已经让群臣信服。

    六月初七

    焕然一新的帝师贺延年,经过度日如年的辛苦复健,现在终于抬头挺胸不用任何倚仗,全靠自己走出抢救大厅的自动门,经走廊到急诊大厅,望着外面炽热的阳光。

    景佑帝早就安排内侍官来接老师回长信宫。

    与内侍官一起来的,还有大长公主。

    六月十六,急诊抢救大厅和留观室已经空了,大郸没有病人住在医院里。

    傍晚时分,景佑帝派人送来了超大量的宫宴菜品和特别长的礼单。

    保科长又带人运了好多趟才算搬完。

    医院食堂再次摆开了豪华宫宴自助,每位走进食堂的人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有吃有喝谁会不开心?

    吃饱喝足回值班室躺平,医护们像平常一样进入梦乡,没多久就开始做梦,眼前的一切忽明忽暗,等完全亮起来以后发现是一行又一行文字:

    “十三皇子赵鸿被龙卫带回国都城,途中遇沙尘暴,陷于方沙城,无一生还。”

    “大郸群龙无首,秦王晋王势如水火,晋王勾结北狄,毒杀秦王……”

    “秦王母妃怀恨在心,在晋王母妃寿宴时行刺,血溅春禧殿,太医院郑院使未能成功救治,晋王下令郑院使全家陪葬。”

    “群臣求情,郑国公魏国公与大长公主出面相劝未果,三日后郑家全灭,大长公主府遇袭失火,大长公主、女使妙音葬身火海。”

    “大长公主庇佑地坑院孩童被射杀,白眉白发的月儿中箭身亡。郑国公魏国公悲痛欲绝。”

    “国都城与方沙城始终无雨,晋王登基改年号天威,后下令在方沙城举行燎祭求雨,燎祭耗费大量珍奇异宝,焚烧时熊熊黑烟笼罩整个方沙城,数日不散。”

    “求雨失败,天威帝下令迁都,郑国公魏国公极力阻止,群臣在文德殿内争执不下,郑国公突发心疾不治身亡。”

    “天威帝嗜杀冷血,凡有违逆者皆可杀,战功赫赫的将军连杀三员。”

    “北狄使团出使国都城,途中病死五人,到达国都城后生病数量众多,五日后,国都城各街市都有伤寒病患,每日死去数百人。”

    “十日后,滑州传来急报,城内伤寒肆虐,连日阴雨,死亡两千多人……”

    “天威帝驱逐城中伤寒病患,未派太医与药材赶往滑州。”

    “同年四月,卫水流域连日暴雨,水位暴涨冲垮河堤,滑州城被淹,百姓被冲走数百人,城内外伤寒大暴发……共死亡三万五千余人。”

    “伤寒肆虐,遍地堆尸,天威帝下令迁都,北狄来袭,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地,半个月就兵临国都城下,要求天威帝禅让。”

    “天威帝与北狄一战,战败求和,交付巨额赔款,并将郑国公之女赵凝嫁到北狄和亲……”

    “半年后,赵凝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

    如果大家没穿越到大郸,看到这些文字只会觉得残酷,但当这些文字里包含着认识的人,尤其是印象颇佳的人,只觉得心痛难当。

    这些文字太可怕也太痛苦,医护也好,已经康复的病人和家属也好,一个个被吓醒。

    睁眼看到窗外熟悉的高楼大厦,咦? !

    我好大好新的方沙城呢?

    五秒后,医院传出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我们回来啦!太棒了!

    医护们特别淡定,该干嘛干嘛,只悄悄长舒一口气,终于终于啊……

    病人和家属激动得乱转,经过一番指点后立刻办出院,终于可以回家了!太好了!

    邵院长先是大喜,站在窗边再三确认,看到医院各门外聚集的媒体、自媒体,消防车,SWAT,警车……一时间,头大如斗。

    金老被魏璋推进院长办公室,乐呵呵的:“邵院长,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邵院长那个愁啊,要开多少会?写多少报告才能过关?

    穿越以后盼着回来,现在……忽然又有点想念在大郸的日子,不用开会,不用写报告,其实也挺好的。

    忽然,邵院长抬头盯着魏璋,特别紧张:“这次没人跟过来吧?”

    魏璋摇头,防范措施做得好,没人跟来。

    字体那么红那么清晰,但是,这破系统怎么一点都不涨?

    难道说,在医院外救治的病人不算数?

    不对啊,替郑院长写报告的时候,院内院外、国都城的治愈病人都算数。

    金老驾着电动轮椅过来,指着电子屏:“一直没对你说,找了志愿者汪工程师来看过,说电子屏没坏,投屏什么也都可以,说可能是……系统坏了。”

    邵院长惊愕地转过头:“还能这样?!那我们还能不能回去了?!”

    “不知道。”金老也很无奈。

    邵院长麻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这样困在大郸了?有这么坑的吗? !

    突然就很想摔点什么听个响!

    魏璋也走过来,瞥了一眼电子大屏,又看向金老:“爸,知道的人多吗?他们什么反应?”

    金老摇头:“为了国都城百姓看病方便,现在城东设了临时医院接诊,门诊平时没人来,第七项任务要治愈一万名病人,大家都忙……”

    “目前,除了我们,就只有赶来检查电子屏的汪工,他说也可能是电子屏里面的小组件坏了……总之他不会说出去。”

    全院大几千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也都是为生活奔忙的社会人,绝大多数都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是家庭的支柱。

    更可怕的是,这次系统还没开无限药房、无限超市和员工宿舍这些任务,药房的药物和器械会有用完的一天,超市里的商品也会被买空……

    这么大的医院回不去,根本不敢想。

    金老的手指来回轻点,这可怎么办?又能怎么办?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双眼从厚厚的镜片后面盯着魏璋。

    魏璋被金老异样的视线盯得心里发毛:“爸,你干嘛?”

    “你上次除夕夜怎么就能猜到我们会回去?”金老的指尖来回搓,“两个孩子本来就在,荣华是无意中闯来的,只有你是主动跟来的。”

    邵院长被金老这么一提醒,也盯着魏璋。

    魏璋嘿嘿:“这个系统明显是来帮忙的,医治能扭转局势的病患,改变大郢的衰败颓势,任务完成以后就能回去。有五成可能,我就敢赌一下。”

    “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邵院长追问:“现在呢?”

    魏璋掰着手指点:“不给无限药房和宿舍这些任务,也就是说这次的时间比大郢短得多……”

    “当然,也是因为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仅伤寒一项就保住了几万生命,更何况爆破组还改了河道,一场水患能带走无数生命。”

    “这绝对不是完成任务,是超量完成。”

    邵院长伸手:“我赞成赌一把。”

    金老没反应过来:“赌什么?”

    邵院长想了想:“所有车辆回医院停车场,医学资料、教具模型也都留给他们,争取早日让医院里的大郸病患康复出院。”

    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魏璋一眼。

    是的,这货让自己多写了好几份报告,安置他的时候也特别伤脑筋,现在是金老的宝贝儿子。

    魏璋一脸无辜。

    邵院长主意一定,在“飞来医馆大群”里发一条又一条消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多、快、好、省,救治大郸病患。”

    于是,第二天,术后闯过重重难关的帝师贺延年,开始接受床上复健。

    在经历了颅脑、四肢骨折和颜面部矫正手术的赵潜,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终于处于稳定康复期,口腔科医生给他做牙模,准备装脱卸式假牙。

    位于城东的临时医院,继续接收每天赶来看病的国都城病患和家属。

    飞来医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麻醉科复苏室里,生命体征平稳多日的手术病人,逐步转移到急诊留观或抢救大厅;急诊处于康复期的病患,也逐步出院。

    之前被紧急从滑州送到医院的病患,需要剖腹产的孕妇们也都康复出院了。

    转眼就到了四月二十八这天,急诊抢救大厅就只剩贺延年和杨功。

    贺延年开始下床行走。

    而杨功也被医护们从鬼门关强行拽回来,血气血氧都恢复正常,整个人虽然瘦了一圈,但精神非常好,吃嘛嘛香,恨不得一天吃八顿。

    邵院长和金老在抢救大厅转了一圈,两人嘀咕,不知道郑院使和太医们现在滑州怎么样了?

    滑州的伤寒病人们有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治疗?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传出视频请求声,接通后看到王强的脸:

    “邵院长,医院西门有一群人求见。”

    王强的手机换了一个角度,身后真有一群人,为首的正是风尘仆仆的郑院使。

    邵院长有些纳闷,这些太医们不回国都城太医院,直奔这里是几个意思?

    金老凑过来问:“所为何事?”

    郑院使立刻像看到了大救星,赶紧解释,李知州派了滑州的舞团跟到这里,要向驰援滑州的所有人献舞。

    邵院长想了想:“行,我来通知他们。”

    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照做。

    两刻钟后,去滑州的医护、志愿者、大厨等所有人,都站在医院西门的大斜坡上,随着乐工们一阵又一阵鼓点,二十四位撑伞的男女舞伎踩着云步走向斜坡附近。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开启录像模式。

    阳光下,伴着鼓点,水绿色衣裙的舞伎们撑伞起舞,伞面绘有绿叶粉荷,或随风摇曳,或顾盼生姿,水绿裙和伞面袍映着泛黄的沙地,像早春新芽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独唱到合唱,单鼓到群鼓,舞伎们在节奏变幻时组成各种形状,高高抛起手中伞,凌空跃起后旋转,再稳稳接住抛出的伞。

    而伞似乎有生命和默契,随意地从舞伎们的左手腕,经肩膀滚到右手;或从手掌经过前倾舒展的后背,停在脚尖。

    一曲舞毕,舞伎们列队向斜坡上的大家整齐行礼。

    大家热烈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郑院使这才郑重解释:“这是大郸滑州地区独有的伞舞,平日只有大型祭礼偶尔出来表演,倘若有为民出力的贤士,为表示感谢就会跳伞舞。”

    “代表滑州百姓对你们的真挚谢意。”

    啊这……大家面面相觑,被这么认真地感谢,怎么就有点不好意思呢?

    嗯,一定要注意形象,即使心里再高兴,也不能笑得太夸张。

    大家想了想,点头表示感谢,心里乐开了花。

    保科长不愧是六边形战士,火速冲回食堂库房,提着两篮大樱桃又冲回来,塞到魏璋手里。

    魏璋提着樱桃交给领舞:“这是飞来医馆的樱桃,作为谢礼。”

    领舞望着大又圆的深红樱桃当场楞住,急忙摆手,礼物太贵重了,不能收。

    魏璋直截了当:“恭敬不如从命,如果你们吃樱桃算逾制,那就在这里吃完再走,反正也不多。来来来,那边洗手,洗完手过来吃。”

    这下轮到郑院使和太医们面面相觑。

    金老问郑院使:“为何舞伎们不敢吃?”

    郑院使语出惊人:“在大郸,这样大小、颜色如此深红的樱桃,只有春闺试中脱颖而出的状元们,参加宫中樱桃宴才能品尝。”

    “我等吃也算儹越。”

    保科长听了魏璋的翻译,又火速拿来一篮大樱桃:“来,一起吃,都有,吃完再走。”

    魏璋笑着招呼:“郑院使,楞着干嘛?洗手去啊,一起吃。”

    大郸人你看我,我看他,他看她……来回看了好几圈,最后不知道谁先伸手,反正两刻钟后,只剩了樱桃梗,樱桃核都没剩。

    魏璋眨了眨眼睛:“你们不会吃太快,把核都咽下去了吧?”

    郑院使不好意思地摊开双手,手心里有六个樱桃核:“想带回去种。”

    魏璋找来小瓶小罐给他们装:“想带就带,飞来医馆就是这么大方。”

    郑院使、太医和舞伎们道谢后,带着樱桃核离开。

    直到他们再也看不见,金老才慢悠悠地解释:“这个伞舞演变到最后,就是清末官场泛滥的万民伞。”

    “四舍五入,你们也是被赠送过万民伞的人了。”

    “哇喔……幸亏拍下来了!”

    没人能在危险面前不害怕,就像赶去滑州支援的大家,明明害怕却选择面对;也没人能拒绝真诚的感谢,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

    于是,回医院的大家,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嘴角怎么都压不住,太高兴了有没有?

    四月三十

    装好脱卸式假牙的赵潜,终于带药出院,遭受重创的身体还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但至少性命和脸庞都保住了。

    五月初三,太医孟鸿才带着学生们回到方沙城的学舍区,就着飞来医馆新给的教材和模型,继续上课。

    六月初二,赶去滑州的国都城稳婆们,再次见到了国都城的万胜门。因为谭主任的大力推荐,凡是考核优良的稳婆都可以进入太医院成为女医。

    景佑帝给太医院招了五十六名女医,给官袍俸禄,还教识字写画,这项决定在文德殿掀起千层浪。

    哪怕群臣在文德殿吵翻了天,也架不住景佑帝当场发怒,老臣也好,年轻的大臣也好,这时才意识到,景佑帝虽然年轻但已经让群臣信服。

    六月初七

    焕然一新的帝师贺延年,经过度日如年的辛苦复健,现在终于抬头挺胸不用任何倚仗,全靠自己走出抢救大厅的自动门,经走廊到急诊大厅,望着外面炽热的阳光。

    景佑帝早就安排内侍官来接老师回长信宫。

    与内侍官一起来的,还有大长公主。

    六月十六,急诊抢救大厅和留观室已经空了,大郸没有病人住在医院里。

    傍晚时分,景佑帝派人送来了超大量的宫宴菜品和特别长的礼单。

    保科长又带人运了好多趟才算搬完。

    医院食堂再次摆开了豪华宫宴自助,每位走进食堂的人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有吃有喝谁会不开心?

    吃饱喝足回值班室躺平,医护们像平常一样进入梦乡,没多久就开始做梦,眼前的一切忽明忽暗,等完全亮起来以后发现是一行又一行文字:

    “十三皇子赵鸿被龙卫带回国都城,途中遇沙尘暴,陷于方沙城,无一生还。”

    “大郸群龙无首,秦王晋王势如水火,晋王勾结北狄,毒杀秦王……”

    “秦王母妃怀恨在心,在晋王母妃寿宴时行刺,血溅春禧殿,太医院郑院使未能成功救治,晋王下令郑院使全家陪葬。”

    “群臣求情,郑国公魏国公与大长公主出面相劝未果,三日后郑家全灭,大长公主府遇袭失火,大长公主、女使妙音葬身火海。”

    “大长公主庇佑地坑院孩童被射杀,白眉白发的月儿中箭身亡。郑国公魏国公悲痛欲绝。”

    “国都城与方沙城始终无雨,晋王登基改年号天威,后下令在方沙城举行燎祭求雨,燎祭耗费大量珍奇异宝,焚烧时熊熊黑烟笼罩整个方沙城,数日不散。”

    “求雨失败,天威帝下令迁都,郑国公魏国公极力阻止,群臣在文德殿内争执不下,郑国公突发心疾不治身亡。”

    “天威帝嗜杀冷血,凡有违逆者皆可杀,战功赫赫的将军连杀三员。”

    “北狄使团出使国都城,途中病死五人,到达国都城后生病数量众多,五日后,国都城各街市都有伤寒病患,每日死去数百人。”

    “十日后,滑州传来急报,城内伤寒肆虐,连日阴雨,死亡两千多人……”

    “天威帝驱逐城中伤寒病患,未派太医与药材赶往滑州。”

    “同年四月,卫水流域连日暴雨,水位暴涨冲垮河堤,滑州城被淹,百姓被冲走数百人,城内外伤寒大暴发……共死亡三万五千余人。”

    “伤寒肆虐,遍地堆尸,天威帝下令迁都,北狄来袭,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地,半个月就兵临国都城下,要求天威帝禅让。”

    “天威帝与北狄一战,战败求和,交付巨额赔款,并将郑国公之女赵凝嫁到北狄和亲……”

    “半年后,赵凝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

    如果大家没穿越到大郸,看到这些文字只会觉得残酷,但当这些文字里包含着认识的人,尤其是印象颇佳的人,只觉得心痛难当。

    这些文字太可怕也太痛苦,医护也好,已经康复的病人和家属也好,一个个被吓醒。

    睁眼看到窗外熟悉的高楼大厦,咦? !

    我好大好新的方沙城呢?

    五秒后,医院传出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我们回来啦!太棒了!

    医护们特别淡定,该干嘛干嘛,只悄悄长舒一口气,终于终于啊……

    病人和家属激动得乱转,经过一番指点后立刻办出院,终于可以回家了!太好了!

    邵院长先是大喜,站在窗边再三确认,看到医院各门外聚集的媒体、自媒体,消防车,SWAT,警车……一时间,头大如斗。

    金老被魏璋推进院长办公室,乐呵呵的:“邵院长,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邵院长那个愁啊,要开多少会?写多少报告才能过关?

    穿越以后盼着回来,现在……忽然又有点想念在大郸的日子,不用开会,不用写报告,其实也挺好的。

    忽然,邵院长抬头盯着魏璋,特别紧张:“这次没人跟过来吧?”

    魏璋摇头,防范措施做得好,没人跟来。

    字体那么红那么清晰,但是,这破系统怎么一点都不涨?

    难道说,在医院外救治的病人不算数?

    不对啊,替郑院长写报告的时候,院内院外、国都城的治愈病人都算数。

    金老驾着电动轮椅过来,指着电子屏:“一直没对你说,找了志愿者汪工程师来看过,说电子屏没坏,投屏什么也都可以,说可能是……系统坏了。”

    邵院长惊愕地转过头:“还能这样?!那我们还能不能回去了?!”

    “不知道。”金老也很无奈。

    邵院长麻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这样困在大郸了?有这么坑的吗? !

    突然就很想摔点什么听个响!

    魏璋也走过来,瞥了一眼电子大屏,又看向金老:“爸,知道的人多吗?他们什么反应?”

    金老摇头:“为了国都城百姓看病方便,现在城东设了临时医院接诊,门诊平时没人来,第七项任务要治愈一万名病人,大家都忙……”

    “目前,除了我们,就只有赶来检查电子屏的汪工,他说也可能是电子屏里面的小组件坏了……总之他不会说出去。”

    全院大几千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也都是为生活奔忙的社会人,绝大多数都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是家庭的支柱。

    更可怕的是,这次系统还没开无限药房、无限超市和员工宿舍这些任务,药房的药物和器械会有用完的一天,超市里的商品也会被买空……

    这么大的医院回不去,根本不敢想。

    金老的手指来回轻点,这可怎么办?又能怎么办?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双眼从厚厚的镜片后面盯着魏璋。

    魏璋被金老异样的视线盯得心里发毛:“爸,你干嘛?”

    “你上次除夕夜怎么就能猜到我们会回去?”金老的指尖来回搓,“两个孩子本来就在,荣华是无意中闯来的,只有你是主动跟来的。”

    邵院长被金老这么一提醒,也盯着魏璋。

    魏璋嘿嘿:“这个系统明显是来帮忙的,医治能扭转局势的病患,改变大郢的衰败颓势,任务完成以后就能回去。有五成可能,我就敢赌一下。”

    “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邵院长追问:“现在呢?”

    魏璋掰着手指点:“不给无限药房和宿舍这些任务,也就是说这次的时间比大郢短得多……”

    “当然,也是因为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仅伤寒一项就保住了几万生命,更何况爆破组还改了河道,一场水患能带走无数生命。”

    “这绝对不是完成任务,是超量完成。”

    邵院长伸手:“我赞成赌一把。”

    金老没反应过来:“赌什么?”

    邵院长想了想:“所有车辆回医院停车场,医学资料、教具模型也都留给他们,争取早日让医院里的大郸病患康复出院。”

    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魏璋一眼。

    是的,这货让自己多写了好几份报告,安置他的时候也特别伤脑筋,现在是金老的宝贝儿子。

    魏璋一脸无辜。

    邵院长主意一定,在“飞来医馆大群”里发一条又一条消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多、快、好、省,救治大郸病患。”

    于是,第二天,术后闯过重重难关的帝师贺延年,开始接受床上复健。

    在经历了颅脑、四肢骨折和颜面部矫正手术的赵潜,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终于处于稳定康复期,口腔科医生给他做牙模,准备装脱卸式假牙。

    位于城东的临时医院,继续接收每天赶来看病的国都城病患和家属。

    飞来医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麻醉科复苏室里,生命体征平稳多日的手术病人,逐步转移到急诊留观或抢救大厅;急诊处于康复期的病患,也逐步出院。

    之前被紧急从滑州送到医院的病患,需要剖腹产的孕妇们也都康复出院了。

    转眼就到了四月二十八这天,急诊抢救大厅就只剩贺延年和杨功。

    贺延年开始下床行走。

    而杨功也被医护们从鬼门关强行拽回来,血气血氧都恢复正常,整个人虽然瘦了一圈,但精神非常好,吃嘛嘛香,恨不得一天吃八顿。

    邵院长和金老在抢救大厅转了一圈,两人嘀咕,不知道郑院使和太医们现在滑州怎么样了?

    滑州的伤寒病人们有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治疗?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传出视频请求声,接通后看到王强的脸:

    “邵院长,医院西门有一群人求见。”

    王强的手机换了一个角度,身后真有一群人,为首的正是风尘仆仆的郑院使。

    邵院长有些纳闷,这些太医们不回国都城太医院,直奔这里是几个意思?

    金老凑过来问:“所为何事?”

    郑院使立刻像看到了大救星,赶紧解释,李知州派了滑州的舞团跟到这里,要向驰援滑州的所有人献舞。

    邵院长想了想:“行,我来通知他们。”

    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照做。

    两刻钟后,去滑州的医护、志愿者、大厨等所有人,都站在医院西门的大斜坡上,随着乐工们一阵又一阵鼓点,二十四位撑伞的男女舞伎踩着云步走向斜坡附近。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开启录像模式。

    阳光下,伴着鼓点,水绿色衣裙的舞伎们撑伞起舞,伞面绘有绿叶粉荷,或随风摇曳,或顾盼生姿,水绿裙和伞面袍映着泛黄的沙地,像早春新芽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独唱到合唱,单鼓到群鼓,舞伎们在节奏变幻时组成各种形状,高高抛起手中伞,凌空跃起后旋转,再稳稳接住抛出的伞。

    而伞似乎有生命和默契,随意地从舞伎们的左手腕,经肩膀滚到右手;或从手掌经过前倾舒展的后背,停在脚尖。

    一曲舞毕,舞伎们列队向斜坡上的大家整齐行礼。

    大家热烈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郑院使这才郑重解释:“这是大郸滑州地区独有的伞舞,平日只有大型祭礼偶尔出来表演,倘若有为民出力的贤士,为表示感谢就会跳伞舞。”

    “代表滑州百姓对你们的真挚谢意。”

    啊这……大家面面相觑,被这么认真地感谢,怎么就有点不好意思呢?

    嗯,一定要注意形象,即使心里再高兴,也不能笑得太夸张。

    大家想了想,点头表示感谢,心里乐开了花。

    保科长不愧是六边形战士,火速冲回食堂库房,提着两篮大樱桃又冲回来,塞到魏璋手里。

    魏璋提着樱桃交给领舞:“这是飞来医馆的樱桃,作为谢礼。”

    领舞望着大又圆的深红樱桃当场楞住,急忙摆手,礼物太贵重了,不能收。

    魏璋直截了当:“恭敬不如从命,如果你们吃樱桃算逾制,那就在这里吃完再走,反正也不多。来来来,那边洗手,洗完手过来吃。”

    这下轮到郑院使和太医们面面相觑。

    金老问郑院使:“为何舞伎们不敢吃?”

    郑院使语出惊人:“在大郸,这样大小、颜色如此深红的樱桃,只有春闺试中脱颖而出的状元们,参加宫中樱桃宴才能品尝。”

    “我等吃也算儹越。”

    保科长听了魏璋的翻译,又火速拿来一篮大樱桃:“来,一起吃,都有,吃完再走。”

    魏璋笑着招呼:“郑院使,楞着干嘛?洗手去啊,一起吃。”

    大郸人你看我,我看他,他看她……来回看了好几圈,最后不知道谁先伸手,反正两刻钟后,只剩了樱桃梗,樱桃核都没剩。

    魏璋眨了眨眼睛:“你们不会吃太快,把核都咽下去了吧?”

    郑院使不好意思地摊开双手,手心里有六个樱桃核:“想带回去种。”

    魏璋找来小瓶小罐给他们装:“想带就带,飞来医馆就是这么大方。”

    郑院使、太医和舞伎们道谢后,带着樱桃核离开。

    直到他们再也看不见,金老才慢悠悠地解释:“这个伞舞演变到最后,就是清末官场泛滥的万民伞。”

    “四舍五入,你们也是被赠送过万民伞的人了。”

    “哇喔……幸亏拍下来了!”

    没人能在危险面前不害怕,就像赶去滑州支援的大家,明明害怕却选择面对;也没人能拒绝真诚的感谢,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

    于是,回医院的大家,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嘴角怎么都压不住,太高兴了有没有?

    四月三十

    装好脱卸式假牙的赵潜,终于带药出院,遭受重创的身体还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但至少性命和脸庞都保住了。

    五月初三,太医孟鸿才带着学生们回到方沙城的学舍区,就着飞来医馆新给的教材和模型,继续上课。

    六月初二,赶去滑州的国都城稳婆们,再次见到了国都城的万胜门。因为谭主任的大力推荐,凡是考核优良的稳婆都可以进入太医院成为女医。

    景佑帝给太医院招了五十六名女医,给官袍俸禄,还教识字写画,这项决定在文德殿掀起千层浪。

    哪怕群臣在文德殿吵翻了天,也架不住景佑帝当场发怒,老臣也好,年轻的大臣也好,这时才意识到,景佑帝虽然年轻但已经让群臣信服。

    六月初七

    焕然一新的帝师贺延年,经过度日如年的辛苦复健,现在终于抬头挺胸不用任何倚仗,全靠自己走出抢救大厅的自动门,经走廊到急诊大厅,望着外面炽热的阳光。

    景佑帝早就安排内侍官来接老师回长信宫。

    与内侍官一起来的,还有大长公主。

    六月十六,急诊抢救大厅和留观室已经空了,大郸没有病人住在医院里。

    傍晚时分,景佑帝派人送来了超大量的宫宴菜品和特别长的礼单。

    保科长又带人运了好多趟才算搬完。

    医院食堂再次摆开了豪华宫宴自助,每位走进食堂的人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有吃有喝谁会不开心?

    吃饱喝足回值班室躺平,医护们像平常一样进入梦乡,没多久就开始做梦,眼前的一切忽明忽暗,等完全亮起来以后发现是一行又一行文字:

    “十三皇子赵鸿被龙卫带回国都城,途中遇沙尘暴,陷于方沙城,无一生还。”

    “大郸群龙无首,秦王晋王势如水火,晋王勾结北狄,毒杀秦王……”

    “秦王母妃怀恨在心,在晋王母妃寿宴时行刺,血溅春禧殿,太医院郑院使未能成功救治,晋王下令郑院使全家陪葬。”

    “群臣求情,郑国公魏国公与大长公主出面相劝未果,三日后郑家全灭,大长公主府遇袭失火,大长公主、女使妙音葬身火海。”

    “大长公主庇佑地坑院孩童被射杀,白眉白发的月儿中箭身亡。郑国公魏国公悲痛欲绝。”

    “国都城与方沙城始终无雨,晋王登基改年号天威,后下令在方沙城举行燎祭求雨,燎祭耗费大量珍奇异宝,焚烧时熊熊黑烟笼罩整个方沙城,数日不散。”

    “求雨失败,天威帝下令迁都,郑国公魏国公极力阻止,群臣在文德殿内争执不下,郑国公突发心疾不治身亡。”

    “天威帝嗜杀冷血,凡有违逆者皆可杀,战功赫赫的将军连杀三员。”

    “北狄使团出使国都城,途中病死五人,到达国都城后生病数量众多,五日后,国都城各街市都有伤寒病患,每日死去数百人。”

    “十日后,滑州传来急报,城内伤寒肆虐,连日阴雨,死亡两千多人……”

    “天威帝驱逐城中伤寒病患,未派太医与药材赶往滑州。”

    “同年四月,卫水流域连日暴雨,水位暴涨冲垮河堤,滑州城被淹,百姓被冲走数百人,城内外伤寒大暴发……共死亡三万五千余人。”

    “伤寒肆虐,遍地堆尸,天威帝下令迁都,北狄来袭,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地,半个月就兵临国都城下,要求天威帝禅让。”

    “天威帝与北狄一战,战败求和,交付巨额赔款,并将郑国公之女赵凝嫁到北狄和亲……”

    “半年后,赵凝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

    如果大家没穿越到大郸,看到这些文字只会觉得残酷,但当这些文字里包含着认识的人,尤其是印象颇佳的人,只觉得心痛难当。

    这些文字太可怕也太痛苦,医护也好,已经康复的病人和家属也好,一个个被吓醒。

    睁眼看到窗外熟悉的高楼大厦,咦? !

    我好大好新的方沙城呢?

    五秒后,医院传出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我们回来啦!太棒了!

    医护们特别淡定,该干嘛干嘛,只悄悄长舒一口气,终于终于啊……

    病人和家属激动得乱转,经过一番指点后立刻办出院,终于可以回家了!太好了!

    邵院长先是大喜,站在窗边再三确认,看到医院各门外聚集的媒体、自媒体,消防车,SWAT,警车……一时间,头大如斗。

    金老被魏璋推进院长办公室,乐呵呵的:“邵院长,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邵院长那个愁啊,要开多少会?写多少报告才能过关?

    穿越以后盼着回来,现在……忽然又有点想念在大郸的日子,不用开会,不用写报告,其实也挺好的。

    忽然,邵院长抬头盯着魏璋,特别紧张:“这次没人跟过来吧?”

    魏璋摇头,防范措施做得好,没人跟来。

    字体那么红那么清晰,但是,这破系统怎么一点都不涨?

    难道说,在医院外救治的病人不算数?

    不对啊,替郑院长写报告的时候,院内院外、国都城的治愈病人都算数。

    金老驾着电动轮椅过来,指着电子屏:“一直没对你说,找了志愿者汪工程师来看过,说电子屏没坏,投屏什么也都可以,说可能是……系统坏了。”

    邵院长惊愕地转过头:“还能这样?!那我们还能不能回去了?!”

    “不知道。”金老也很无奈。

    邵院长麻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这样困在大郸了?有这么坑的吗? !

    突然就很想摔点什么听个响!

    魏璋也走过来,瞥了一眼电子大屏,又看向金老:“爸,知道的人多吗?他们什么反应?”

    金老摇头:“为了国都城百姓看病方便,现在城东设了临时医院接诊,门诊平时没人来,第七项任务要治愈一万名病人,大家都忙……”

    “目前,除了我们,就只有赶来检查电子屏的汪工,他说也可能是电子屏里面的小组件坏了……总之他不会说出去。”

    全院大几千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也都是为生活奔忙的社会人,绝大多数都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是家庭的支柱。

    更可怕的是,这次系统还没开无限药房、无限超市和员工宿舍这些任务,药房的药物和器械会有用完的一天,超市里的商品也会被买空……

    这么大的医院回不去,根本不敢想。

    金老的手指来回轻点,这可怎么办?又能怎么办?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双眼从厚厚的镜片后面盯着魏璋。

    魏璋被金老异样的视线盯得心里发毛:“爸,你干嘛?”

    “你上次除夕夜怎么就能猜到我们会回去?”金老的指尖来回搓,“两个孩子本来就在,荣华是无意中闯来的,只有你是主动跟来的。”

    邵院长被金老这么一提醒,也盯着魏璋。

    魏璋嘿嘿:“这个系统明显是来帮忙的,医治能扭转局势的病患,改变大郢的衰败颓势,任务完成以后就能回去。有五成可能,我就敢赌一下。”

    “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邵院长追问:“现在呢?”

    魏璋掰着手指点:“不给无限药房和宿舍这些任务,也就是说这次的时间比大郢短得多……”

    “当然,也是因为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仅伤寒一项就保住了几万生命,更何况爆破组还改了河道,一场水患能带走无数生命。”

    “这绝对不是完成任务,是超量完成。”

    邵院长伸手:“我赞成赌一把。”

    金老没反应过来:“赌什么?”

    邵院长想了想:“所有车辆回医院停车场,医学资料、教具模型也都留给他们,争取早日让医院里的大郸病患康复出院。”

    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魏璋一眼。

    是的,这货让自己多写了好几份报告,安置他的时候也特别伤脑筋,现在是金老的宝贝儿子。

    魏璋一脸无辜。

    邵院长主意一定,在“飞来医馆大群”里发一条又一条消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多、快、好、省,救治大郸病患。”

    于是,第二天,术后闯过重重难关的帝师贺延年,开始接受床上复健。

    在经历了颅脑、四肢骨折和颜面部矫正手术的赵潜,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终于处于稳定康复期,口腔科医生给他做牙模,准备装脱卸式假牙。

    位于城东的临时医院,继续接收每天赶来看病的国都城病患和家属。

    飞来医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麻醉科复苏室里,生命体征平稳多日的手术病人,逐步转移到急诊留观或抢救大厅;急诊处于康复期的病患,也逐步出院。

    之前被紧急从滑州送到医院的病患,需要剖腹产的孕妇们也都康复出院了。

    转眼就到了四月二十八这天,急诊抢救大厅就只剩贺延年和杨功。

    贺延年开始下床行走。

    而杨功也被医护们从鬼门关强行拽回来,血气血氧都恢复正常,整个人虽然瘦了一圈,但精神非常好,吃嘛嘛香,恨不得一天吃八顿。

    邵院长和金老在抢救大厅转了一圈,两人嘀咕,不知道郑院使和太医们现在滑州怎么样了?

    滑州的伤寒病人们有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治疗?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传出视频请求声,接通后看到王强的脸:

    “邵院长,医院西门有一群人求见。”

    王强的手机换了一个角度,身后真有一群人,为首的正是风尘仆仆的郑院使。

    邵院长有些纳闷,这些太医们不回国都城太医院,直奔这里是几个意思?

    金老凑过来问:“所为何事?”

    郑院使立刻像看到了大救星,赶紧解释,李知州派了滑州的舞团跟到这里,要向驰援滑州的所有人献舞。

    邵院长想了想:“行,我来通知他们。”

    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照做。

    两刻钟后,去滑州的医护、志愿者、大厨等所有人,都站在医院西门的大斜坡上,随着乐工们一阵又一阵鼓点,二十四位撑伞的男女舞伎踩着云步走向斜坡附近。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开启录像模式。

    阳光下,伴着鼓点,水绿色衣裙的舞伎们撑伞起舞,伞面绘有绿叶粉荷,或随风摇曳,或顾盼生姿,水绿裙和伞面袍映着泛黄的沙地,像早春新芽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独唱到合唱,单鼓到群鼓,舞伎们在节奏变幻时组成各种形状,高高抛起手中伞,凌空跃起后旋转,再稳稳接住抛出的伞。

    而伞似乎有生命和默契,随意地从舞伎们的左手腕,经肩膀滚到右手;或从手掌经过前倾舒展的后背,停在脚尖。

    一曲舞毕,舞伎们列队向斜坡上的大家整齐行礼。

    大家热烈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郑院使这才郑重解释:“这是大郸滑州地区独有的伞舞,平日只有大型祭礼偶尔出来表演,倘若有为民出力的贤士,为表示感谢就会跳伞舞。”

    “代表滑州百姓对你们的真挚谢意。”

    啊这……大家面面相觑,被这么认真地感谢,怎么就有点不好意思呢?

    嗯,一定要注意形象,即使心里再高兴,也不能笑得太夸张。

    大家想了想,点头表示感谢,心里乐开了花。

    保科长不愧是六边形战士,火速冲回食堂库房,提着两篮大樱桃又冲回来,塞到魏璋手里。

    魏璋提着樱桃交给领舞:“这是飞来医馆的樱桃,作为谢礼。”

    领舞望着大又圆的深红樱桃当场楞住,急忙摆手,礼物太贵重了,不能收。

    魏璋直截了当:“恭敬不如从命,如果你们吃樱桃算逾制,那就在这里吃完再走,反正也不多。来来来,那边洗手,洗完手过来吃。”

    这下轮到郑院使和太医们面面相觑。

    金老问郑院使:“为何舞伎们不敢吃?”

    郑院使语出惊人:“在大郸,这样大小、颜色如此深红的樱桃,只有春闺试中脱颖而出的状元们,参加宫中樱桃宴才能品尝。”

    “我等吃也算儹越。”

    保科长听了魏璋的翻译,又火速拿来一篮大樱桃:“来,一起吃,都有,吃完再走。”

    魏璋笑着招呼:“郑院使,楞着干嘛?洗手去啊,一起吃。”

    大郸人你看我,我看他,他看她……来回看了好几圈,最后不知道谁先伸手,反正两刻钟后,只剩了樱桃梗,樱桃核都没剩。

    魏璋眨了眨眼睛:“你们不会吃太快,把核都咽下去了吧?”

    郑院使不好意思地摊开双手,手心里有六个樱桃核:“想带回去种。”

    魏璋找来小瓶小罐给他们装:“想带就带,飞来医馆就是这么大方。”

    郑院使、太医和舞伎们道谢后,带着樱桃核离开。

    直到他们再也看不见,金老才慢悠悠地解释:“这个伞舞演变到最后,就是清末官场泛滥的万民伞。”

    “四舍五入,你们也是被赠送过万民伞的人了。”

    “哇喔……幸亏拍下来了!”

    没人能在危险面前不害怕,就像赶去滑州支援的大家,明明害怕却选择面对;也没人能拒绝真诚的感谢,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

    于是,回医院的大家,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嘴角怎么都压不住,太高兴了有没有?

    四月三十

    装好脱卸式假牙的赵潜,终于带药出院,遭受重创的身体还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但至少性命和脸庞都保住了。

    五月初三,太医孟鸿才带着学生们回到方沙城的学舍区,就着飞来医馆新给的教材和模型,继续上课。

    六月初二,赶去滑州的国都城稳婆们,再次见到了国都城的万胜门。因为谭主任的大力推荐,凡是考核优良的稳婆都可以进入太医院成为女医。

    景佑帝给太医院招了五十六名女医,给官袍俸禄,还教识字写画,这项决定在文德殿掀起千层浪。

    哪怕群臣在文德殿吵翻了天,也架不住景佑帝当场发怒,老臣也好,年轻的大臣也好,这时才意识到,景佑帝虽然年轻但已经让群臣信服。

    六月初七

    焕然一新的帝师贺延年,经过度日如年的辛苦复健,现在终于抬头挺胸不用任何倚仗,全靠自己走出抢救大厅的自动门,经走廊到急诊大厅,望着外面炽热的阳光。

    景佑帝早就安排内侍官来接老师回长信宫。

    与内侍官一起来的,还有大长公主。

    六月十六,急诊抢救大厅和留观室已经空了,大郸没有病人住在医院里。

    傍晚时分,景佑帝派人送来了超大量的宫宴菜品和特别长的礼单。

    保科长又带人运了好多趟才算搬完。

    医院食堂再次摆开了豪华宫宴自助,每位走进食堂的人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有吃有喝谁会不开心?

    吃饱喝足回值班室躺平,医护们像平常一样进入梦乡,没多久就开始做梦,眼前的一切忽明忽暗,等完全亮起来以后发现是一行又一行文字:

    “十三皇子赵鸿被龙卫带回国都城,途中遇沙尘暴,陷于方沙城,无一生还。”

    “大郸群龙无首,秦王晋王势如水火,晋王勾结北狄,毒杀秦王……”

    “秦王母妃怀恨在心,在晋王母妃寿宴时行刺,血溅春禧殿,太医院郑院使未能成功救治,晋王下令郑院使全家陪葬。”

    “群臣求情,郑国公魏国公与大长公主出面相劝未果,三日后郑家全灭,大长公主府遇袭失火,大长公主、女使妙音葬身火海。”

    “大长公主庇佑地坑院孩童被射杀,白眉白发的月儿中箭身亡。郑国公魏国公悲痛欲绝。”

    “国都城与方沙城始终无雨,晋王登基改年号天威,后下令在方沙城举行燎祭求雨,燎祭耗费大量珍奇异宝,焚烧时熊熊黑烟笼罩整个方沙城,数日不散。”

    “求雨失败,天威帝下令迁都,郑国公魏国公极力阻止,群臣在文德殿内争执不下,郑国公突发心疾不治身亡。”

    “天威帝嗜杀冷血,凡有违逆者皆可杀,战功赫赫的将军连杀三员。”

    “北狄使团出使国都城,途中病死五人,到达国都城后生病数量众多,五日后,国都城各街市都有伤寒病患,每日死去数百人。”

    “十日后,滑州传来急报,城内伤寒肆虐,连日阴雨,死亡两千多人……”

    “天威帝驱逐城中伤寒病患,未派太医与药材赶往滑州。”

    “同年四月,卫水流域连日暴雨,水位暴涨冲垮河堤,滑州城被淹,百姓被冲走数百人,城内外伤寒大暴发……共死亡三万五千余人。”

    “伤寒肆虐,遍地堆尸,天威帝下令迁都,北狄来袭,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地,半个月就兵临国都城下,要求天威帝禅让。”

    “天威帝与北狄一战,战败求和,交付巨额赔款,并将郑国公之女赵凝嫁到北狄和亲……”

    “半年后,赵凝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

    如果大家没穿越到大郸,看到这些文字只会觉得残酷,但当这些文字里包含着认识的人,尤其是印象颇佳的人,只觉得心痛难当。

    这些文字太可怕也太痛苦,医护也好,已经康复的病人和家属也好,一个个被吓醒。

    睁眼看到窗外熟悉的高楼大厦,咦? !

    我好大好新的方沙城呢?

    五秒后,医院传出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我们回来啦!太棒了!

    医护们特别淡定,该干嘛干嘛,只悄悄长舒一口气,终于终于啊……

    病人和家属激动得乱转,经过一番指点后立刻办出院,终于可以回家了!太好了!

    邵院长先是大喜,站在窗边再三确认,看到医院各门外聚集的媒体、自媒体,消防车,SWAT,警车……一时间,头大如斗。

    金老被魏璋推进院长办公室,乐呵呵的:“邵院长,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邵院长那个愁啊,要开多少会?写多少报告才能过关?

    穿越以后盼着回来,现在……忽然又有点想念在大郸的日子,不用开会,不用写报告,其实也挺好的。

    忽然,邵院长抬头盯着魏璋,特别紧张:“这次没人跟过来吧?”

    魏璋摇头,防范措施做得好,没人跟来。

    字体那么红那么清晰,但是,这破系统怎么一点都不涨?

    难道说,在医院外救治的病人不算数?

    不对啊,替郑院长写报告的时候,院内院外、国都城的治愈病人都算数。

    金老驾着电动轮椅过来,指着电子屏:“一直没对你说,找了志愿者汪工程师来看过,说电子屏没坏,投屏什么也都可以,说可能是……系统坏了。”

    邵院长惊愕地转过头:“还能这样?!那我们还能不能回去了?!”

    “不知道。”金老也很无奈。

    邵院长麻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这样困在大郸了?有这么坑的吗? !

    突然就很想摔点什么听个响!

    魏璋也走过来,瞥了一眼电子大屏,又看向金老:“爸,知道的人多吗?他们什么反应?”

    金老摇头:“为了国都城百姓看病方便,现在城东设了临时医院接诊,门诊平时没人来,第七项任务要治愈一万名病人,大家都忙……”

    “目前,除了我们,就只有赶来检查电子屏的汪工,他说也可能是电子屏里面的小组件坏了……总之他不会说出去。”

    全院大几千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也都是为生活奔忙的社会人,绝大多数都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是家庭的支柱。

    更可怕的是,这次系统还没开无限药房、无限超市和员工宿舍这些任务,药房的药物和器械会有用完的一天,超市里的商品也会被买空……

    这么大的医院回不去,根本不敢想。

    金老的手指来回轻点,这可怎么办?又能怎么办?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双眼从厚厚的镜片后面盯着魏璋。

    魏璋被金老异样的视线盯得心里发毛:“爸,你干嘛?”

    “你上次除夕夜怎么就能猜到我们会回去?”金老的指尖来回搓,“两个孩子本来就在,荣华是无意中闯来的,只有你是主动跟来的。”

    邵院长被金老这么一提醒,也盯着魏璋。

    魏璋嘿嘿:“这个系统明显是来帮忙的,医治能扭转局势的病患,改变大郢的衰败颓势,任务完成以后就能回去。有五成可能,我就敢赌一下。”

    “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邵院长追问:“现在呢?”

    魏璋掰着手指点:“不给无限药房和宿舍这些任务,也就是说这次的时间比大郢短得多……”

    “当然,也是因为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仅伤寒一项就保住了几万生命,更何况爆破组还改了河道,一场水患能带走无数生命。”

    “这绝对不是完成任务,是超量完成。”

    邵院长伸手:“我赞成赌一把。”

    金老没反应过来:“赌什么?”

    邵院长想了想:“所有车辆回医院停车场,医学资料、教具模型也都留给他们,争取早日让医院里的大郸病患康复出院。”

    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魏璋一眼。

    是的,这货让自己多写了好几份报告,安置他的时候也特别伤脑筋,现在是金老的宝贝儿子。

    魏璋一脸无辜。

    邵院长主意一定,在“飞来医馆大群”里发一条又一条消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多、快、好、省,救治大郸病患。”

    于是,第二天,术后闯过重重难关的帝师贺延年,开始接受床上复健。

    在经历了颅脑、四肢骨折和颜面部矫正手术的赵潜,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终于处于稳定康复期,口腔科医生给他做牙模,准备装脱卸式假牙。

    位于城东的临时医院,继续接收每天赶来看病的国都城病患和家属。

    飞来医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麻醉科复苏室里,生命体征平稳多日的手术病人,逐步转移到急诊留观或抢救大厅;急诊处于康复期的病患,也逐步出院。

    之前被紧急从滑州送到医院的病患,需要剖腹产的孕妇们也都康复出院了。

    转眼就到了四月二十八这天,急诊抢救大厅就只剩贺延年和杨功。

    贺延年开始下床行走。

    而杨功也被医护们从鬼门关强行拽回来,血气血氧都恢复正常,整个人虽然瘦了一圈,但精神非常好,吃嘛嘛香,恨不得一天吃八顿。

    邵院长和金老在抢救大厅转了一圈,两人嘀咕,不知道郑院使和太医们现在滑州怎么样了?

    滑州的伤寒病人们有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治疗?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传出视频请求声,接通后看到王强的脸:

    “邵院长,医院西门有一群人求见。”

    王强的手机换了一个角度,身后真有一群人,为首的正是风尘仆仆的郑院使。

    邵院长有些纳闷,这些太医们不回国都城太医院,直奔这里是几个意思?

    金老凑过来问:“所为何事?”

    郑院使立刻像看到了大救星,赶紧解释,李知州派了滑州的舞团跟到这里,要向驰援滑州的所有人献舞。

    邵院长想了想:“行,我来通知他们。”

    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照做。

    两刻钟后,去滑州的医护、志愿者、大厨等所有人,都站在医院西门的大斜坡上,随着乐工们一阵又一阵鼓点,二十四位撑伞的男女舞伎踩着云步走向斜坡附近。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开启录像模式。

    阳光下,伴着鼓点,水绿色衣裙的舞伎们撑伞起舞,伞面绘有绿叶粉荷,或随风摇曳,或顾盼生姿,水绿裙和伞面袍映着泛黄的沙地,像早春新芽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独唱到合唱,单鼓到群鼓,舞伎们在节奏变幻时组成各种形状,高高抛起手中伞,凌空跃起后旋转,再稳稳接住抛出的伞。

    而伞似乎有生命和默契,随意地从舞伎们的左手腕,经肩膀滚到右手;或从手掌经过前倾舒展的后背,停在脚尖。

    一曲舞毕,舞伎们列队向斜坡上的大家整齐行礼。

    大家热烈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郑院使这才郑重解释:“这是大郸滑州地区独有的伞舞,平日只有大型祭礼偶尔出来表演,倘若有为民出力的贤士,为表示感谢就会跳伞舞。”

    “代表滑州百姓对你们的真挚谢意。”

    啊这……大家面面相觑,被这么认真地感谢,怎么就有点不好意思呢?

    嗯,一定要注意形象,即使心里再高兴,也不能笑得太夸张。

    大家想了想,点头表示感谢,心里乐开了花。

    保科长不愧是六边形战士,火速冲回食堂库房,提着两篮大樱桃又冲回来,塞到魏璋手里。

    魏璋提着樱桃交给领舞:“这是飞来医馆的樱桃,作为谢礼。”

    领舞望着大又圆的深红樱桃当场楞住,急忙摆手,礼物太贵重了,不能收。

    魏璋直截了当:“恭敬不如从命,如果你们吃樱桃算逾制,那就在这里吃完再走,反正也不多。来来来,那边洗手,洗完手过来吃。”

    这下轮到郑院使和太医们面面相觑。

    金老问郑院使:“为何舞伎们不敢吃?”

    郑院使语出惊人:“在大郸,这样大小、颜色如此深红的樱桃,只有春闺试中脱颖而出的状元们,参加宫中樱桃宴才能品尝。”

    “我等吃也算儹越。”

    保科长听了魏璋的翻译,又火速拿来一篮大樱桃:“来,一起吃,都有,吃完再走。”

    魏璋笑着招呼:“郑院使,楞着干嘛?洗手去啊,一起吃。”

    大郸人你看我,我看他,他看她……来回看了好几圈,最后不知道谁先伸手,反正两刻钟后,只剩了樱桃梗,樱桃核都没剩。

    魏璋眨了眨眼睛:“你们不会吃太快,把核都咽下去了吧?”

    郑院使不好意思地摊开双手,手心里有六个樱桃核:“想带回去种。”

    魏璋找来小瓶小罐给他们装:“想带就带,飞来医馆就是这么大方。”

    郑院使、太医和舞伎们道谢后,带着樱桃核离开。

    直到他们再也看不见,金老才慢悠悠地解释:“这个伞舞演变到最后,就是清末官场泛滥的万民伞。”

    “四舍五入,你们也是被赠送过万民伞的人了。”

    “哇喔……幸亏拍下来了!”

    没人能在危险面前不害怕,就像赶去滑州支援的大家,明明害怕却选择面对;也没人能拒绝真诚的感谢,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

    于是,回医院的大家,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嘴角怎么都压不住,太高兴了有没有?

    四月三十

    装好脱卸式假牙的赵潜,终于带药出院,遭受重创的身体还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但至少性命和脸庞都保住了。

    五月初三,太医孟鸿才带着学生们回到方沙城的学舍区,就着飞来医馆新给的教材和模型,继续上课。

    六月初二,赶去滑州的国都城稳婆们,再次见到了国都城的万胜门。因为谭主任的大力推荐,凡是考核优良的稳婆都可以进入太医院成为女医。

    景佑帝给太医院招了五十六名女医,给官袍俸禄,还教识字写画,这项决定在文德殿掀起千层浪。

    哪怕群臣在文德殿吵翻了天,也架不住景佑帝当场发怒,老臣也好,年轻的大臣也好,这时才意识到,景佑帝虽然年轻但已经让群臣信服。

    六月初七

    焕然一新的帝师贺延年,经过度日如年的辛苦复健,现在终于抬头挺胸不用任何倚仗,全靠自己走出抢救大厅的自动门,经走廊到急诊大厅,望着外面炽热的阳光。

    景佑帝早就安排内侍官来接老师回长信宫。

    与内侍官一起来的,还有大长公主。

    六月十六,急诊抢救大厅和留观室已经空了,大郸没有病人住在医院里。

    傍晚时分,景佑帝派人送来了超大量的宫宴菜品和特别长的礼单。

    保科长又带人运了好多趟才算搬完。

    医院食堂再次摆开了豪华宫宴自助,每位走进食堂的人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有吃有喝谁会不开心?

    吃饱喝足回值班室躺平,医护们像平常一样进入梦乡,没多久就开始做梦,眼前的一切忽明忽暗,等完全亮起来以后发现是一行又一行文字:

    “十三皇子赵鸿被龙卫带回国都城,途中遇沙尘暴,陷于方沙城,无一生还。”

    “大郸群龙无首,秦王晋王势如水火,晋王勾结北狄,毒杀秦王……”

    “秦王母妃怀恨在心,在晋王母妃寿宴时行刺,血溅春禧殿,太医院郑院使未能成功救治,晋王下令郑院使全家陪葬。”

    “群臣求情,郑国公魏国公与大长公主出面相劝未果,三日后郑家全灭,大长公主府遇袭失火,大长公主、女使妙音葬身火海。”

    “大长公主庇佑地坑院孩童被射杀,白眉白发的月儿中箭身亡。郑国公魏国公悲痛欲绝。”

    “国都城与方沙城始终无雨,晋王登基改年号天威,后下令在方沙城举行燎祭求雨,燎祭耗费大量珍奇异宝,焚烧时熊熊黑烟笼罩整个方沙城,数日不散。”

    “求雨失败,天威帝下令迁都,郑国公魏国公极力阻止,群臣在文德殿内争执不下,郑国公突发心疾不治身亡。”

    “天威帝嗜杀冷血,凡有违逆者皆可杀,战功赫赫的将军连杀三员。”

    “北狄使团出使国都城,途中病死五人,到达国都城后生病数量众多,五日后,国都城各街市都有伤寒病患,每日死去数百人。”

    “十日后,滑州传来急报,城内伤寒肆虐,连日阴雨,死亡两千多人……”

    “天威帝驱逐城中伤寒病患,未派太医与药材赶往滑州。”

    “同年四月,卫水流域连日暴雨,水位暴涨冲垮河堤,滑州城被淹,百姓被冲走数百人,城内外伤寒大暴发……共死亡三万五千余人。”

    “伤寒肆虐,遍地堆尸,天威帝下令迁都,北狄来袭,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地,半个月就兵临国都城下,要求天威帝禅让。”

    “天威帝与北狄一战,战败求和,交付巨额赔款,并将郑国公之女赵凝嫁到北狄和亲……”

    “半年后,赵凝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

    如果大家没穿越到大郸,看到这些文字只会觉得残酷,但当这些文字里包含着认识的人,尤其是印象颇佳的人,只觉得心痛难当。

    这些文字太可怕也太痛苦,医护也好,已经康复的病人和家属也好,一个个被吓醒。

    睁眼看到窗外熟悉的高楼大厦,咦? !

    我好大好新的方沙城呢?

    五秒后,医院传出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我们回来啦!太棒了!

    医护们特别淡定,该干嘛干嘛,只悄悄长舒一口气,终于终于啊……

    病人和家属激动得乱转,经过一番指点后立刻办出院,终于可以回家了!太好了!

    邵院长先是大喜,站在窗边再三确认,看到医院各门外聚集的媒体、自媒体,消防车,SWAT,警车……一时间,头大如斗。

    金老被魏璋推进院长办公室,乐呵呵的:“邵院长,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邵院长那个愁啊,要开多少会?写多少报告才能过关?

    穿越以后盼着回来,现在……忽然又有点想念在大郸的日子,不用开会,不用写报告,其实也挺好的。

    忽然,邵院长抬头盯着魏璋,特别紧张:“这次没人跟过来吧?”

    魏璋摇头,防范措施做得好,没人跟来。

    字体那么红那么清晰,但是,这破系统怎么一点都不涨?

    难道说,在医院外救治的病人不算数?

    不对啊,替郑院长写报告的时候,院内院外、国都城的治愈病人都算数。

    金老驾着电动轮椅过来,指着电子屏:“一直没对你说,找了志愿者汪工程师来看过,说电子屏没坏,投屏什么也都可以,说可能是……系统坏了。”

    邵院长惊愕地转过头:“还能这样?!那我们还能不能回去了?!”

    “不知道。”金老也很无奈。

    邵院长麻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这样困在大郸了?有这么坑的吗? !

    突然就很想摔点什么听个响!

    魏璋也走过来,瞥了一眼电子大屏,又看向金老:“爸,知道的人多吗?他们什么反应?”

    金老摇头:“为了国都城百姓看病方便,现在城东设了临时医院接诊,门诊平时没人来,第七项任务要治愈一万名病人,大家都忙……”

    “目前,除了我们,就只有赶来检查电子屏的汪工,他说也可能是电子屏里面的小组件坏了……总之他不会说出去。”

    全院大几千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也都是为生活奔忙的社会人,绝大多数都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是家庭的支柱。

    更可怕的是,这次系统还没开无限药房、无限超市和员工宿舍这些任务,药房的药物和器械会有用完的一天,超市里的商品也会被买空……

    这么大的医院回不去,根本不敢想。

    金老的手指来回轻点,这可怎么办?又能怎么办?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双眼从厚厚的镜片后面盯着魏璋。

    魏璋被金老异样的视线盯得心里发毛:“爸,你干嘛?”

    “你上次除夕夜怎么就能猜到我们会回去?”金老的指尖来回搓,“两个孩子本来就在,荣华是无意中闯来的,只有你是主动跟来的。”

    邵院长被金老这么一提醒,也盯着魏璋。

    魏璋嘿嘿:“这个系统明显是来帮忙的,医治能扭转局势的病患,改变大郢的衰败颓势,任务完成以后就能回去。有五成可能,我就敢赌一下。”

    “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邵院长追问:“现在呢?”

    魏璋掰着手指点:“不给无限药房和宿舍这些任务,也就是说这次的时间比大郢短得多……”

    “当然,也是因为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仅伤寒一项就保住了几万生命,更何况爆破组还改了河道,一场水患能带走无数生命。”

    “这绝对不是完成任务,是超量完成。”

    邵院长伸手:“我赞成赌一把。”

    金老没反应过来:“赌什么?”

    邵院长想了想:“所有车辆回医院停车场,医学资料、教具模型也都留给他们,争取早日让医院里的大郸病患康复出院。”

    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魏璋一眼。

    是的,这货让自己多写了好几份报告,安置他的时候也特别伤脑筋,现在是金老的宝贝儿子。

    魏璋一脸无辜。

    邵院长主意一定,在“飞来医馆大群”里发一条又一条消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多、快、好、省,救治大郸病患。”

    于是,第二天,术后闯过重重难关的帝师贺延年,开始接受床上复健。

    在经历了颅脑、四肢骨折和颜面部矫正手术的赵潜,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终于处于稳定康复期,口腔科医生给他做牙模,准备装脱卸式假牙。

    位于城东的临时医院,继续接收每天赶来看病的国都城病患和家属。

    飞来医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麻醉科复苏室里,生命体征平稳多日的手术病人,逐步转移到急诊留观或抢救大厅;急诊处于康复期的病患,也逐步出院。

    之前被紧急从滑州送到医院的病患,需要剖腹产的孕妇们也都康复出院了。

    转眼就到了四月二十八这天,急诊抢救大厅就只剩贺延年和杨功。

    贺延年开始下床行走。

    而杨功也被医护们从鬼门关强行拽回来,血气血氧都恢复正常,整个人虽然瘦了一圈,但精神非常好,吃嘛嘛香,恨不得一天吃八顿。

    邵院长和金老在抢救大厅转了一圈,两人嘀咕,不知道郑院使和太医们现在滑州怎么样了?

    滑州的伤寒病人们有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治疗?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传出视频请求声,接通后看到王强的脸:

    “邵院长,医院西门有一群人求见。”

    王强的手机换了一个角度,身后真有一群人,为首的正是风尘仆仆的郑院使。

    邵院长有些纳闷,这些太医们不回国都城太医院,直奔这里是几个意思?

    金老凑过来问:“所为何事?”

    郑院使立刻像看到了大救星,赶紧解释,李知州派了滑州的舞团跟到这里,要向驰援滑州的所有人献舞。

    邵院长想了想:“行,我来通知他们。”

    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照做。

    两刻钟后,去滑州的医护、志愿者、大厨等所有人,都站在医院西门的大斜坡上,随着乐工们一阵又一阵鼓点,二十四位撑伞的男女舞伎踩着云步走向斜坡附近。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开启录像模式。

    阳光下,伴着鼓点,水绿色衣裙的舞伎们撑伞起舞,伞面绘有绿叶粉荷,或随风摇曳,或顾盼生姿,水绿裙和伞面袍映着泛黄的沙地,像早春新芽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独唱到合唱,单鼓到群鼓,舞伎们在节奏变幻时组成各种形状,高高抛起手中伞,凌空跃起后旋转,再稳稳接住抛出的伞。

    而伞似乎有生命和默契,随意地从舞伎们的左手腕,经肩膀滚到右手;或从手掌经过前倾舒展的后背,停在脚尖。

    一曲舞毕,舞伎们列队向斜坡上的大家整齐行礼。

    大家热烈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郑院使这才郑重解释:“这是大郸滑州地区独有的伞舞,平日只有大型祭礼偶尔出来表演,倘若有为民出力的贤士,为表示感谢就会跳伞舞。”

    “代表滑州百姓对你们的真挚谢意。”

    啊这……大家面面相觑,被这么认真地感谢,怎么就有点不好意思呢?

    嗯,一定要注意形象,即使心里再高兴,也不能笑得太夸张。

    大家想了想,点头表示感谢,心里乐开了花。

    保科长不愧是六边形战士,火速冲回食堂库房,提着两篮大樱桃又冲回来,塞到魏璋手里。

    魏璋提着樱桃交给领舞:“这是飞来医馆的樱桃,作为谢礼。”

    领舞望着大又圆的深红樱桃当场楞住,急忙摆手,礼物太贵重了,不能收。

    魏璋直截了当:“恭敬不如从命,如果你们吃樱桃算逾制,那就在这里吃完再走,反正也不多。来来来,那边洗手,洗完手过来吃。”

    这下轮到郑院使和太医们面面相觑。

    金老问郑院使:“为何舞伎们不敢吃?”

    郑院使语出惊人:“在大郸,这样大小、颜色如此深红的樱桃,只有春闺试中脱颖而出的状元们,参加宫中樱桃宴才能品尝。”

    “我等吃也算儹越。”

    保科长听了魏璋的翻译,又火速拿来一篮大樱桃:“来,一起吃,都有,吃完再走。”

    魏璋笑着招呼:“郑院使,楞着干嘛?洗手去啊,一起吃。”

    大郸人你看我,我看他,他看她……来回看了好几圈,最后不知道谁先伸手,反正两刻钟后,只剩了樱桃梗,樱桃核都没剩。

    魏璋眨了眨眼睛:“你们不会吃太快,把核都咽下去了吧?”

    郑院使不好意思地摊开双手,手心里有六个樱桃核:“想带回去种。”

    魏璋找来小瓶小罐给他们装:“想带就带,飞来医馆就是这么大方。”

    郑院使、太医和舞伎们道谢后,带着樱桃核离开。

    直到他们再也看不见,金老才慢悠悠地解释:“这个伞舞演变到最后,就是清末官场泛滥的万民伞。”

    “四舍五入,你们也是被赠送过万民伞的人了。”

    “哇喔……幸亏拍下来了!”

    没人能在危险面前不害怕,就像赶去滑州支援的大家,明明害怕却选择面对;也没人能拒绝真诚的感谢,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

    于是,回医院的大家,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嘴角怎么都压不住,太高兴了有没有?

    四月三十

    装好脱卸式假牙的赵潜,终于带药出院,遭受重创的身体还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但至少性命和脸庞都保住了。

    五月初三,太医孟鸿才带着学生们回到方沙城的学舍区,就着飞来医馆新给的教材和模型,继续上课。

    六月初二,赶去滑州的国都城稳婆们,再次见到了国都城的万胜门。因为谭主任的大力推荐,凡是考核优良的稳婆都可以进入太医院成为女医。

    景佑帝给太医院招了五十六名女医,给官袍俸禄,还教识字写画,这项决定在文德殿掀起千层浪。

    哪怕群臣在文德殿吵翻了天,也架不住景佑帝当场发怒,老臣也好,年轻的大臣也好,这时才意识到,景佑帝虽然年轻但已经让群臣信服。

    六月初七

    焕然一新的帝师贺延年,经过度日如年的辛苦复健,现在终于抬头挺胸不用任何倚仗,全靠自己走出抢救大厅的自动门,经走廊到急诊大厅,望着外面炽热的阳光。

    景佑帝早就安排内侍官来接老师回长信宫。

    与内侍官一起来的,还有大长公主。

    六月十六,急诊抢救大厅和留观室已经空了,大郸没有病人住在医院里。

    傍晚时分,景佑帝派人送来了超大量的宫宴菜品和特别长的礼单。

    保科长又带人运了好多趟才算搬完。

    医院食堂再次摆开了豪华宫宴自助,每位走进食堂的人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有吃有喝谁会不开心?

    吃饱喝足回值班室躺平,医护们像平常一样进入梦乡,没多久就开始做梦,眼前的一切忽明忽暗,等完全亮起来以后发现是一行又一行文字:

    “十三皇子赵鸿被龙卫带回国都城,途中遇沙尘暴,陷于方沙城,无一生还。”

    “大郸群龙无首,秦王晋王势如水火,晋王勾结北狄,毒杀秦王……”

    “秦王母妃怀恨在心,在晋王母妃寿宴时行刺,血溅春禧殿,太医院郑院使未能成功救治,晋王下令郑院使全家陪葬。”

    “群臣求情,郑国公魏国公与大长公主出面相劝未果,三日后郑家全灭,大长公主府遇袭失火,大长公主、女使妙音葬身火海。”

    “大长公主庇佑地坑院孩童被射杀,白眉白发的月儿中箭身亡。郑国公魏国公悲痛欲绝。”

    “国都城与方沙城始终无雨,晋王登基改年号天威,后下令在方沙城举行燎祭求雨,燎祭耗费大量珍奇异宝,焚烧时熊熊黑烟笼罩整个方沙城,数日不散。”

    “求雨失败,天威帝下令迁都,郑国公魏国公极力阻止,群臣在文德殿内争执不下,郑国公突发心疾不治身亡。”

    “天威帝嗜杀冷血,凡有违逆者皆可杀,战功赫赫的将军连杀三员。”

    “北狄使团出使国都城,途中病死五人,到达国都城后生病数量众多,五日后,国都城各街市都有伤寒病患,每日死去数百人。”

    “十日后,滑州传来急报,城内伤寒肆虐,连日阴雨,死亡两千多人……”

    “天威帝驱逐城中伤寒病患,未派太医与药材赶往滑州。”

    “同年四月,卫水流域连日暴雨,水位暴涨冲垮河堤,滑州城被淹,百姓被冲走数百人,城内外伤寒大暴发……共死亡三万五千余人。”

    “伤寒肆虐,遍地堆尸,天威帝下令迁都,北狄来袭,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地,半个月就兵临国都城下,要求天威帝禅让。”

    “天威帝与北狄一战,战败求和,交付巨额赔款,并将郑国公之女赵凝嫁到北狄和亲……”

    “半年后,赵凝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

    如果大家没穿越到大郸,看到这些文字只会觉得残酷,但当这些文字里包含着认识的人,尤其是印象颇佳的人,只觉得心痛难当。

    这些文字太可怕也太痛苦,医护也好,已经康复的病人和家属也好,一个个被吓醒。

    睁眼看到窗外熟悉的高楼大厦,咦? !

    我好大好新的方沙城呢?

    五秒后,医院传出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我们回来啦!太棒了!

    医护们特别淡定,该干嘛干嘛,只悄悄长舒一口气,终于终于啊……

    病人和家属激动得乱转,经过一番指点后立刻办出院,终于可以回家了!太好了!

    邵院长先是大喜,站在窗边再三确认,看到医院各门外聚集的媒体、自媒体,消防车,SWAT,警车……一时间,头大如斗。

    金老被魏璋推进院长办公室,乐呵呵的:“邵院长,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邵院长那个愁啊,要开多少会?写多少报告才能过关?

    穿越以后盼着回来,现在……忽然又有点想念在大郸的日子,不用开会,不用写报告,其实也挺好的。

    忽然,邵院长抬头盯着魏璋,特别紧张:“这次没人跟过来吧?”

    魏璋摇头,防范措施做得好,没人跟来。

    字体那么红那么清晰,但是,这破系统怎么一点都不涨?

    难道说,在医院外救治的病人不算数?

    不对啊,替郑院长写报告的时候,院内院外、国都城的治愈病人都算数。

    金老驾着电动轮椅过来,指着电子屏:“一直没对你说,找了志愿者汪工程师来看过,说电子屏没坏,投屏什么也都可以,说可能是……系统坏了。”

    邵院长惊愕地转过头:“还能这样?!那我们还能不能回去了?!”

    “不知道。”金老也很无奈。

    邵院长麻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这样困在大郸了?有这么坑的吗? !

    突然就很想摔点什么听个响!

    魏璋也走过来,瞥了一眼电子大屏,又看向金老:“爸,知道的人多吗?他们什么反应?”

    金老摇头:“为了国都城百姓看病方便,现在城东设了临时医院接诊,门诊平时没人来,第七项任务要治愈一万名病人,大家都忙……”

    “目前,除了我们,就只有赶来检查电子屏的汪工,他说也可能是电子屏里面的小组件坏了……总之他不会说出去。”

    全院大几千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也都是为生活奔忙的社会人,绝大多数都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是家庭的支柱。

    更可怕的是,这次系统还没开无限药房、无限超市和员工宿舍这些任务,药房的药物和器械会有用完的一天,超市里的商品也会被买空……

    这么大的医院回不去,根本不敢想。

    金老的手指来回轻点,这可怎么办?又能怎么办?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双眼从厚厚的镜片后面盯着魏璋。

    魏璋被金老异样的视线盯得心里发毛:“爸,你干嘛?”

    “你上次除夕夜怎么就能猜到我们会回去?”金老的指尖来回搓,“两个孩子本来就在,荣华是无意中闯来的,只有你是主动跟来的。”

    邵院长被金老这么一提醒,也盯着魏璋。

    魏璋嘿嘿:“这个系统明显是来帮忙的,医治能扭转局势的病患,改变大郢的衰败颓势,任务完成以后就能回去。有五成可能,我就敢赌一下。”

    “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邵院长追问:“现在呢?”

    魏璋掰着手指点:“不给无限药房和宿舍这些任务,也就是说这次的时间比大郢短得多……”

    “当然,也是因为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仅伤寒一项就保住了几万生命,更何况爆破组还改了河道,一场水患能带走无数生命。”

    “这绝对不是完成任务,是超量完成。”

    邵院长伸手:“我赞成赌一把。”

    金老没反应过来:“赌什么?”

    邵院长想了想:“所有车辆回医院停车场,医学资料、教具模型也都留给他们,争取早日让医院里的大郸病患康复出院。”

    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魏璋一眼。

    是的,这货让自己多写了好几份报告,安置他的时候也特别伤脑筋,现在是金老的宝贝儿子。

    魏璋一脸无辜。

    邵院长主意一定,在“飞来医馆大群”里发一条又一条消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多、快、好、省,救治大郸病患。”

    于是,第二天,术后闯过重重难关的帝师贺延年,开始接受床上复健。

    在经历了颅脑、四肢骨折和颜面部矫正手术的赵潜,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终于处于稳定康复期,口腔科医生给他做牙模,准备装脱卸式假牙。

    位于城东的临时医院,继续接收每天赶来看病的国都城病患和家属。

    飞来医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麻醉科复苏室里,生命体征平稳多日的手术病人,逐步转移到急诊留观或抢救大厅;急诊处于康复期的病患,也逐步出院。

    之前被紧急从滑州送到医院的病患,需要剖腹产的孕妇们也都康复出院了。

    转眼就到了四月二十八这天,急诊抢救大厅就只剩贺延年和杨功。

    贺延年开始下床行走。

    而杨功也被医护们从鬼门关强行拽回来,血气血氧都恢复正常,整个人虽然瘦了一圈,但精神非常好,吃嘛嘛香,恨不得一天吃八顿。

    邵院长和金老在抢救大厅转了一圈,两人嘀咕,不知道郑院使和太医们现在滑州怎么样了?

    滑州的伤寒病人们有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治疗?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传出视频请求声,接通后看到王强的脸:

    “邵院长,医院西门有一群人求见。”

    王强的手机换了一个角度,身后真有一群人,为首的正是风尘仆仆的郑院使。

    邵院长有些纳闷,这些太医们不回国都城太医院,直奔这里是几个意思?

    金老凑过来问:“所为何事?”

    郑院使立刻像看到了大救星,赶紧解释,李知州派了滑州的舞团跟到这里,要向驰援滑州的所有人献舞。

    邵院长想了想:“行,我来通知他们。”

    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照做。

    两刻钟后,去滑州的医护、志愿者、大厨等所有人,都站在医院西门的大斜坡上,随着乐工们一阵又一阵鼓点,二十四位撑伞的男女舞伎踩着云步走向斜坡附近。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开启录像模式。

    阳光下,伴着鼓点,水绿色衣裙的舞伎们撑伞起舞,伞面绘有绿叶粉荷,或随风摇曳,或顾盼生姿,水绿裙和伞面袍映着泛黄的沙地,像早春新芽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独唱到合唱,单鼓到群鼓,舞伎们在节奏变幻时组成各种形状,高高抛起手中伞,凌空跃起后旋转,再稳稳接住抛出的伞。

    而伞似乎有生命和默契,随意地从舞伎们的左手腕,经肩膀滚到右手;或从手掌经过前倾舒展的后背,停在脚尖。

    一曲舞毕,舞伎们列队向斜坡上的大家整齐行礼。

    大家热烈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郑院使这才郑重解释:“这是大郸滑州地区独有的伞舞,平日只有大型祭礼偶尔出来表演,倘若有为民出力的贤士,为表示感谢就会跳伞舞。”

    “代表滑州百姓对你们的真挚谢意。”

    啊这……大家面面相觑,被这么认真地感谢,怎么就有点不好意思呢?

    嗯,一定要注意形象,即使心里再高兴,也不能笑得太夸张。

    大家想了想,点头表示感谢,心里乐开了花。

    保科长不愧是六边形战士,火速冲回食堂库房,提着两篮大樱桃又冲回来,塞到魏璋手里。

    魏璋提着樱桃交给领舞:“这是飞来医馆的樱桃,作为谢礼。”

    领舞望着大又圆的深红樱桃当场楞住,急忙摆手,礼物太贵重了,不能收。

    魏璋直截了当:“恭敬不如从命,如果你们吃樱桃算逾制,那就在这里吃完再走,反正也不多。来来来,那边洗手,洗完手过来吃。”

    这下轮到郑院使和太医们面面相觑。

    金老问郑院使:“为何舞伎们不敢吃?”

    郑院使语出惊人:“在大郸,这样大小、颜色如此深红的樱桃,只有春闺试中脱颖而出的状元们,参加宫中樱桃宴才能品尝。”

    “我等吃也算儹越。”

    保科长听了魏璋的翻译,又火速拿来一篮大樱桃:“来,一起吃,都有,吃完再走。”

    魏璋笑着招呼:“郑院使,楞着干嘛?洗手去啊,一起吃。”

    大郸人你看我,我看他,他看她……来回看了好几圈,最后不知道谁先伸手,反正两刻钟后,只剩了樱桃梗,樱桃核都没剩。

    魏璋眨了眨眼睛:“你们不会吃太快,把核都咽下去了吧?”

    郑院使不好意思地摊开双手,手心里有六个樱桃核:“想带回去种。”

    魏璋找来小瓶小罐给他们装:“想带就带,飞来医馆就是这么大方。”

    郑院使、太医和舞伎们道谢后,带着樱桃核离开。

    直到他们再也看不见,金老才慢悠悠地解释:“这个伞舞演变到最后,就是清末官场泛滥的万民伞。”

    “四舍五入,你们也是被赠送过万民伞的人了。”

    “哇喔……幸亏拍下来了!”

    没人能在危险面前不害怕,就像赶去滑州支援的大家,明明害怕却选择面对;也没人能拒绝真诚的感谢,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

    于是,回医院的大家,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嘴角怎么都压不住,太高兴了有没有?

    四月三十

    装好脱卸式假牙的赵潜,终于带药出院,遭受重创的身体还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但至少性命和脸庞都保住了。

    五月初三,太医孟鸿才带着学生们回到方沙城的学舍区,就着飞来医馆新给的教材和模型,继续上课。

    六月初二,赶去滑州的国都城稳婆们,再次见到了国都城的万胜门。因为谭主任的大力推荐,凡是考核优良的稳婆都可以进入太医院成为女医。

    景佑帝给太医院招了五十六名女医,给官袍俸禄,还教识字写画,这项决定在文德殿掀起千层浪。

    哪怕群臣在文德殿吵翻了天,也架不住景佑帝当场发怒,老臣也好,年轻的大臣也好,这时才意识到,景佑帝虽然年轻但已经让群臣信服。

    六月初七

    焕然一新的帝师贺延年,经过度日如年的辛苦复健,现在终于抬头挺胸不用任何倚仗,全靠自己走出抢救大厅的自动门,经走廊到急诊大厅,望着外面炽热的阳光。

    景佑帝早就安排内侍官来接老师回长信宫。

    与内侍官一起来的,还有大长公主。

    六月十六,急诊抢救大厅和留观室已经空了,大郸没有病人住在医院里。

    傍晚时分,景佑帝派人送来了超大量的宫宴菜品和特别长的礼单。

    保科长又带人运了好多趟才算搬完。

    医院食堂再次摆开了豪华宫宴自助,每位走进食堂的人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有吃有喝谁会不开心?

    吃饱喝足回值班室躺平,医护们像平常一样进入梦乡,没多久就开始做梦,眼前的一切忽明忽暗,等完全亮起来以后发现是一行又一行文字:

    “十三皇子赵鸿被龙卫带回国都城,途中遇沙尘暴,陷于方沙城,无一生还。”

    “大郸群龙无首,秦王晋王势如水火,晋王勾结北狄,毒杀秦王……”

    “秦王母妃怀恨在心,在晋王母妃寿宴时行刺,血溅春禧殿,太医院郑院使未能成功救治,晋王下令郑院使全家陪葬。”

    “群臣求情,郑国公魏国公与大长公主出面相劝未果,三日后郑家全灭,大长公主府遇袭失火,大长公主、女使妙音葬身火海。”

    “大长公主庇佑地坑院孩童被射杀,白眉白发的月儿中箭身亡。郑国公魏国公悲痛欲绝。”

    “国都城与方沙城始终无雨,晋王登基改年号天威,后下令在方沙城举行燎祭求雨,燎祭耗费大量珍奇异宝,焚烧时熊熊黑烟笼罩整个方沙城,数日不散。”

    “求雨失败,天威帝下令迁都,郑国公魏国公极力阻止,群臣在文德殿内争执不下,郑国公突发心疾不治身亡。”

    “天威帝嗜杀冷血,凡有违逆者皆可杀,战功赫赫的将军连杀三员。”

    “北狄使团出使国都城,途中病死五人,到达国都城后生病数量众多,五日后,国都城各街市都有伤寒病患,每日死去数百人。”

    “十日后,滑州传来急报,城内伤寒肆虐,连日阴雨,死亡两千多人……”

    “天威帝驱逐城中伤寒病患,未派太医与药材赶往滑州。”

    “同年四月,卫水流域连日暴雨,水位暴涨冲垮河堤,滑州城被淹,百姓被冲走数百人,城内外伤寒大暴发……共死亡三万五千余人。”

    “伤寒肆虐,遍地堆尸,天威帝下令迁都,北狄来袭,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地,半个月就兵临国都城下,要求天威帝禅让。”

    “天威帝与北狄一战,战败求和,交付巨额赔款,并将郑国公之女赵凝嫁到北狄和亲……”

    “半年后,赵凝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

    如果大家没穿越到大郸,看到这些文字只会觉得残酷,但当这些文字里包含着认识的人,尤其是印象颇佳的人,只觉得心痛难当。

    这些文字太可怕也太痛苦,医护也好,已经康复的病人和家属也好,一个个被吓醒。

    睁眼看到窗外熟悉的高楼大厦,咦? !

    我好大好新的方沙城呢?

    五秒后,医院传出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我们回来啦!太棒了!

    医护们特别淡定,该干嘛干嘛,只悄悄长舒一口气,终于终于啊……

    病人和家属激动得乱转,经过一番指点后立刻办出院,终于可以回家了!太好了!

    邵院长先是大喜,站在窗边再三确认,看到医院各门外聚集的媒体、自媒体,消防车,SWAT,警车……一时间,头大如斗。

    金老被魏璋推进院长办公室,乐呵呵的:“邵院长,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邵院长那个愁啊,要开多少会?写多少报告才能过关?

    穿越以后盼着回来,现在……忽然又有点想念在大郸的日子,不用开会,不用写报告,其实也挺好的。

    忽然,邵院长抬头盯着魏璋,特别紧张:“这次没人跟过来吧?”

    魏璋摇头,防范措施做得好,没人跟来。

    字体那么红那么清晰,但是,这破系统怎么一点都不涨?

    难道说,在医院外救治的病人不算数?

    不对啊,替郑院长写报告的时候,院内院外、国都城的治愈病人都算数。

    金老驾着电动轮椅过来,指着电子屏:“一直没对你说,找了志愿者汪工程师来看过,说电子屏没坏,投屏什么也都可以,说可能是……系统坏了。”

    邵院长惊愕地转过头:“还能这样?!那我们还能不能回去了?!”

    “不知道。”金老也很无奈。

    邵院长麻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这样困在大郸了?有这么坑的吗? !

    突然就很想摔点什么听个响!

    魏璋也走过来,瞥了一眼电子大屏,又看向金老:“爸,知道的人多吗?他们什么反应?”

    金老摇头:“为了国都城百姓看病方便,现在城东设了临时医院接诊,门诊平时没人来,第七项任务要治愈一万名病人,大家都忙……”

    “目前,除了我们,就只有赶来检查电子屏的汪工,他说也可能是电子屏里面的小组件坏了……总之他不会说出去。”

    全院大几千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也都是为生活奔忙的社会人,绝大多数都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是家庭的支柱。

    更可怕的是,这次系统还没开无限药房、无限超市和员工宿舍这些任务,药房的药物和器械会有用完的一天,超市里的商品也会被买空……

    这么大的医院回不去,根本不敢想。

    金老的手指来回轻点,这可怎么办?又能怎么办?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双眼从厚厚的镜片后面盯着魏璋。

    魏璋被金老异样的视线盯得心里发毛:“爸,你干嘛?”

    “你上次除夕夜怎么就能猜到我们会回去?”金老的指尖来回搓,“两个孩子本来就在,荣华是无意中闯来的,只有你是主动跟来的。”

    邵院长被金老这么一提醒,也盯着魏璋。

    魏璋嘿嘿:“这个系统明显是来帮忙的,医治能扭转局势的病患,改变大郢的衰败颓势,任务完成以后就能回去。有五成可能,我就敢赌一下。”

    “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邵院长追问:“现在呢?”

    魏璋掰着手指点:“不给无限药房和宿舍这些任务,也就是说这次的时间比大郢短得多……”

    “当然,也是因为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仅伤寒一项就保住了几万生命,更何况爆破组还改了河道,一场水患能带走无数生命。”

    “这绝对不是完成任务,是超量完成。”

    邵院长伸手:“我赞成赌一把。”

    金老没反应过来:“赌什么?”

    邵院长想了想:“所有车辆回医院停车场,医学资料、教具模型也都留给他们,争取早日让医院里的大郸病患康复出院。”

    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魏璋一眼。

    是的,这货让自己多写了好几份报告,安置他的时候也特别伤脑筋,现在是金老的宝贝儿子。

    魏璋一脸无辜。

    邵院长主意一定,在“飞来医馆大群”里发一条又一条消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多、快、好、省,救治大郸病患。”

    于是,第二天,术后闯过重重难关的帝师贺延年,开始接受床上复健。

    在经历了颅脑、四肢骨折和颜面部矫正手术的赵潜,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终于处于稳定康复期,口腔科医生给他做牙模,准备装脱卸式假牙。

    位于城东的临时医院,继续接收每天赶来看病的国都城病患和家属。

    飞来医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麻醉科复苏室里,生命体征平稳多日的手术病人,逐步转移到急诊留观或抢救大厅;急诊处于康复期的病患,也逐步出院。

    之前被紧急从滑州送到医院的病患,需要剖腹产的孕妇们也都康复出院了。

    转眼就到了四月二十八这天,急诊抢救大厅就只剩贺延年和杨功。

    贺延年开始下床行走。

    而杨功也被医护们从鬼门关强行拽回来,血气血氧都恢复正常,整个人虽然瘦了一圈,但精神非常好,吃嘛嘛香,恨不得一天吃八顿。

    邵院长和金老在抢救大厅转了一圈,两人嘀咕,不知道郑院使和太医们现在滑州怎么样了?

    滑州的伤寒病人们有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治疗?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传出视频请求声,接通后看到王强的脸:

    “邵院长,医院西门有一群人求见。”

    王强的手机换了一个角度,身后真有一群人,为首的正是风尘仆仆的郑院使。

    邵院长有些纳闷,这些太医们不回国都城太医院,直奔这里是几个意思?

    金老凑过来问:“所为何事?”

    郑院使立刻像看到了大救星,赶紧解释,李知州派了滑州的舞团跟到这里,要向驰援滑州的所有人献舞。

    邵院长想了想:“行,我来通知他们。”

    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照做。

    两刻钟后,去滑州的医护、志愿者、大厨等所有人,都站在医院西门的大斜坡上,随着乐工们一阵又一阵鼓点,二十四位撑伞的男女舞伎踩着云步走向斜坡附近。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开启录像模式。

    阳光下,伴着鼓点,水绿色衣裙的舞伎们撑伞起舞,伞面绘有绿叶粉荷,或随风摇曳,或顾盼生姿,水绿裙和伞面袍映着泛黄的沙地,像早春新芽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独唱到合唱,单鼓到群鼓,舞伎们在节奏变幻时组成各种形状,高高抛起手中伞,凌空跃起后旋转,再稳稳接住抛出的伞。

    而伞似乎有生命和默契,随意地从舞伎们的左手腕,经肩膀滚到右手;或从手掌经过前倾舒展的后背,停在脚尖。

    一曲舞毕,舞伎们列队向斜坡上的大家整齐行礼。

    大家热烈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郑院使这才郑重解释:“这是大郸滑州地区独有的伞舞,平日只有大型祭礼偶尔出来表演,倘若有为民出力的贤士,为表示感谢就会跳伞舞。”

    “代表滑州百姓对你们的真挚谢意。”

    啊这……大家面面相觑,被这么认真地感谢,怎么就有点不好意思呢?

    嗯,一定要注意形象,即使心里再高兴,也不能笑得太夸张。

    大家想了想,点头表示感谢,心里乐开了花。

    保科长不愧是六边形战士,火速冲回食堂库房,提着两篮大樱桃又冲回来,塞到魏璋手里。

    魏璋提着樱桃交给领舞:“这是飞来医馆的樱桃,作为谢礼。”

    领舞望着大又圆的深红樱桃当场楞住,急忙摆手,礼物太贵重了,不能收。

    魏璋直截了当:“恭敬不如从命,如果你们吃樱桃算逾制,那就在这里吃完再走,反正也不多。来来来,那边洗手,洗完手过来吃。”

    这下轮到郑院使和太医们面面相觑。

    金老问郑院使:“为何舞伎们不敢吃?”

    郑院使语出惊人:“在大郸,这样大小、颜色如此深红的樱桃,只有春闺试中脱颖而出的状元们,参加宫中樱桃宴才能品尝。”

    “我等吃也算儹越。”

    保科长听了魏璋的翻译,又火速拿来一篮大樱桃:“来,一起吃,都有,吃完再走。”

    魏璋笑着招呼:“郑院使,楞着干嘛?洗手去啊,一起吃。”

    大郸人你看我,我看他,他看她……来回看了好几圈,最后不知道谁先伸手,反正两刻钟后,只剩了樱桃梗,樱桃核都没剩。

    魏璋眨了眨眼睛:“你们不会吃太快,把核都咽下去了吧?”

    郑院使不好意思地摊开双手,手心里有六个樱桃核:“想带回去种。”

    魏璋找来小瓶小罐给他们装:“想带就带,飞来医馆就是这么大方。”

    郑院使、太医和舞伎们道谢后,带着樱桃核离开。

    直到他们再也看不见,金老才慢悠悠地解释:“这个伞舞演变到最后,就是清末官场泛滥的万民伞。”

    “四舍五入,你们也是被赠送过万民伞的人了。”

    “哇喔……幸亏拍下来了!”

    没人能在危险面前不害怕,就像赶去滑州支援的大家,明明害怕却选择面对;也没人能拒绝真诚的感谢,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

    于是,回医院的大家,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嘴角怎么都压不住,太高兴了有没有?

    四月三十

    装好脱卸式假牙的赵潜,终于带药出院,遭受重创的身体还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但至少性命和脸庞都保住了。

    五月初三,太医孟鸿才带着学生们回到方沙城的学舍区,就着飞来医馆新给的教材和模型,继续上课。

    六月初二,赶去滑州的国都城稳婆们,再次见到了国都城的万胜门。因为谭主任的大力推荐,凡是考核优良的稳婆都可以进入太医院成为女医。

    景佑帝给太医院招了五十六名女医,给官袍俸禄,还教识字写画,这项决定在文德殿掀起千层浪。

    哪怕群臣在文德殿吵翻了天,也架不住景佑帝当场发怒,老臣也好,年轻的大臣也好,这时才意识到,景佑帝虽然年轻但已经让群臣信服。

    六月初七

    焕然一新的帝师贺延年,经过度日如年的辛苦复健,现在终于抬头挺胸不用任何倚仗,全靠自己走出抢救大厅的自动门,经走廊到急诊大厅,望着外面炽热的阳光。

    景佑帝早就安排内侍官来接老师回长信宫。

    与内侍官一起来的,还有大长公主。

    六月十六,急诊抢救大厅和留观室已经空了,大郸没有病人住在医院里。

    傍晚时分,景佑帝派人送来了超大量的宫宴菜品和特别长的礼单。

    保科长又带人运了好多趟才算搬完。

    医院食堂再次摆开了豪华宫宴自助,每位走进食堂的人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有吃有喝谁会不开心?

    吃饱喝足回值班室躺平,医护们像平常一样进入梦乡,没多久就开始做梦,眼前的一切忽明忽暗,等完全亮起来以后发现是一行又一行文字:

    “十三皇子赵鸿被龙卫带回国都城,途中遇沙尘暴,陷于方沙城,无一生还。”

    “大郸群龙无首,秦王晋王势如水火,晋王勾结北狄,毒杀秦王……”

    “秦王母妃怀恨在心,在晋王母妃寿宴时行刺,血溅春禧殿,太医院郑院使未能成功救治,晋王下令郑院使全家陪葬。”

    “群臣求情,郑国公魏国公与大长公主出面相劝未果,三日后郑家全灭,大长公主府遇袭失火,大长公主、女使妙音葬身火海。”

    “大长公主庇佑地坑院孩童被射杀,白眉白发的月儿中箭身亡。郑国公魏国公悲痛欲绝。”

    “国都城与方沙城始终无雨,晋王登基改年号天威,后下令在方沙城举行燎祭求雨,燎祭耗费大量珍奇异宝,焚烧时熊熊黑烟笼罩整个方沙城,数日不散。”

    “求雨失败,天威帝下令迁都,郑国公魏国公极力阻止,群臣在文德殿内争执不下,郑国公突发心疾不治身亡。”

    “天威帝嗜杀冷血,凡有违逆者皆可杀,战功赫赫的将军连杀三员。”

    “北狄使团出使国都城,途中病死五人,到达国都城后生病数量众多,五日后,国都城各街市都有伤寒病患,每日死去数百人。”

    “十日后,滑州传来急报,城内伤寒肆虐,连日阴雨,死亡两千多人……”

    “天威帝驱逐城中伤寒病患,未派太医与药材赶往滑州。”

    “同年四月,卫水流域连日暴雨,水位暴涨冲垮河堤,滑州城被淹,百姓被冲走数百人,城内外伤寒大暴发……共死亡三万五千余人。”

    “伤寒肆虐,遍地堆尸,天威帝下令迁都,北狄来袭,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地,半个月就兵临国都城下,要求天威帝禅让。”

    “天威帝与北狄一战,战败求和,交付巨额赔款,并将郑国公之女赵凝嫁到北狄和亲……”

    “半年后,赵凝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

    如果大家没穿越到大郸,看到这些文字只会觉得残酷,但当这些文字里包含着认识的人,尤其是印象颇佳的人,只觉得心痛难当。

    这些文字太可怕也太痛苦,医护也好,已经康复的病人和家属也好,一个个被吓醒。

    睁眼看到窗外熟悉的高楼大厦,咦? !

    我好大好新的方沙城呢?

    五秒后,医院传出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我们回来啦!太棒了!

    医护们特别淡定,该干嘛干嘛,只悄悄长舒一口气,终于终于啊……

    病人和家属激动得乱转,经过一番指点后立刻办出院,终于可以回家了!太好了!

    邵院长先是大喜,站在窗边再三确认,看到医院各门外聚集的媒体、自媒体,消防车,SWAT,警车……一时间,头大如斗。

    金老被魏璋推进院长办公室,乐呵呵的:“邵院长,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邵院长那个愁啊,要开多少会?写多少报告才能过关?

    穿越以后盼着回来,现在……忽然又有点想念在大郸的日子,不用开会,不用写报告,其实也挺好的。

    忽然,邵院长抬头盯着魏璋,特别紧张:“这次没人跟过来吧?”

    魏璋摇头,防范措施做得好,没人跟来。

    字体那么红那么清晰,但是,这破系统怎么一点都不涨?

    难道说,在医院外救治的病人不算数?

    不对啊,替郑院长写报告的时候,院内院外、国都城的治愈病人都算数。

    金老驾着电动轮椅过来,指着电子屏:“一直没对你说,找了志愿者汪工程师来看过,说电子屏没坏,投屏什么也都可以,说可能是……系统坏了。”

    邵院长惊愕地转过头:“还能这样?!那我们还能不能回去了?!”

    “不知道。”金老也很无奈。

    邵院长麻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这样困在大郸了?有这么坑的吗? !

    突然就很想摔点什么听个响!

    魏璋也走过来,瞥了一眼电子大屏,又看向金老:“爸,知道的人多吗?他们什么反应?”

    金老摇头:“为了国都城百姓看病方便,现在城东设了临时医院接诊,门诊平时没人来,第七项任务要治愈一万名病人,大家都忙……”

    “目前,除了我们,就只有赶来检查电子屏的汪工,他说也可能是电子屏里面的小组件坏了……总之他不会说出去。”

    全院大几千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也都是为生活奔忙的社会人,绝大多数都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是家庭的支柱。

    更可怕的是,这次系统还没开无限药房、无限超市和员工宿舍这些任务,药房的药物和器械会有用完的一天,超市里的商品也会被买空……

    这么大的医院回不去,根本不敢想。

    金老的手指来回轻点,这可怎么办?又能怎么办?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双眼从厚厚的镜片后面盯着魏璋。

    魏璋被金老异样的视线盯得心里发毛:“爸,你干嘛?”

    “你上次除夕夜怎么就能猜到我们会回去?”金老的指尖来回搓,“两个孩子本来就在,荣华是无意中闯来的,只有你是主动跟来的。”

    邵院长被金老这么一提醒,也盯着魏璋。

    魏璋嘿嘿:“这个系统明显是来帮忙的,医治能扭转局势的病患,改变大郢的衰败颓势,任务完成以后就能回去。有五成可能,我就敢赌一下。”

    “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邵院长追问:“现在呢?”

    魏璋掰着手指点:“不给无限药房和宿舍这些任务,也就是说这次的时间比大郢短得多……”

    “当然,也是因为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仅伤寒一项就保住了几万生命,更何况爆破组还改了河道,一场水患能带走无数生命。”

    “这绝对不是完成任务,是超量完成。”

    邵院长伸手:“我赞成赌一把。”

    金老没反应过来:“赌什么?”

    邵院长想了想:“所有车辆回医院停车场,医学资料、教具模型也都留给他们,争取早日让医院里的大郸病患康复出院。”

    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魏璋一眼。

    是的,这货让自己多写了好几份报告,安置他的时候也特别伤脑筋,现在是金老的宝贝儿子。

    魏璋一脸无辜。

    邵院长主意一定,在“飞来医馆大群”里发一条又一条消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多、快、好、省,救治大郸病患。”

    于是,第二天,术后闯过重重难关的帝师贺延年,开始接受床上复健。

    在经历了颅脑、四肢骨折和颜面部矫正手术的赵潜,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终于处于稳定康复期,口腔科医生给他做牙模,准备装脱卸式假牙。

    位于城东的临时医院,继续接收每天赶来看病的国都城病患和家属。

    飞来医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麻醉科复苏室里,生命体征平稳多日的手术病人,逐步转移到急诊留观或抢救大厅;急诊处于康复期的病患,也逐步出院。

    之前被紧急从滑州送到医院的病患,需要剖腹产的孕妇们也都康复出院了。

    转眼就到了四月二十八这天,急诊抢救大厅就只剩贺延年和杨功。

    贺延年开始下床行走。

    而杨功也被医护们从鬼门关强行拽回来,血气血氧都恢复正常,整个人虽然瘦了一圈,但精神非常好,吃嘛嘛香,恨不得一天吃八顿。

    邵院长和金老在抢救大厅转了一圈,两人嘀咕,不知道郑院使和太医们现在滑州怎么样了?

    滑州的伤寒病人们有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治疗?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传出视频请求声,接通后看到王强的脸:

    “邵院长,医院西门有一群人求见。”

    王强的手机换了一个角度,身后真有一群人,为首的正是风尘仆仆的郑院使。

    邵院长有些纳闷,这些太医们不回国都城太医院,直奔这里是几个意思?

    金老凑过来问:“所为何事?”

    郑院使立刻像看到了大救星,赶紧解释,李知州派了滑州的舞团跟到这里,要向驰援滑州的所有人献舞。

    邵院长想了想:“行,我来通知他们。”

    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照做。

    两刻钟后,去滑州的医护、志愿者、大厨等所有人,都站在医院西门的大斜坡上,随着乐工们一阵又一阵鼓点,二十四位撑伞的男女舞伎踩着云步走向斜坡附近。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开启录像模式。

    阳光下,伴着鼓点,水绿色衣裙的舞伎们撑伞起舞,伞面绘有绿叶粉荷,或随风摇曳,或顾盼生姿,水绿裙和伞面袍映着泛黄的沙地,像早春新芽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独唱到合唱,单鼓到群鼓,舞伎们在节奏变幻时组成各种形状,高高抛起手中伞,凌空跃起后旋转,再稳稳接住抛出的伞。

    而伞似乎有生命和默契,随意地从舞伎们的左手腕,经肩膀滚到右手;或从手掌经过前倾舒展的后背,停在脚尖。

    一曲舞毕,舞伎们列队向斜坡上的大家整齐行礼。

    大家热烈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郑院使这才郑重解释:“这是大郸滑州地区独有的伞舞,平日只有大型祭礼偶尔出来表演,倘若有为民出力的贤士,为表示感谢就会跳伞舞。”

    “代表滑州百姓对你们的真挚谢意。”

    啊这……大家面面相觑,被这么认真地感谢,怎么就有点不好意思呢?

    嗯,一定要注意形象,即使心里再高兴,也不能笑得太夸张。

    大家想了想,点头表示感谢,心里乐开了花。

    保科长不愧是六边形战士,火速冲回食堂库房,提着两篮大樱桃又冲回来,塞到魏璋手里。

    魏璋提着樱桃交给领舞:“这是飞来医馆的樱桃,作为谢礼。”

    领舞望着大又圆的深红樱桃当场楞住,急忙摆手,礼物太贵重了,不能收。

    魏璋直截了当:“恭敬不如从命,如果你们吃樱桃算逾制,那就在这里吃完再走,反正也不多。来来来,那边洗手,洗完手过来吃。”

    这下轮到郑院使和太医们面面相觑。

    金老问郑院使:“为何舞伎们不敢吃?”

    郑院使语出惊人:“在大郸,这样大小、颜色如此深红的樱桃,只有春闺试中脱颖而出的状元们,参加宫中樱桃宴才能品尝。”

    “我等吃也算儹越。”

    保科长听了魏璋的翻译,又火速拿来一篮大樱桃:“来,一起吃,都有,吃完再走。”

    魏璋笑着招呼:“郑院使,楞着干嘛?洗手去啊,一起吃。”

    大郸人你看我,我看他,他看她……来回看了好几圈,最后不知道谁先伸手,反正两刻钟后,只剩了樱桃梗,樱桃核都没剩。

    魏璋眨了眨眼睛:“你们不会吃太快,把核都咽下去了吧?”

    郑院使不好意思地摊开双手,手心里有六个樱桃核:“想带回去种。”

    魏璋找来小瓶小罐给他们装:“想带就带,飞来医馆就是这么大方。”

    郑院使、太医和舞伎们道谢后,带着樱桃核离开。

    直到他们再也看不见,金老才慢悠悠地解释:“这个伞舞演变到最后,就是清末官场泛滥的万民伞。”

    “四舍五入,你们也是被赠送过万民伞的人了。”

    “哇喔……幸亏拍下来了!”

    没人能在危险面前不害怕,就像赶去滑州支援的大家,明明害怕却选择面对;也没人能拒绝真诚的感谢,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

    于是,回医院的大家,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嘴角怎么都压不住,太高兴了有没有?

    四月三十

    装好脱卸式假牙的赵潜,终于带药出院,遭受重创的身体还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但至少性命和脸庞都保住了。

    五月初三,太医孟鸿才带着学生们回到方沙城的学舍区,就着飞来医馆新给的教材和模型,继续上课。

    六月初二,赶去滑州的国都城稳婆们,再次见到了国都城的万胜门。因为谭主任的大力推荐,凡是考核优良的稳婆都可以进入太医院成为女医。

    景佑帝给太医院招了五十六名女医,给官袍俸禄,还教识字写画,这项决定在文德殿掀起千层浪。

    哪怕群臣在文德殿吵翻了天,也架不住景佑帝当场发怒,老臣也好,年轻的大臣也好,这时才意识到,景佑帝虽然年轻但已经让群臣信服。

    六月初七

    焕然一新的帝师贺延年,经过度日如年的辛苦复健,现在终于抬头挺胸不用任何倚仗,全靠自己走出抢救大厅的自动门,经走廊到急诊大厅,望着外面炽热的阳光。

    景佑帝早就安排内侍官来接老师回长信宫。

    与内侍官一起来的,还有大长公主。

    六月十六,急诊抢救大厅和留观室已经空了,大郸没有病人住在医院里。

    傍晚时分,景佑帝派人送来了超大量的宫宴菜品和特别长的礼单。

    保科长又带人运了好多趟才算搬完。

    医院食堂再次摆开了豪华宫宴自助,每位走进食堂的人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有吃有喝谁会不开心?

    吃饱喝足回值班室躺平,医护们像平常一样进入梦乡,没多久就开始做梦,眼前的一切忽明忽暗,等完全亮起来以后发现是一行又一行文字:

    “十三皇子赵鸿被龙卫带回国都城,途中遇沙尘暴,陷于方沙城,无一生还。”

    “大郸群龙无首,秦王晋王势如水火,晋王勾结北狄,毒杀秦王……”

    “秦王母妃怀恨在心,在晋王母妃寿宴时行刺,血溅春禧殿,太医院郑院使未能成功救治,晋王下令郑院使全家陪葬。”

    “群臣求情,郑国公魏国公与大长公主出面相劝未果,三日后郑家全灭,大长公主府遇袭失火,大长公主、女使妙音葬身火海。”

    “大长公主庇佑地坑院孩童被射杀,白眉白发的月儿中箭身亡。郑国公魏国公悲痛欲绝。”

    “国都城与方沙城始终无雨,晋王登基改年号天威,后下令在方沙城举行燎祭求雨,燎祭耗费大量珍奇异宝,焚烧时熊熊黑烟笼罩整个方沙城,数日不散。”

    “求雨失败,天威帝下令迁都,郑国公魏国公极力阻止,群臣在文德殿内争执不下,郑国公突发心疾不治身亡。”

    “天威帝嗜杀冷血,凡有违逆者皆可杀,战功赫赫的将军连杀三员。”

    “北狄使团出使国都城,途中病死五人,到达国都城后生病数量众多,五日后,国都城各街市都有伤寒病患,每日死去数百人。”

    “十日后,滑州传来急报,城内伤寒肆虐,连日阴雨,死亡两千多人……”

    “天威帝驱逐城中伤寒病患,未派太医与药材赶往滑州。”

    “同年四月,卫水流域连日暴雨,水位暴涨冲垮河堤,滑州城被淹,百姓被冲走数百人,城内外伤寒大暴发……共死亡三万五千余人。”

    “伤寒肆虐,遍地堆尸,天威帝下令迁都,北狄来袭,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地,半个月就兵临国都城下,要求天威帝禅让。”

    “天威帝与北狄一战,战败求和,交付巨额赔款,并将郑国公之女赵凝嫁到北狄和亲……”

    “半年后,赵凝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

    如果大家没穿越到大郸,看到这些文字只会觉得残酷,但当这些文字里包含着认识的人,尤其是印象颇佳的人,只觉得心痛难当。

    这些文字太可怕也太痛苦,医护也好,已经康复的病人和家属也好,一个个被吓醒。

    睁眼看到窗外熟悉的高楼大厦,咦? !

    我好大好新的方沙城呢?

    五秒后,医院传出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我们回来啦!太棒了!

    医护们特别淡定,该干嘛干嘛,只悄悄长舒一口气,终于终于啊……

    病人和家属激动得乱转,经过一番指点后立刻办出院,终于可以回家了!太好了!

    邵院长先是大喜,站在窗边再三确认,看到医院各门外聚集的媒体、自媒体,消防车,SWAT,警车……一时间,头大如斗。

    金老被魏璋推进院长办公室,乐呵呵的:“邵院长,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邵院长那个愁啊,要开多少会?写多少报告才能过关?

    穿越以后盼着回来,现在……忽然又有点想念在大郸的日子,不用开会,不用写报告,其实也挺好的。

    忽然,邵院长抬头盯着魏璋,特别紧张:“这次没人跟过来吧?”

    魏璋摇头,防范措施做得好,没人跟来。

    字体那么红那么清晰,但是,这破系统怎么一点都不涨?

    难道说,在医院外救治的病人不算数?

    不对啊,替郑院长写报告的时候,院内院外、国都城的治愈病人都算数。

    金老驾着电动轮椅过来,指着电子屏:“一直没对你说,找了志愿者汪工程师来看过,说电子屏没坏,投屏什么也都可以,说可能是……系统坏了。”

    邵院长惊愕地转过头:“还能这样?!那我们还能不能回去了?!”

    “不知道。”金老也很无奈。

    邵院长麻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这样困在大郸了?有这么坑的吗? !

    突然就很想摔点什么听个响!

    魏璋也走过来,瞥了一眼电子大屏,又看向金老:“爸,知道的人多吗?他们什么反应?”

    金老摇头:“为了国都城百姓看病方便,现在城东设了临时医院接诊,门诊平时没人来,第七项任务要治愈一万名病人,大家都忙……”

    “目前,除了我们,就只有赶来检查电子屏的汪工,他说也可能是电子屏里面的小组件坏了……总之他不会说出去。”

    全院大几千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也都是为生活奔忙的社会人,绝大多数都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是家庭的支柱。

    更可怕的是,这次系统还没开无限药房、无限超市和员工宿舍这些任务,药房的药物和器械会有用完的一天,超市里的商品也会被买空……

    这么大的医院回不去,根本不敢想。

    金老的手指来回轻点,这可怎么办?又能怎么办?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双眼从厚厚的镜片后面盯着魏璋。

    魏璋被金老异样的视线盯得心里发毛:“爸,你干嘛?”

    “你上次除夕夜怎么就能猜到我们会回去?”金老的指尖来回搓,“两个孩子本来就在,荣华是无意中闯来的,只有你是主动跟来的。”

    邵院长被金老这么一提醒,也盯着魏璋。

    魏璋嘿嘿:“这个系统明显是来帮忙的,医治能扭转局势的病患,改变大郢的衰败颓势,任务完成以后就能回去。有五成可能,我就敢赌一下。”

    “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邵院长追问:“现在呢?”

    魏璋掰着手指点:“不给无限药房和宿舍这些任务,也就是说这次的时间比大郢短得多……”

    “当然,也是因为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仅伤寒一项就保住了几万生命,更何况爆破组还改了河道,一场水患能带走无数生命。”

    “这绝对不是完成任务,是超量完成。”

    邵院长伸手:“我赞成赌一把。”

    金老没反应过来:“赌什么?”

    邵院长想了想:“所有车辆回医院停车场,医学资料、教具模型也都留给他们,争取早日让医院里的大郸病患康复出院。”

    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魏璋一眼。

    是的,这货让自己多写了好几份报告,安置他的时候也特别伤脑筋,现在是金老的宝贝儿子。

    魏璋一脸无辜。

    邵院长主意一定,在“飞来医馆大群”里发一条又一条消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多、快、好、省,救治大郸病患。”

    于是,第二天,术后闯过重重难关的帝师贺延年,开始接受床上复健。

    在经历了颅脑、四肢骨折和颜面部矫正手术的赵潜,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终于处于稳定康复期,口腔科医生给他做牙模,准备装脱卸式假牙。

    位于城东的临时医院,继续接收每天赶来看病的国都城病患和家属。

    飞来医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麻醉科复苏室里,生命体征平稳多日的手术病人,逐步转移到急诊留观或抢救大厅;急诊处于康复期的病患,也逐步出院。

    之前被紧急从滑州送到医院的病患,需要剖腹产的孕妇们也都康复出院了。

    转眼就到了四月二十八这天,急诊抢救大厅就只剩贺延年和杨功。

    贺延年开始下床行走。

    而杨功也被医护们从鬼门关强行拽回来,血气血氧都恢复正常,整个人虽然瘦了一圈,但精神非常好,吃嘛嘛香,恨不得一天吃八顿。

    邵院长和金老在抢救大厅转了一圈,两人嘀咕,不知道郑院使和太医们现在滑州怎么样了?

    滑州的伤寒病人们有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治疗?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传出视频请求声,接通后看到王强的脸:

    “邵院长,医院西门有一群人求见。”

    王强的手机换了一个角度,身后真有一群人,为首的正是风尘仆仆的郑院使。

    邵院长有些纳闷,这些太医们不回国都城太医院,直奔这里是几个意思?

    金老凑过来问:“所为何事?”

    郑院使立刻像看到了大救星,赶紧解释,李知州派了滑州的舞团跟到这里,要向驰援滑州的所有人献舞。

    邵院长想了想:“行,我来通知他们。”

    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照做。

    两刻钟后,去滑州的医护、志愿者、大厨等所有人,都站在医院西门的大斜坡上,随着乐工们一阵又一阵鼓点,二十四位撑伞的男女舞伎踩着云步走向斜坡附近。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开启录像模式。

    阳光下,伴着鼓点,水绿色衣裙的舞伎们撑伞起舞,伞面绘有绿叶粉荷,或随风摇曳,或顾盼生姿,水绿裙和伞面袍映着泛黄的沙地,像早春新芽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独唱到合唱,单鼓到群鼓,舞伎们在节奏变幻时组成各种形状,高高抛起手中伞,凌空跃起后旋转,再稳稳接住抛出的伞。

    而伞似乎有生命和默契,随意地从舞伎们的左手腕,经肩膀滚到右手;或从手掌经过前倾舒展的后背,停在脚尖。

    一曲舞毕,舞伎们列队向斜坡上的大家整齐行礼。

    大家热烈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郑院使这才郑重解释:“这是大郸滑州地区独有的伞舞,平日只有大型祭礼偶尔出来表演,倘若有为民出力的贤士,为表示感谢就会跳伞舞。”

    “代表滑州百姓对你们的真挚谢意。”

    啊这……大家面面相觑,被这么认真地感谢,怎么就有点不好意思呢?

    嗯,一定要注意形象,即使心里再高兴,也不能笑得太夸张。

    大家想了想,点头表示感谢,心里乐开了花。

    保科长不愧是六边形战士,火速冲回食堂库房,提着两篮大樱桃又冲回来,塞到魏璋手里。

    魏璋提着樱桃交给领舞:“这是飞来医馆的樱桃,作为谢礼。”

    领舞望着大又圆的深红樱桃当场楞住,急忙摆手,礼物太贵重了,不能收。

    魏璋直截了当:“恭敬不如从命,如果你们吃樱桃算逾制,那就在这里吃完再走,反正也不多。来来来,那边洗手,洗完手过来吃。”

    这下轮到郑院使和太医们面面相觑。

    金老问郑院使:“为何舞伎们不敢吃?”

    郑院使语出惊人:“在大郸,这样大小、颜色如此深红的樱桃,只有春闺试中脱颖而出的状元们,参加宫中樱桃宴才能品尝。”

    “我等吃也算儹越。”

    保科长听了魏璋的翻译,又火速拿来一篮大樱桃:“来,一起吃,都有,吃完再走。”

    魏璋笑着招呼:“郑院使,楞着干嘛?洗手去啊,一起吃。”

    大郸人你看我,我看他,他看她……来回看了好几圈,最后不知道谁先伸手,反正两刻钟后,只剩了樱桃梗,樱桃核都没剩。

    魏璋眨了眨眼睛:“你们不会吃太快,把核都咽下去了吧?”

    郑院使不好意思地摊开双手,手心里有六个樱桃核:“想带回去种。”

    魏璋找来小瓶小罐给他们装:“想带就带,飞来医馆就是这么大方。”

    郑院使、太医和舞伎们道谢后,带着樱桃核离开。

    直到他们再也看不见,金老才慢悠悠地解释:“这个伞舞演变到最后,就是清末官场泛滥的万民伞。”

    “四舍五入,你们也是被赠送过万民伞的人了。”

    “哇喔……幸亏拍下来了!”

    没人能在危险面前不害怕,就像赶去滑州支援的大家,明明害怕却选择面对;也没人能拒绝真诚的感谢,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

    于是,回医院的大家,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嘴角怎么都压不住,太高兴了有没有?

    四月三十

    装好脱卸式假牙的赵潜,终于带药出院,遭受重创的身体还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但至少性命和脸庞都保住了。

    五月初三,太医孟鸿才带着学生们回到方沙城的学舍区,就着飞来医馆新给的教材和模型,继续上课。

    六月初二,赶去滑州的国都城稳婆们,再次见到了国都城的万胜门。因为谭主任的大力推荐,凡是考核优良的稳婆都可以进入太医院成为女医。

    景佑帝给太医院招了五十六名女医,给官袍俸禄,还教识字写画,这项决定在文德殿掀起千层浪。

    哪怕群臣在文德殿吵翻了天,也架不住景佑帝当场发怒,老臣也好,年轻的大臣也好,这时才意识到,景佑帝虽然年轻但已经让群臣信服。

    六月初七

    焕然一新的帝师贺延年,经过度日如年的辛苦复健,现在终于抬头挺胸不用任何倚仗,全靠自己走出抢救大厅的自动门,经走廊到急诊大厅,望着外面炽热的阳光。

    景佑帝早就安排内侍官来接老师回长信宫。

    与内侍官一起来的,还有大长公主。

    六月十六,急诊抢救大厅和留观室已经空了,大郸没有病人住在医院里。

    傍晚时分,景佑帝派人送来了超大量的宫宴菜品和特别长的礼单。

    保科长又带人运了好多趟才算搬完。

    医院食堂再次摆开了豪华宫宴自助,每位走进食堂的人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有吃有喝谁会不开心?

    吃饱喝足回值班室躺平,医护们像平常一样进入梦乡,没多久就开始做梦,眼前的一切忽明忽暗,等完全亮起来以后发现是一行又一行文字:

    “十三皇子赵鸿被龙卫带回国都城,途中遇沙尘暴,陷于方沙城,无一生还。”

    “大郸群龙无首,秦王晋王势如水火,晋王勾结北狄,毒杀秦王……”

    “秦王母妃怀恨在心,在晋王母妃寿宴时行刺,血溅春禧殿,太医院郑院使未能成功救治,晋王下令郑院使全家陪葬。”

    “群臣求情,郑国公魏国公与大长公主出面相劝未果,三日后郑家全灭,大长公主府遇袭失火,大长公主、女使妙音葬身火海。”

    “大长公主庇佑地坑院孩童被射杀,白眉白发的月儿中箭身亡。郑国公魏国公悲痛欲绝。”

    “国都城与方沙城始终无雨,晋王登基改年号天威,后下令在方沙城举行燎祭求雨,燎祭耗费大量珍奇异宝,焚烧时熊熊黑烟笼罩整个方沙城,数日不散。”

    “求雨失败,天威帝下令迁都,郑国公魏国公极力阻止,群臣在文德殿内争执不下,郑国公突发心疾不治身亡。”

    “天威帝嗜杀冷血,凡有违逆者皆可杀,战功赫赫的将军连杀三员。”

    “北狄使团出使国都城,途中病死五人,到达国都城后生病数量众多,五日后,国都城各街市都有伤寒病患,每日死去数百人。”

    “十日后,滑州传来急报,城内伤寒肆虐,连日阴雨,死亡两千多人……”

    “天威帝驱逐城中伤寒病患,未派太医与药材赶往滑州。”

    “同年四月,卫水流域连日暴雨,水位暴涨冲垮河堤,滑州城被淹,百姓被冲走数百人,城内外伤寒大暴发……共死亡三万五千余人。”

    “伤寒肆虐,遍地堆尸,天威帝下令迁都,北狄来袭,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地,半个月就兵临国都城下,要求天威帝禅让。”

    “天威帝与北狄一战,战败求和,交付巨额赔款,并将郑国公之女赵凝嫁到北狄和亲……”

    “半年后,赵凝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

    如果大家没穿越到大郸,看到这些文字只会觉得残酷,但当这些文字里包含着认识的人,尤其是印象颇佳的人,只觉得心痛难当。

    这些文字太可怕也太痛苦,医护也好,已经康复的病人和家属也好,一个个被吓醒。

    睁眼看到窗外熟悉的高楼大厦,咦? !

    我好大好新的方沙城呢?

    五秒后,医院传出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我们回来啦!太棒了!

    医护们特别淡定,该干嘛干嘛,只悄悄长舒一口气,终于终于啊……

    病人和家属激动得乱转,经过一番指点后立刻办出院,终于可以回家了!太好了!

    邵院长先是大喜,站在窗边再三确认,看到医院各门外聚集的媒体、自媒体,消防车,SWAT,警车……一时间,头大如斗。

    金老被魏璋推进院长办公室,乐呵呵的:“邵院长,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邵院长那个愁啊,要开多少会?写多少报告才能过关?

    穿越以后盼着回来,现在……忽然又有点想念在大郸的日子,不用开会,不用写报告,其实也挺好的。

    忽然,邵院长抬头盯着魏璋,特别紧张:“这次没人跟过来吧?”

    魏璋摇头,防范措施做得好,没人跟来。

    字体那么红那么清晰,但是,这破系统怎么一点都不涨?

    难道说,在医院外救治的病人不算数?

    不对啊,替郑院长写报告的时候,院内院外、国都城的治愈病人都算数。

    金老驾着电动轮椅过来,指着电子屏:“一直没对你说,找了志愿者汪工程师来看过,说电子屏没坏,投屏什么也都可以,说可能是……系统坏了。”

    邵院长惊愕地转过头:“还能这样?!那我们还能不能回去了?!”

    “不知道。”金老也很无奈。

    邵院长麻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这样困在大郸了?有这么坑的吗? !

    突然就很想摔点什么听个响!

    魏璋也走过来,瞥了一眼电子大屏,又看向金老:“爸,知道的人多吗?他们什么反应?”

    金老摇头:“为了国都城百姓看病方便,现在城东设了临时医院接诊,门诊平时没人来,第七项任务要治愈一万名病人,大家都忙……”

    “目前,除了我们,就只有赶来检查电子屏的汪工,他说也可能是电子屏里面的小组件坏了……总之他不会说出去。”

    全院大几千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也都是为生活奔忙的社会人,绝大多数都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是家庭的支柱。

    更可怕的是,这次系统还没开无限药房、无限超市和员工宿舍这些任务,药房的药物和器械会有用完的一天,超市里的商品也会被买空……

    这么大的医院回不去,根本不敢想。

    金老的手指来回轻点,这可怎么办?又能怎么办?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双眼从厚厚的镜片后面盯着魏璋。

    魏璋被金老异样的视线盯得心里发毛:“爸,你干嘛?”

    “你上次除夕夜怎么就能猜到我们会回去?”金老的指尖来回搓,“两个孩子本来就在,荣华是无意中闯来的,只有你是主动跟来的。”

    邵院长被金老这么一提醒,也盯着魏璋。

    魏璋嘿嘿:“这个系统明显是来帮忙的,医治能扭转局势的病患,改变大郢的衰败颓势,任务完成以后就能回去。有五成可能,我就敢赌一下。”

    “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邵院长追问:“现在呢?”

    魏璋掰着手指点:“不给无限药房和宿舍这些任务,也就是说这次的时间比大郢短得多……”

    “当然,也是因为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仅伤寒一项就保住了几万生命,更何况爆破组还改了河道,一场水患能带走无数生命。”

    “这绝对不是完成任务,是超量完成。”

    邵院长伸手:“我赞成赌一把。”

    金老没反应过来:“赌什么?”

    邵院长想了想:“所有车辆回医院停车场,医学资料、教具模型也都留给他们,争取早日让医院里的大郸病患康复出院。”

    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魏璋一眼。

    是的,这货让自己多写了好几份报告,安置他的时候也特别伤脑筋,现在是金老的宝贝儿子。

    魏璋一脸无辜。

    邵院长主意一定,在“飞来医馆大群”里发一条又一条消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多、快、好、省,救治大郸病患。”

    于是,第二天,术后闯过重重难关的帝师贺延年,开始接受床上复健。

    在经历了颅脑、四肢骨折和颜面部矫正手术的赵潜,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终于处于稳定康复期,口腔科医生给他做牙模,准备装脱卸式假牙。

    位于城东的临时医院,继续接收每天赶来看病的国都城病患和家属。

    飞来医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麻醉科复苏室里,生命体征平稳多日的手术病人,逐步转移到急诊留观或抢救大厅;急诊处于康复期的病患,也逐步出院。

    之前被紧急从滑州送到医院的病患,需要剖腹产的孕妇们也都康复出院了。

    转眼就到了四月二十八这天,急诊抢救大厅就只剩贺延年和杨功。

    贺延年开始下床行走。

    而杨功也被医护们从鬼门关强行拽回来,血气血氧都恢复正常,整个人虽然瘦了一圈,但精神非常好,吃嘛嘛香,恨不得一天吃八顿。

    邵院长和金老在抢救大厅转了一圈,两人嘀咕,不知道郑院使和太医们现在滑州怎么样了?

    滑州的伤寒病人们有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治疗?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传出视频请求声,接通后看到王强的脸:

    “邵院长,医院西门有一群人求见。”

    王强的手机换了一个角度,身后真有一群人,为首的正是风尘仆仆的郑院使。

    邵院长有些纳闷,这些太医们不回国都城太医院,直奔这里是几个意思?

    金老凑过来问:“所为何事?”

    郑院使立刻像看到了大救星,赶紧解释,李知州派了滑州的舞团跟到这里,要向驰援滑州的所有人献舞。

    邵院长想了想:“行,我来通知他们。”

    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照做。

    两刻钟后,去滑州的医护、志愿者、大厨等所有人,都站在医院西门的大斜坡上,随着乐工们一阵又一阵鼓点,二十四位撑伞的男女舞伎踩着云步走向斜坡附近。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开启录像模式。

    阳光下,伴着鼓点,水绿色衣裙的舞伎们撑伞起舞,伞面绘有绿叶粉荷,或随风摇曳,或顾盼生姿,水绿裙和伞面袍映着泛黄的沙地,像早春新芽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独唱到合唱,单鼓到群鼓,舞伎们在节奏变幻时组成各种形状,高高抛起手中伞,凌空跃起后旋转,再稳稳接住抛出的伞。

    而伞似乎有生命和默契,随意地从舞伎们的左手腕,经肩膀滚到右手;或从手掌经过前倾舒展的后背,停在脚尖。

    一曲舞毕,舞伎们列队向斜坡上的大家整齐行礼。

    大家热烈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郑院使这才郑重解释:“这是大郸滑州地区独有的伞舞,平日只有大型祭礼偶尔出来表演,倘若有为民出力的贤士,为表示感谢就会跳伞舞。”

    “代表滑州百姓对你们的真挚谢意。”

    啊这……大家面面相觑,被这么认真地感谢,怎么就有点不好意思呢?

    嗯,一定要注意形象,即使心里再高兴,也不能笑得太夸张。

    大家想了想,点头表示感谢,心里乐开了花。

    保科长不愧是六边形战士,火速冲回食堂库房,提着两篮大樱桃又冲回来,塞到魏璋手里。

    魏璋提着樱桃交给领舞:“这是飞来医馆的樱桃,作为谢礼。”

    领舞望着大又圆的深红樱桃当场楞住,急忙摆手,礼物太贵重了,不能收。

    魏璋直截了当:“恭敬不如从命,如果你们吃樱桃算逾制,那就在这里吃完再走,反正也不多。来来来,那边洗手,洗完手过来吃。”

    这下轮到郑院使和太医们面面相觑。

    金老问郑院使:“为何舞伎们不敢吃?”

    郑院使语出惊人:“在大郸,这样大小、颜色如此深红的樱桃,只有春闺试中脱颖而出的状元们,参加宫中樱桃宴才能品尝。”

    “我等吃也算儹越。”

    保科长听了魏璋的翻译,又火速拿来一篮大樱桃:“来,一起吃,都有,吃完再走。”

    魏璋笑着招呼:“郑院使,楞着干嘛?洗手去啊,一起吃。”

    大郸人你看我,我看他,他看她……来回看了好几圈,最后不知道谁先伸手,反正两刻钟后,只剩了樱桃梗,樱桃核都没剩。

    魏璋眨了眨眼睛:“你们不会吃太快,把核都咽下去了吧?”

    郑院使不好意思地摊开双手,手心里有六个樱桃核:“想带回去种。”

    魏璋找来小瓶小罐给他们装:“想带就带,飞来医馆就是这么大方。”

    郑院使、太医和舞伎们道谢后,带着樱桃核离开。

    直到他们再也看不见,金老才慢悠悠地解释:“这个伞舞演变到最后,就是清末官场泛滥的万民伞。”

    “四舍五入,你们也是被赠送过万民伞的人了。”

    “哇喔……幸亏拍下来了!”

    没人能在危险面前不害怕,就像赶去滑州支援的大家,明明害怕却选择面对;也没人能拒绝真诚的感谢,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

    于是,回医院的大家,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嘴角怎么都压不住,太高兴了有没有?

    四月三十

    装好脱卸式假牙的赵潜,终于带药出院,遭受重创的身体还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但至少性命和脸庞都保住了。

    五月初三,太医孟鸿才带着学生们回到方沙城的学舍区,就着飞来医馆新给的教材和模型,继续上课。

    六月初二,赶去滑州的国都城稳婆们,再次见到了国都城的万胜门。因为谭主任的大力推荐,凡是考核优良的稳婆都可以进入太医院成为女医。

    景佑帝给太医院招了五十六名女医,给官袍俸禄,还教识字写画,这项决定在文德殿掀起千层浪。

    哪怕群臣在文德殿吵翻了天,也架不住景佑帝当场发怒,老臣也好,年轻的大臣也好,这时才意识到,景佑帝虽然年轻但已经让群臣信服。

    六月初七

    焕然一新的帝师贺延年,经过度日如年的辛苦复健,现在终于抬头挺胸不用任何倚仗,全靠自己走出抢救大厅的自动门,经走廊到急诊大厅,望着外面炽热的阳光。

    景佑帝早就安排内侍官来接老师回长信宫。

    与内侍官一起来的,还有大长公主。

    六月十六,急诊抢救大厅和留观室已经空了,大郸没有病人住在医院里。

    傍晚时分,景佑帝派人送来了超大量的宫宴菜品和特别长的礼单。

    保科长又带人运了好多趟才算搬完。

    医院食堂再次摆开了豪华宫宴自助,每位走进食堂的人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有吃有喝谁会不开心?

    吃饱喝足回值班室躺平,医护们像平常一样进入梦乡,没多久就开始做梦,眼前的一切忽明忽暗,等完全亮起来以后发现是一行又一行文字:

    “十三皇子赵鸿被龙卫带回国都城,途中遇沙尘暴,陷于方沙城,无一生还。”

    “大郸群龙无首,秦王晋王势如水火,晋王勾结北狄,毒杀秦王……”

    “秦王母妃怀恨在心,在晋王母妃寿宴时行刺,血溅春禧殿,太医院郑院使未能成功救治,晋王下令郑院使全家陪葬。”

    “群臣求情,郑国公魏国公与大长公主出面相劝未果,三日后郑家全灭,大长公主府遇袭失火,大长公主、女使妙音葬身火海。”

    “大长公主庇佑地坑院孩童被射杀,白眉白发的月儿中箭身亡。郑国公魏国公悲痛欲绝。”

    “国都城与方沙城始终无雨,晋王登基改年号天威,后下令在方沙城举行燎祭求雨,燎祭耗费大量珍奇异宝,焚烧时熊熊黑烟笼罩整个方沙城,数日不散。”

    “求雨失败,天威帝下令迁都,郑国公魏国公极力阻止,群臣在文德殿内争执不下,郑国公突发心疾不治身亡。”

    “天威帝嗜杀冷血,凡有违逆者皆可杀,战功赫赫的将军连杀三员。”

    “北狄使团出使国都城,途中病死五人,到达国都城后生病数量众多,五日后,国都城各街市都有伤寒病患,每日死去数百人。”

    “十日后,滑州传来急报,城内伤寒肆虐,连日阴雨,死亡两千多人……”

    “天威帝驱逐城中伤寒病患,未派太医与药材赶往滑州。”

    “同年四月,卫水流域连日暴雨,水位暴涨冲垮河堤,滑州城被淹,百姓被冲走数百人,城内外伤寒大暴发……共死亡三万五千余人。”

    “伤寒肆虐,遍地堆尸,天威帝下令迁都,北狄来袭,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地,半个月就兵临国都城下,要求天威帝禅让。”

    “天威帝与北狄一战,战败求和,交付巨额赔款,并将郑国公之女赵凝嫁到北狄和亲……”

    “半年后,赵凝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

    如果大家没穿越到大郸,看到这些文字只会觉得残酷,但当这些文字里包含着认识的人,尤其是印象颇佳的人,只觉得心痛难当。

    这些文字太可怕也太痛苦,医护也好,已经康复的病人和家属也好,一个个被吓醒。

    睁眼看到窗外熟悉的高楼大厦,咦? !

    我好大好新的方沙城呢?

    五秒后,医院传出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我们回来啦!太棒了!

    医护们特别淡定,该干嘛干嘛,只悄悄长舒一口气,终于终于啊……

    病人和家属激动得乱转,经过一番指点后立刻办出院,终于可以回家了!太好了!

    邵院长先是大喜,站在窗边再三确认,看到医院各门外聚集的媒体、自媒体,消防车,SWAT,警车……一时间,头大如斗。

    金老被魏璋推进院长办公室,乐呵呵的:“邵院长,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邵院长那个愁啊,要开多少会?写多少报告才能过关?

    穿越以后盼着回来,现在……忽然又有点想念在大郸的日子,不用开会,不用写报告,其实也挺好的。

    忽然,邵院长抬头盯着魏璋,特别紧张:“这次没人跟过来吧?”

    魏璋摇头,防范措施做得好,没人跟来。

    字体那么红那么清晰,但是,这破系统怎么一点都不涨?

    难道说,在医院外救治的病人不算数?

    不对啊,替郑院长写报告的时候,院内院外、国都城的治愈病人都算数。

    金老驾着电动轮椅过来,指着电子屏:“一直没对你说,找了志愿者汪工程师来看过,说电子屏没坏,投屏什么也都可以,说可能是……系统坏了。”

    邵院长惊愕地转过头:“还能这样?!那我们还能不能回去了?!”

    “不知道。”金老也很无奈。

    邵院长麻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这样困在大郸了?有这么坑的吗? !

    突然就很想摔点什么听个响!

    魏璋也走过来,瞥了一眼电子大屏,又看向金老:“爸,知道的人多吗?他们什么反应?”

    金老摇头:“为了国都城百姓看病方便,现在城东设了临时医院接诊,门诊平时没人来,第七项任务要治愈一万名病人,大家都忙……”

    “目前,除了我们,就只有赶来检查电子屏的汪工,他说也可能是电子屏里面的小组件坏了……总之他不会说出去。”

    全院大几千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也都是为生活奔忙的社会人,绝大多数都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是家庭的支柱。

    更可怕的是,这次系统还没开无限药房、无限超市和员工宿舍这些任务,药房的药物和器械会有用完的一天,超市里的商品也会被买空……

    这么大的医院回不去,根本不敢想。

    金老的手指来回轻点,这可怎么办?又能怎么办?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双眼从厚厚的镜片后面盯着魏璋。

    魏璋被金老异样的视线盯得心里发毛:“爸,你干嘛?”

    “你上次除夕夜怎么就能猜到我们会回去?”金老的指尖来回搓,“两个孩子本来就在,荣华是无意中闯来的,只有你是主动跟来的。”

    邵院长被金老这么一提醒,也盯着魏璋。

    魏璋嘿嘿:“这个系统明显是来帮忙的,医治能扭转局势的病患,改变大郢的衰败颓势,任务完成以后就能回去。有五成可能,我就敢赌一下。”

    “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邵院长追问:“现在呢?”

    魏璋掰着手指点:“不给无限药房和宿舍这些任务,也就是说这次的时间比大郢短得多……”

    “当然,也是因为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仅伤寒一项就保住了几万生命,更何况爆破组还改了河道,一场水患能带走无数生命。”

    “这绝对不是完成任务,是超量完成。”

    邵院长伸手:“我赞成赌一把。”

    金老没反应过来:“赌什么?”

    邵院长想了想:“所有车辆回医院停车场,医学资料、教具模型也都留给他们,争取早日让医院里的大郸病患康复出院。”

    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魏璋一眼。

    是的,这货让自己多写了好几份报告,安置他的时候也特别伤脑筋,现在是金老的宝贝儿子。

    魏璋一脸无辜。

    邵院长主意一定,在“飞来医馆大群”里发一条又一条消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多、快、好、省,救治大郸病患。”

    于是,第二天,术后闯过重重难关的帝师贺延年,开始接受床上复健。

    在经历了颅脑、四肢骨折和颜面部矫正手术的赵潜,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终于处于稳定康复期,口腔科医生给他做牙模,准备装脱卸式假牙。

    位于城东的临时医院,继续接收每天赶来看病的国都城病患和家属。

    飞来医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麻醉科复苏室里,生命体征平稳多日的手术病人,逐步转移到急诊留观或抢救大厅;急诊处于康复期的病患,也逐步出院。

    之前被紧急从滑州送到医院的病患,需要剖腹产的孕妇们也都康复出院了。

    转眼就到了四月二十八这天,急诊抢救大厅就只剩贺延年和杨功。

    贺延年开始下床行走。

    而杨功也被医护们从鬼门关强行拽回来,血气血氧都恢复正常,整个人虽然瘦了一圈,但精神非常好,吃嘛嘛香,恨不得一天吃八顿。

    邵院长和金老在抢救大厅转了一圈,两人嘀咕,不知道郑院使和太医们现在滑州怎么样了?

    滑州的伤寒病人们有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治疗?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传出视频请求声,接通后看到王强的脸:

    “邵院长,医院西门有一群人求见。”

    王强的手机换了一个角度,身后真有一群人,为首的正是风尘仆仆的郑院使。

    邵院长有些纳闷,这些太医们不回国都城太医院,直奔这里是几个意思?

    金老凑过来问:“所为何事?”

    郑院使立刻像看到了大救星,赶紧解释,李知州派了滑州的舞团跟到这里,要向驰援滑州的所有人献舞。

    邵院长想了想:“行,我来通知他们。”

    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照做。

    两刻钟后,去滑州的医护、志愿者、大厨等所有人,都站在医院西门的大斜坡上,随着乐工们一阵又一阵鼓点,二十四位撑伞的男女舞伎踩着云步走向斜坡附近。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开启录像模式。

    阳光下,伴着鼓点,水绿色衣裙的舞伎们撑伞起舞,伞面绘有绿叶粉荷,或随风摇曳,或顾盼生姿,水绿裙和伞面袍映着泛黄的沙地,像早春新芽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独唱到合唱,单鼓到群鼓,舞伎们在节奏变幻时组成各种形状,高高抛起手中伞,凌空跃起后旋转,再稳稳接住抛出的伞。

    而伞似乎有生命和默契,随意地从舞伎们的左手腕,经肩膀滚到右手;或从手掌经过前倾舒展的后背,停在脚尖。

    一曲舞毕,舞伎们列队向斜坡上的大家整齐行礼。

    大家热烈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郑院使这才郑重解释:“这是大郸滑州地区独有的伞舞,平日只有大型祭礼偶尔出来表演,倘若有为民出力的贤士,为表示感谢就会跳伞舞。”

    “代表滑州百姓对你们的真挚谢意。”

    啊这……大家面面相觑,被这么认真地感谢,怎么就有点不好意思呢?

    嗯,一定要注意形象,即使心里再高兴,也不能笑得太夸张。

    大家想了想,点头表示感谢,心里乐开了花。

    保科长不愧是六边形战士,火速冲回食堂库房,提着两篮大樱桃又冲回来,塞到魏璋手里。

    魏璋提着樱桃交给领舞:“这是飞来医馆的樱桃,作为谢礼。”

    领舞望着大又圆的深红樱桃当场楞住,急忙摆手,礼物太贵重了,不能收。

    魏璋直截了当:“恭敬不如从命,如果你们吃樱桃算逾制,那就在这里吃完再走,反正也不多。来来来,那边洗手,洗完手过来吃。”

    这下轮到郑院使和太医们面面相觑。

    金老问郑院使:“为何舞伎们不敢吃?”

    郑院使语出惊人:“在大郸,这样大小、颜色如此深红的樱桃,只有春闺试中脱颖而出的状元们,参加宫中樱桃宴才能品尝。”

    “我等吃也算儹越。”

    保科长听了魏璋的翻译,又火速拿来一篮大樱桃:“来,一起吃,都有,吃完再走。”

    魏璋笑着招呼:“郑院使,楞着干嘛?洗手去啊,一起吃。”

    大郸人你看我,我看他,他看她……来回看了好几圈,最后不知道谁先伸手,反正两刻钟后,只剩了樱桃梗,樱桃核都没剩。

    魏璋眨了眨眼睛:“你们不会吃太快,把核都咽下去了吧?”

    郑院使不好意思地摊开双手,手心里有六个樱桃核:“想带回去种。”

    魏璋找来小瓶小罐给他们装:“想带就带,飞来医馆就是这么大方。”

    郑院使、太医和舞伎们道谢后,带着樱桃核离开。

    直到他们再也看不见,金老才慢悠悠地解释:“这个伞舞演变到最后,就是清末官场泛滥的万民伞。”

    “四舍五入,你们也是被赠送过万民伞的人了。”

    “哇喔……幸亏拍下来了!”

    没人能在危险面前不害怕,就像赶去滑州支援的大家,明明害怕却选择面对;也没人能拒绝真诚的感谢,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

    于是,回医院的大家,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嘴角怎么都压不住,太高兴了有没有?

    四月三十

    装好脱卸式假牙的赵潜,终于带药出院,遭受重创的身体还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但至少性命和脸庞都保住了。

    五月初三,太医孟鸿才带着学生们回到方沙城的学舍区,就着飞来医馆新给的教材和模型,继续上课。

    六月初二,赶去滑州的国都城稳婆们,再次见到了国都城的万胜门。因为谭主任的大力推荐,凡是考核优良的稳婆都可以进入太医院成为女医。

    景佑帝给太医院招了五十六名女医,给官袍俸禄,还教识字写画,这项决定在文德殿掀起千层浪。

    哪怕群臣在文德殿吵翻了天,也架不住景佑帝当场发怒,老臣也好,年轻的大臣也好,这时才意识到,景佑帝虽然年轻但已经让群臣信服。

    六月初七

    焕然一新的帝师贺延年,经过度日如年的辛苦复健,现在终于抬头挺胸不用任何倚仗,全靠自己走出抢救大厅的自动门,经走廊到急诊大厅,望着外面炽热的阳光。

    景佑帝早就安排内侍官来接老师回长信宫。

    与内侍官一起来的,还有大长公主。

    六月十六,急诊抢救大厅和留观室已经空了,大郸没有病人住在医院里。

    傍晚时分,景佑帝派人送来了超大量的宫宴菜品和特别长的礼单。

    保科长又带人运了好多趟才算搬完。

    医院食堂再次摆开了豪华宫宴自助,每位走进食堂的人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有吃有喝谁会不开心?

    吃饱喝足回值班室躺平,医护们像平常一样进入梦乡,没多久就开始做梦,眼前的一切忽明忽暗,等完全亮起来以后发现是一行又一行文字:

    “十三皇子赵鸿被龙卫带回国都城,途中遇沙尘暴,陷于方沙城,无一生还。”

    “大郸群龙无首,秦王晋王势如水火,晋王勾结北狄,毒杀秦王……”

    “秦王母妃怀恨在心,在晋王母妃寿宴时行刺,血溅春禧殿,太医院郑院使未能成功救治,晋王下令郑院使全家陪葬。”

    “群臣求情,郑国公魏国公与大长公主出面相劝未果,三日后郑家全灭,大长公主府遇袭失火,大长公主、女使妙音葬身火海。”

    “大长公主庇佑地坑院孩童被射杀,白眉白发的月儿中箭身亡。郑国公魏国公悲痛欲绝。”

    “国都城与方沙城始终无雨,晋王登基改年号天威,后下令在方沙城举行燎祭求雨,燎祭耗费大量珍奇异宝,焚烧时熊熊黑烟笼罩整个方沙城,数日不散。”

    “求雨失败,天威帝下令迁都,郑国公魏国公极力阻止,群臣在文德殿内争执不下,郑国公突发心疾不治身亡。”

    “天威帝嗜杀冷血,凡有违逆者皆可杀,战功赫赫的将军连杀三员。”

    “北狄使团出使国都城,途中病死五人,到达国都城后生病数量众多,五日后,国都城各街市都有伤寒病患,每日死去数百人。”

    “十日后,滑州传来急报,城内伤寒肆虐,连日阴雨,死亡两千多人……”

    “天威帝驱逐城中伤寒病患,未派太医与药材赶往滑州。”

    “同年四月,卫水流域连日暴雨,水位暴涨冲垮河堤,滑州城被淹,百姓被冲走数百人,城内外伤寒大暴发……共死亡三万五千余人。”

    “伤寒肆虐,遍地堆尸,天威帝下令迁都,北狄来袭,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地,半个月就兵临国都城下,要求天威帝禅让。”

    “天威帝与北狄一战,战败求和,交付巨额赔款,并将郑国公之女赵凝嫁到北狄和亲……”

    “半年后,赵凝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

    如果大家没穿越到大郸,看到这些文字只会觉得残酷,但当这些文字里包含着认识的人,尤其是印象颇佳的人,只觉得心痛难当。

    这些文字太可怕也太痛苦,医护也好,已经康复的病人和家属也好,一个个被吓醒。

    睁眼看到窗外熟悉的高楼大厦,咦? !

    我好大好新的方沙城呢?

    五秒后,医院传出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我们回来啦!太棒了!

    医护们特别淡定,该干嘛干嘛,只悄悄长舒一口气,终于终于啊……

    病人和家属激动得乱转,经过一番指点后立刻办出院,终于可以回家了!太好了!

    邵院长先是大喜,站在窗边再三确认,看到医院各门外聚集的媒体、自媒体,消防车,SWAT,警车……一时间,头大如斗。

    金老被魏璋推进院长办公室,乐呵呵的:“邵院长,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邵院长那个愁啊,要开多少会?写多少报告才能过关?

    穿越以后盼着回来,现在……忽然又有点想念在大郸的日子,不用开会,不用写报告,其实也挺好的。

    忽然,邵院长抬头盯着魏璋,特别紧张:“这次没人跟过来吧?”

    魏璋摇头,防范措施做得好,没人跟来。

    字体那么红那么清晰,但是,这破系统怎么一点都不涨?

    难道说,在医院外救治的病人不算数?

    不对啊,替郑院长写报告的时候,院内院外、国都城的治愈病人都算数。

    金老驾着电动轮椅过来,指着电子屏:“一直没对你说,找了志愿者汪工程师来看过,说电子屏没坏,投屏什么也都可以,说可能是……系统坏了。”

    邵院长惊愕地转过头:“还能这样?!那我们还能不能回去了?!”

    “不知道。”金老也很无奈。

    邵院长麻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这样困在大郸了?有这么坑的吗? !

    突然就很想摔点什么听个响!

    魏璋也走过来,瞥了一眼电子大屏,又看向金老:“爸,知道的人多吗?他们什么反应?”

    金老摇头:“为了国都城百姓看病方便,现在城东设了临时医院接诊,门诊平时没人来,第七项任务要治愈一万名病人,大家都忙……”

    “目前,除了我们,就只有赶来检查电子屏的汪工,他说也可能是电子屏里面的小组件坏了……总之他不会说出去。”

    全院大几千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也都是为生活奔忙的社会人,绝大多数都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是家庭的支柱。

    更可怕的是,这次系统还没开无限药房、无限超市和员工宿舍这些任务,药房的药物和器械会有用完的一天,超市里的商品也会被买空……

    这么大的医院回不去,根本不敢想。

    金老的手指来回轻点,这可怎么办?又能怎么办?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双眼从厚厚的镜片后面盯着魏璋。

    魏璋被金老异样的视线盯得心里发毛:“爸,你干嘛?”

    “你上次除夕夜怎么就能猜到我们会回去?”金老的指尖来回搓,“两个孩子本来就在,荣华是无意中闯来的,只有你是主动跟来的。”

    邵院长被金老这么一提醒,也盯着魏璋。

    魏璋嘿嘿:“这个系统明显是来帮忙的,医治能扭转局势的病患,改变大郢的衰败颓势,任务完成以后就能回去。有五成可能,我就敢赌一下。”

    “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邵院长追问:“现在呢?”

    魏璋掰着手指点:“不给无限药房和宿舍这些任务,也就是说这次的时间比大郢短得多……”

    “当然,也是因为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仅伤寒一项就保住了几万生命,更何况爆破组还改了河道,一场水患能带走无数生命。”

    “这绝对不是完成任务,是超量完成。”

    邵院长伸手:“我赞成赌一把。”

    金老没反应过来:“赌什么?”

    邵院长想了想:“所有车辆回医院停车场,医学资料、教具模型也都留给他们,争取早日让医院里的大郸病患康复出院。”

    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魏璋一眼。

    是的,这货让自己多写了好几份报告,安置他的时候也特别伤脑筋,现在是金老的宝贝儿子。

    魏璋一脸无辜。

    邵院长主意一定,在“飞来医馆大群”里发一条又一条消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多、快、好、省,救治大郸病患。”

    于是,第二天,术后闯过重重难关的帝师贺延年,开始接受床上复健。

    在经历了颅脑、四肢骨折和颜面部矫正手术的赵潜,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终于处于稳定康复期,口腔科医生给他做牙模,准备装脱卸式假牙。

    位于城东的临时医院,继续接收每天赶来看病的国都城病患和家属。

    飞来医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麻醉科复苏室里,生命体征平稳多日的手术病人,逐步转移到急诊留观或抢救大厅;急诊处于康复期的病患,也逐步出院。

    之前被紧急从滑州送到医院的病患,需要剖腹产的孕妇们也都康复出院了。

    转眼就到了四月二十八这天,急诊抢救大厅就只剩贺延年和杨功。

    贺延年开始下床行走。

    而杨功也被医护们从鬼门关强行拽回来,血气血氧都恢复正常,整个人虽然瘦了一圈,但精神非常好,吃嘛嘛香,恨不得一天吃八顿。

    邵院长和金老在抢救大厅转了一圈,两人嘀咕,不知道郑院使和太医们现在滑州怎么样了?

    滑州的伤寒病人们有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治疗?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传出视频请求声,接通后看到王强的脸:

    “邵院长,医院西门有一群人求见。”

    王强的手机换了一个角度,身后真有一群人,为首的正是风尘仆仆的郑院使。

    邵院长有些纳闷,这些太医们不回国都城太医院,直奔这里是几个意思?

    金老凑过来问:“所为何事?”

    郑院使立刻像看到了大救星,赶紧解释,李知州派了滑州的舞团跟到这里,要向驰援滑州的所有人献舞。

    邵院长想了想:“行,我来通知他们。”

    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照做。

    两刻钟后,去滑州的医护、志愿者、大厨等所有人,都站在医院西门的大斜坡上,随着乐工们一阵又一阵鼓点,二十四位撑伞的男女舞伎踩着云步走向斜坡附近。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开启录像模式。

    阳光下,伴着鼓点,水绿色衣裙的舞伎们撑伞起舞,伞面绘有绿叶粉荷,或随风摇曳,或顾盼生姿,水绿裙和伞面袍映着泛黄的沙地,像早春新芽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独唱到合唱,单鼓到群鼓,舞伎们在节奏变幻时组成各种形状,高高抛起手中伞,凌空跃起后旋转,再稳稳接住抛出的伞。

    而伞似乎有生命和默契,随意地从舞伎们的左手腕,经肩膀滚到右手;或从手掌经过前倾舒展的后背,停在脚尖。

    一曲舞毕,舞伎们列队向斜坡上的大家整齐行礼。

    大家热烈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郑院使这才郑重解释:“这是大郸滑州地区独有的伞舞,平日只有大型祭礼偶尔出来表演,倘若有为民出力的贤士,为表示感谢就会跳伞舞。”

    “代表滑州百姓对你们的真挚谢意。”

    啊这……大家面面相觑,被这么认真地感谢,怎么就有点不好意思呢?

    嗯,一定要注意形象,即使心里再高兴,也不能笑得太夸张。

    大家想了想,点头表示感谢,心里乐开了花。

    保科长不愧是六边形战士,火速冲回食堂库房,提着两篮大樱桃又冲回来,塞到魏璋手里。

    魏璋提着樱桃交给领舞:“这是飞来医馆的樱桃,作为谢礼。”

    领舞望着大又圆的深红樱桃当场楞住,急忙摆手,礼物太贵重了,不能收。

    魏璋直截了当:“恭敬不如从命,如果你们吃樱桃算逾制,那就在这里吃完再走,反正也不多。来来来,那边洗手,洗完手过来吃。”

    这下轮到郑院使和太医们面面相觑。

    金老问郑院使:“为何舞伎们不敢吃?”

    郑院使语出惊人:“在大郸,这样大小、颜色如此深红的樱桃,只有春闺试中脱颖而出的状元们,参加宫中樱桃宴才能品尝。”

    “我等吃也算儹越。”

    保科长听了魏璋的翻译,又火速拿来一篮大樱桃:“来,一起吃,都有,吃完再走。”

    魏璋笑着招呼:“郑院使,楞着干嘛?洗手去啊,一起吃。”

    大郸人你看我,我看他,他看她……来回看了好几圈,最后不知道谁先伸手,反正两刻钟后,只剩了樱桃梗,樱桃核都没剩。

    魏璋眨了眨眼睛:“你们不会吃太快,把核都咽下去了吧?”

    郑院使不好意思地摊开双手,手心里有六个樱桃核:“想带回去种。”

    魏璋找来小瓶小罐给他们装:“想带就带,飞来医馆就是这么大方。”

    郑院使、太医和舞伎们道谢后,带着樱桃核离开。

    直到他们再也看不见,金老才慢悠悠地解释:“这个伞舞演变到最后,就是清末官场泛滥的万民伞。”

    “四舍五入,你们也是被赠送过万民伞的人了。”

    “哇喔……幸亏拍下来了!”

    没人能在危险面前不害怕,就像赶去滑州支援的大家,明明害怕却选择面对;也没人能拒绝真诚的感谢,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

    于是,回医院的大家,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嘴角怎么都压不住,太高兴了有没有?

    四月三十

    装好脱卸式假牙的赵潜,终于带药出院,遭受重创的身体还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但至少性命和脸庞都保住了。

    五月初三,太医孟鸿才带着学生们回到方沙城的学舍区,就着飞来医馆新给的教材和模型,继续上课。

    六月初二,赶去滑州的国都城稳婆们,再次见到了国都城的万胜门。因为谭主任的大力推荐,凡是考核优良的稳婆都可以进入太医院成为女医。

    景佑帝给太医院招了五十六名女医,给官袍俸禄,还教识字写画,这项决定在文德殿掀起千层浪。

    哪怕群臣在文德殿吵翻了天,也架不住景佑帝当场发怒,老臣也好,年轻的大臣也好,这时才意识到,景佑帝虽然年轻但已经让群臣信服。

    六月初七

    焕然一新的帝师贺延年,经过度日如年的辛苦复健,现在终于抬头挺胸不用任何倚仗,全靠自己走出抢救大厅的自动门,经走廊到急诊大厅,望着外面炽热的阳光。

    景佑帝早就安排内侍官来接老师回长信宫。

    与内侍官一起来的,还有大长公主。

    六月十六,急诊抢救大厅和留观室已经空了,大郸没有病人住在医院里。

    傍晚时分,景佑帝派人送来了超大量的宫宴菜品和特别长的礼单。

    保科长又带人运了好多趟才算搬完。

    医院食堂再次摆开了豪华宫宴自助,每位走进食堂的人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有吃有喝谁会不开心?

    吃饱喝足回值班室躺平,医护们像平常一样进入梦乡,没多久就开始做梦,眼前的一切忽明忽暗,等完全亮起来以后发现是一行又一行文字:

    “十三皇子赵鸿被龙卫带回国都城,途中遇沙尘暴,陷于方沙城,无一生还。”

    “大郸群龙无首,秦王晋王势如水火,晋王勾结北狄,毒杀秦王……”

    “秦王母妃怀恨在心,在晋王母妃寿宴时行刺,血溅春禧殿,太医院郑院使未能成功救治,晋王下令郑院使全家陪葬。”

    “群臣求情,郑国公魏国公与大长公主出面相劝未果,三日后郑家全灭,大长公主府遇袭失火,大长公主、女使妙音葬身火海。”

    “大长公主庇佑地坑院孩童被射杀,白眉白发的月儿中箭身亡。郑国公魏国公悲痛欲绝。”

    “国都城与方沙城始终无雨,晋王登基改年号天威,后下令在方沙城举行燎祭求雨,燎祭耗费大量珍奇异宝,焚烧时熊熊黑烟笼罩整个方沙城,数日不散。”

    “求雨失败,天威帝下令迁都,郑国公魏国公极力阻止,群臣在文德殿内争执不下,郑国公突发心疾不治身亡。”

    “天威帝嗜杀冷血,凡有违逆者皆可杀,战功赫赫的将军连杀三员。”

    “北狄使团出使国都城,途中病死五人,到达国都城后生病数量众多,五日后,国都城各街市都有伤寒病患,每日死去数百人。”

    “十日后,滑州传来急报,城内伤寒肆虐,连日阴雨,死亡两千多人……”

    “天威帝驱逐城中伤寒病患,未派太医与药材赶往滑州。”

    “同年四月,卫水流域连日暴雨,水位暴涨冲垮河堤,滑州城被淹,百姓被冲走数百人,城内外伤寒大暴发……共死亡三万五千余人。”

    “伤寒肆虐,遍地堆尸,天威帝下令迁都,北狄来袭,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地,半个月就兵临国都城下,要求天威帝禅让。”

    “天威帝与北狄一战,战败求和,交付巨额赔款,并将郑国公之女赵凝嫁到北狄和亲……”

    “半年后,赵凝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

    如果大家没穿越到大郸,看到这些文字只会觉得残酷,但当这些文字里包含着认识的人,尤其是印象颇佳的人,只觉得心痛难当。

    这些文字太可怕也太痛苦,医护也好,已经康复的病人和家属也好,一个个被吓醒。

    睁眼看到窗外熟悉的高楼大厦,咦? !

    我好大好新的方沙城呢?

    五秒后,医院传出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我们回来啦!太棒了!

    医护们特别淡定,该干嘛干嘛,只悄悄长舒一口气,终于终于啊……

    病人和家属激动得乱转,经过一番指点后立刻办出院,终于可以回家了!太好了!

    邵院长先是大喜,站在窗边再三确认,看到医院各门外聚集的媒体、自媒体,消防车,SWAT,警车……一时间,头大如斗。

    金老被魏璋推进院长办公室,乐呵呵的:“邵院长,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邵院长那个愁啊,要开多少会?写多少报告才能过关?

    穿越以后盼着回来,现在……忽然又有点想念在大郸的日子,不用开会,不用写报告,其实也挺好的。

    忽然,邵院长抬头盯着魏璋,特别紧张:“这次没人跟过来吧?”

    魏璋摇头,防范措施做得好,没人跟来。

    字体那么红那么清晰,但是,这破系统怎么一点都不涨?

    难道说,在医院外救治的病人不算数?

    不对啊,替郑院长写报告的时候,院内院外、国都城的治愈病人都算数。

    金老驾着电动轮椅过来,指着电子屏:“一直没对你说,找了志愿者汪工程师来看过,说电子屏没坏,投屏什么也都可以,说可能是……系统坏了。”

    邵院长惊愕地转过头:“还能这样?!那我们还能不能回去了?!”

    “不知道。”金老也很无奈。

    邵院长麻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这样困在大郸了?有这么坑的吗? !

    突然就很想摔点什么听个响!

    魏璋也走过来,瞥了一眼电子大屏,又看向金老:“爸,知道的人多吗?他们什么反应?”

    金老摇头:“为了国都城百姓看病方便,现在城东设了临时医院接诊,门诊平时没人来,第七项任务要治愈一万名病人,大家都忙……”

    “目前,除了我们,就只有赶来检查电子屏的汪工,他说也可能是电子屏里面的小组件坏了……总之他不会说出去。”

    全院大几千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也都是为生活奔忙的社会人,绝大多数都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是家庭的支柱。

    更可怕的是,这次系统还没开无限药房、无限超市和员工宿舍这些任务,药房的药物和器械会有用完的一天,超市里的商品也会被买空……

    这么大的医院回不去,根本不敢想。

    金老的手指来回轻点,这可怎么办?又能怎么办?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双眼从厚厚的镜片后面盯着魏璋。

    魏璋被金老异样的视线盯得心里发毛:“爸,你干嘛?”

    “你上次除夕夜怎么就能猜到我们会回去?”金老的指尖来回搓,“两个孩子本来就在,荣华是无意中闯来的,只有你是主动跟来的。”

    邵院长被金老这么一提醒,也盯着魏璋。

    魏璋嘿嘿:“这个系统明显是来帮忙的,医治能扭转局势的病患,改变大郢的衰败颓势,任务完成以后就能回去。有五成可能,我就敢赌一下。”

    “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邵院长追问:“现在呢?”

    魏璋掰着手指点:“不给无限药房和宿舍这些任务,也就是说这次的时间比大郢短得多……”

    “当然,也是因为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仅伤寒一项就保住了几万生命,更何况爆破组还改了河道,一场水患能带走无数生命。”

    “这绝对不是完成任务,是超量完成。”

    邵院长伸手:“我赞成赌一把。”

    金老没反应过来:“赌什么?”

    邵院长想了想:“所有车辆回医院停车场,医学资料、教具模型也都留给他们,争取早日让医院里的大郸病患康复出院。”

    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魏璋一眼。

    是的,这货让自己多写了好几份报告,安置他的时候也特别伤脑筋,现在是金老的宝贝儿子。

    魏璋一脸无辜。

    邵院长主意一定,在“飞来医馆大群”里发一条又一条消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多、快、好、省,救治大郸病患。”

    于是,第二天,术后闯过重重难关的帝师贺延年,开始接受床上复健。

    在经历了颅脑、四肢骨折和颜面部矫正手术的赵潜,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终于处于稳定康复期,口腔科医生给他做牙模,准备装脱卸式假牙。

    位于城东的临时医院,继续接收每天赶来看病的国都城病患和家属。

    飞来医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麻醉科复苏室里,生命体征平稳多日的手术病人,逐步转移到急诊留观或抢救大厅;急诊处于康复期的病患,也逐步出院。

    之前被紧急从滑州送到医院的病患,需要剖腹产的孕妇们也都康复出院了。

    转眼就到了四月二十八这天,急诊抢救大厅就只剩贺延年和杨功。

    贺延年开始下床行走。

    而杨功也被医护们从鬼门关强行拽回来,血气血氧都恢复正常,整个人虽然瘦了一圈,但精神非常好,吃嘛嘛香,恨不得一天吃八顿。

    邵院长和金老在抢救大厅转了一圈,两人嘀咕,不知道郑院使和太医们现在滑州怎么样了?

    滑州的伤寒病人们有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治疗?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传出视频请求声,接通后看到王强的脸:

    “邵院长,医院西门有一群人求见。”

    王强的手机换了一个角度,身后真有一群人,为首的正是风尘仆仆的郑院使。

    邵院长有些纳闷,这些太医们不回国都城太医院,直奔这里是几个意思?

    金老凑过来问:“所为何事?”

    郑院使立刻像看到了大救星,赶紧解释,李知州派了滑州的舞团跟到这里,要向驰援滑州的所有人献舞。

    邵院长想了想:“行,我来通知他们。”

    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照做。

    两刻钟后,去滑州的医护、志愿者、大厨等所有人,都站在医院西门的大斜坡上,随着乐工们一阵又一阵鼓点,二十四位撑伞的男女舞伎踩着云步走向斜坡附近。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开启录像模式。

    阳光下,伴着鼓点,水绿色衣裙的舞伎们撑伞起舞,伞面绘有绿叶粉荷,或随风摇曳,或顾盼生姿,水绿裙和伞面袍映着泛黄的沙地,像早春新芽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独唱到合唱,单鼓到群鼓,舞伎们在节奏变幻时组成各种形状,高高抛起手中伞,凌空跃起后旋转,再稳稳接住抛出的伞。

    而伞似乎有生命和默契,随意地从舞伎们的左手腕,经肩膀滚到右手;或从手掌经过前倾舒展的后背,停在脚尖。

    一曲舞毕,舞伎们列队向斜坡上的大家整齐行礼。

    大家热烈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郑院使这才郑重解释:“这是大郸滑州地区独有的伞舞,平日只有大型祭礼偶尔出来表演,倘若有为民出力的贤士,为表示感谢就会跳伞舞。”

    “代表滑州百姓对你们的真挚谢意。”

    啊这……大家面面相觑,被这么认真地感谢,怎么就有点不好意思呢?

    嗯,一定要注意形象,即使心里再高兴,也不能笑得太夸张。

    大家想了想,点头表示感谢,心里乐开了花。

    保科长不愧是六边形战士,火速冲回食堂库房,提着两篮大樱桃又冲回来,塞到魏璋手里。

    魏璋提着樱桃交给领舞:“这是飞来医馆的樱桃,作为谢礼。”

    领舞望着大又圆的深红樱桃当场楞住,急忙摆手,礼物太贵重了,不能收。

    魏璋直截了当:“恭敬不如从命,如果你们吃樱桃算逾制,那就在这里吃完再走,反正也不多。来来来,那边洗手,洗完手过来吃。”

    这下轮到郑院使和太医们面面相觑。

    金老问郑院使:“为何舞伎们不敢吃?”

    郑院使语出惊人:“在大郸,这样大小、颜色如此深红的樱桃,只有春闺试中脱颖而出的状元们,参加宫中樱桃宴才能品尝。”

    “我等吃也算儹越。”

    保科长听了魏璋的翻译,又火速拿来一篮大樱桃:“来,一起吃,都有,吃完再走。”

    魏璋笑着招呼:“郑院使,楞着干嘛?洗手去啊,一起吃。”

    大郸人你看我,我看他,他看她……来回看了好几圈,最后不知道谁先伸手,反正两刻钟后,只剩了樱桃梗,樱桃核都没剩。

    魏璋眨了眨眼睛:“你们不会吃太快,把核都咽下去了吧?”

    郑院使不好意思地摊开双手,手心里有六个樱桃核:“想带回去种。”

    魏璋找来小瓶小罐给他们装:“想带就带,飞来医馆就是这么大方。”

    郑院使、太医和舞伎们道谢后,带着樱桃核离开。

    直到他们再也看不见,金老才慢悠悠地解释:“这个伞舞演变到最后,就是清末官场泛滥的万民伞。”

    “四舍五入,你们也是被赠送过万民伞的人了。”

    “哇喔……幸亏拍下来了!”

    没人能在危险面前不害怕,就像赶去滑州支援的大家,明明害怕却选择面对;也没人能拒绝真诚的感谢,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

    于是,回医院的大家,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嘴角怎么都压不住,太高兴了有没有?

    四月三十

    装好脱卸式假牙的赵潜,终于带药出院,遭受重创的身体还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但至少性命和脸庞都保住了。

    五月初三,太医孟鸿才带着学生们回到方沙城的学舍区,就着飞来医馆新给的教材和模型,继续上课。

    六月初二,赶去滑州的国都城稳婆们,再次见到了国都城的万胜门。因为谭主任的大力推荐,凡是考核优良的稳婆都可以进入太医院成为女医。

    景佑帝给太医院招了五十六名女医,给官袍俸禄,还教识字写画,这项决定在文德殿掀起千层浪。

    哪怕群臣在文德殿吵翻了天,也架不住景佑帝当场发怒,老臣也好,年轻的大臣也好,这时才意识到,景佑帝虽然年轻但已经让群臣信服。

    六月初七

    焕然一新的帝师贺延年,经过度日如年的辛苦复健,现在终于抬头挺胸不用任何倚仗,全靠自己走出抢救大厅的自动门,经走廊到急诊大厅,望着外面炽热的阳光。

    景佑帝早就安排内侍官来接老师回长信宫。

    与内侍官一起来的,还有大长公主。

    六月十六,急诊抢救大厅和留观室已经空了,大郸没有病人住在医院里。

    傍晚时分,景佑帝派人送来了超大量的宫宴菜品和特别长的礼单。

    保科长又带人运了好多趟才算搬完。

    医院食堂再次摆开了豪华宫宴自助,每位走进食堂的人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有吃有喝谁会不开心?

    吃饱喝足回值班室躺平,医护们像平常一样进入梦乡,没多久就开始做梦,眼前的一切忽明忽暗,等完全亮起来以后发现是一行又一行文字:

    “十三皇子赵鸿被龙卫带回国都城,途中遇沙尘暴,陷于方沙城,无一生还。”

    “大郸群龙无首,秦王晋王势如水火,晋王勾结北狄,毒杀秦王……”

    “秦王母妃怀恨在心,在晋王母妃寿宴时行刺,血溅春禧殿,太医院郑院使未能成功救治,晋王下令郑院使全家陪葬。”

    “群臣求情,郑国公魏国公与大长公主出面相劝未果,三日后郑家全灭,大长公主府遇袭失火,大长公主、女使妙音葬身火海。”

    “大长公主庇佑地坑院孩童被射杀,白眉白发的月儿中箭身亡。郑国公魏国公悲痛欲绝。”

    “国都城与方沙城始终无雨,晋王登基改年号天威,后下令在方沙城举行燎祭求雨,燎祭耗费大量珍奇异宝,焚烧时熊熊黑烟笼罩整个方沙城,数日不散。”

    “求雨失败,天威帝下令迁都,郑国公魏国公极力阻止,群臣在文德殿内争执不下,郑国公突发心疾不治身亡。”

    “天威帝嗜杀冷血,凡有违逆者皆可杀,战功赫赫的将军连杀三员。”

    “北狄使团出使国都城,途中病死五人,到达国都城后生病数量众多,五日后,国都城各街市都有伤寒病患,每日死去数百人。”

    “十日后,滑州传来急报,城内伤寒肆虐,连日阴雨,死亡两千多人……”

    “天威帝驱逐城中伤寒病患,未派太医与药材赶往滑州。”

    “同年四月,卫水流域连日暴雨,水位暴涨冲垮河堤,滑州城被淹,百姓被冲走数百人,城内外伤寒大暴发……共死亡三万五千余人。”

    “伤寒肆虐,遍地堆尸,天威帝下令迁都,北狄来袭,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地,半个月就兵临国都城下,要求天威帝禅让。”

    “天威帝与北狄一战,战败求和,交付巨额赔款,并将郑国公之女赵凝嫁到北狄和亲……”

    “半年后,赵凝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

    如果大家没穿越到大郸,看到这些文字只会觉得残酷,但当这些文字里包含着认识的人,尤其是印象颇佳的人,只觉得心痛难当。

    这些文字太可怕也太痛苦,医护也好,已经康复的病人和家属也好,一个个被吓醒。

    睁眼看到窗外熟悉的高楼大厦,咦? !

    我好大好新的方沙城呢?

    五秒后,医院传出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我们回来啦!太棒了!

    医护们特别淡定,该干嘛干嘛,只悄悄长舒一口气,终于终于啊……

    病人和家属激动得乱转,经过一番指点后立刻办出院,终于可以回家了!太好了!

    邵院长先是大喜,站在窗边再三确认,看到医院各门外聚集的媒体、自媒体,消防车,SWAT,警车……一时间,头大如斗。

    金老被魏璋推进院长办公室,乐呵呵的:“邵院长,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邵院长那个愁啊,要开多少会?写多少报告才能过关?

    穿越以后盼着回来,现在……忽然又有点想念在大郸的日子,不用开会,不用写报告,其实也挺好的。

    忽然,邵院长抬头盯着魏璋,特别紧张:“这次没人跟过来吧?”

    魏璋摇头,防范措施做得好,没人跟来。

    字体那么红那么清晰,但是,这破系统怎么一点都不涨?

    难道说,在医院外救治的病人不算数?

    不对啊,替郑院长写报告的时候,院内院外、国都城的治愈病人都算数。

    金老驾着电动轮椅过来,指着电子屏:“一直没对你说,找了志愿者汪工程师来看过,说电子屏没坏,投屏什么也都可以,说可能是……系统坏了。”

    邵院长惊愕地转过头:“还能这样?!那我们还能不能回去了?!”

    “不知道。”金老也很无奈。

    邵院长麻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这样困在大郸了?有这么坑的吗? !

    突然就很想摔点什么听个响!

    魏璋也走过来,瞥了一眼电子大屏,又看向金老:“爸,知道的人多吗?他们什么反应?”

    金老摇头:“为了国都城百姓看病方便,现在城东设了临时医院接诊,门诊平时没人来,第七项任务要治愈一万名病人,大家都忙……”

    “目前,除了我们,就只有赶来检查电子屏的汪工,他说也可能是电子屏里面的小组件坏了……总之他不会说出去。”

    全院大几千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也都是为生活奔忙的社会人,绝大多数都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是家庭的支柱。

    更可怕的是,这次系统还没开无限药房、无限超市和员工宿舍这些任务,药房的药物和器械会有用完的一天,超市里的商品也会被买空……

    这么大的医院回不去,根本不敢想。

    金老的手指来回轻点,这可怎么办?又能怎么办?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双眼从厚厚的镜片后面盯着魏璋。

    魏璋被金老异样的视线盯得心里发毛:“爸,你干嘛?”

    “你上次除夕夜怎么就能猜到我们会回去?”金老的指尖来回搓,“两个孩子本来就在,荣华是无意中闯来的,只有你是主动跟来的。”

    邵院长被金老这么一提醒,也盯着魏璋。

    魏璋嘿嘿:“这个系统明显是来帮忙的,医治能扭转局势的病患,改变大郢的衰败颓势,任务完成以后就能回去。有五成可能,我就敢赌一下。”

    “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邵院长追问:“现在呢?”

    魏璋掰着手指点:“不给无限药房和宿舍这些任务,也就是说这次的时间比大郢短得多……”

    “当然,也是因为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仅伤寒一项就保住了几万生命,更何况爆破组还改了河道,一场水患能带走无数生命。”

    “这绝对不是完成任务,是超量完成。”

    邵院长伸手:“我赞成赌一把。”

    金老没反应过来:“赌什么?”

    邵院长想了想:“所有车辆回医院停车场,医学资料、教具模型也都留给他们,争取早日让医院里的大郸病患康复出院。”

    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魏璋一眼。

    是的,这货让自己多写了好几份报告,安置他的时候也特别伤脑筋,现在是金老的宝贝儿子。

    魏璋一脸无辜。

    邵院长主意一定,在“飞来医馆大群”里发一条又一条消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多、快、好、省,救治大郸病患。”

    于是,第二天,术后闯过重重难关的帝师贺延年,开始接受床上复健。

    在经历了颅脑、四肢骨折和颜面部矫正手术的赵潜,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终于处于稳定康复期,口腔科医生给他做牙模,准备装脱卸式假牙。

    位于城东的临时医院,继续接收每天赶来看病的国都城病患和家属。

    飞来医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麻醉科复苏室里,生命体征平稳多日的手术病人,逐步转移到急诊留观或抢救大厅;急诊处于康复期的病患,也逐步出院。

    之前被紧急从滑州送到医院的病患,需要剖腹产的孕妇们也都康复出院了。

    转眼就到了四月二十八这天,急诊抢救大厅就只剩贺延年和杨功。

    贺延年开始下床行走。

    而杨功也被医护们从鬼门关强行拽回来,血气血氧都恢复正常,整个人虽然瘦了一圈,但精神非常好,吃嘛嘛香,恨不得一天吃八顿。

    邵院长和金老在抢救大厅转了一圈,两人嘀咕,不知道郑院使和太医们现在滑州怎么样了?

    滑州的伤寒病人们有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治疗?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传出视频请求声,接通后看到王强的脸:

    “邵院长,医院西门有一群人求见。”

    王强的手机换了一个角度,身后真有一群人,为首的正是风尘仆仆的郑院使。

    邵院长有些纳闷,这些太医们不回国都城太医院,直奔这里是几个意思?

    金老凑过来问:“所为何事?”

    郑院使立刻像看到了大救星,赶紧解释,李知州派了滑州的舞团跟到这里,要向驰援滑州的所有人献舞。

    邵院长想了想:“行,我来通知他们。”

    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照做。

    两刻钟后,去滑州的医护、志愿者、大厨等所有人,都站在医院西门的大斜坡上,随着乐工们一阵又一阵鼓点,二十四位撑伞的男女舞伎踩着云步走向斜坡附近。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开启录像模式。

    阳光下,伴着鼓点,水绿色衣裙的舞伎们撑伞起舞,伞面绘有绿叶粉荷,或随风摇曳,或顾盼生姿,水绿裙和伞面袍映着泛黄的沙地,像早春新芽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独唱到合唱,单鼓到群鼓,舞伎们在节奏变幻时组成各种形状,高高抛起手中伞,凌空跃起后旋转,再稳稳接住抛出的伞。

    而伞似乎有生命和默契,随意地从舞伎们的左手腕,经肩膀滚到右手;或从手掌经过前倾舒展的后背,停在脚尖。

    一曲舞毕,舞伎们列队向斜坡上的大家整齐行礼。

    大家热烈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郑院使这才郑重解释:“这是大郸滑州地区独有的伞舞,平日只有大型祭礼偶尔出来表演,倘若有为民出力的贤士,为表示感谢就会跳伞舞。”

    “代表滑州百姓对你们的真挚谢意。”

    啊这……大家面面相觑,被这么认真地感谢,怎么就有点不好意思呢?

    嗯,一定要注意形象,即使心里再高兴,也不能笑得太夸张。

    大家想了想,点头表示感谢,心里乐开了花。

    保科长不愧是六边形战士,火速冲回食堂库房,提着两篮大樱桃又冲回来,塞到魏璋手里。

    魏璋提着樱桃交给领舞:“这是飞来医馆的樱桃,作为谢礼。”

    领舞望着大又圆的深红樱桃当场楞住,急忙摆手,礼物太贵重了,不能收。

    魏璋直截了当:“恭敬不如从命,如果你们吃樱桃算逾制,那就在这里吃完再走,反正也不多。来来来,那边洗手,洗完手过来吃。”

    这下轮到郑院使和太医们面面相觑。

    金老问郑院使:“为何舞伎们不敢吃?”

    郑院使语出惊人:“在大郸,这样大小、颜色如此深红的樱桃,只有春闺试中脱颖而出的状元们,参加宫中樱桃宴才能品尝。”

    “我等吃也算儹越。”

    保科长听了魏璋的翻译,又火速拿来一篮大樱桃:“来,一起吃,都有,吃完再走。”

    魏璋笑着招呼:“郑院使,楞着干嘛?洗手去啊,一起吃。”

    大郸人你看我,我看他,他看她……来回看了好几圈,最后不知道谁先伸手,反正两刻钟后,只剩了樱桃梗,樱桃核都没剩。

    魏璋眨了眨眼睛:“你们不会吃太快,把核都咽下去了吧?”

    郑院使不好意思地摊开双手,手心里有六个樱桃核:“想带回去种。”

    魏璋找来小瓶小罐给他们装:“想带就带,飞来医馆就是这么大方。”

    郑院使、太医和舞伎们道谢后,带着樱桃核离开。

    直到他们再也看不见,金老才慢悠悠地解释:“这个伞舞演变到最后,就是清末官场泛滥的万民伞。”

    “四舍五入,你们也是被赠送过万民伞的人了。”

    “哇喔……幸亏拍下来了!”

    没人能在危险面前不害怕,就像赶去滑州支援的大家,明明害怕却选择面对;也没人能拒绝真诚的感谢,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

    于是,回医院的大家,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嘴角怎么都压不住,太高兴了有没有?

    四月三十

    装好脱卸式假牙的赵潜,终于带药出院,遭受重创的身体还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但至少性命和脸庞都保住了。

    五月初三,太医孟鸿才带着学生们回到方沙城的学舍区,就着飞来医馆新给的教材和模型,继续上课。

    六月初二,赶去滑州的国都城稳婆们,再次见到了国都城的万胜门。因为谭主任的大力推荐,凡是考核优良的稳婆都可以进入太医院成为女医。

    景佑帝给太医院招了五十六名女医,给官袍俸禄,还教识字写画,这项决定在文德殿掀起千层浪。

    哪怕群臣在文德殿吵翻了天,也架不住景佑帝当场发怒,老臣也好,年轻的大臣也好,这时才意识到,景佑帝虽然年轻但已经让群臣信服。

    六月初七

    焕然一新的帝师贺延年,经过度日如年的辛苦复健,现在终于抬头挺胸不用任何倚仗,全靠自己走出抢救大厅的自动门,经走廊到急诊大厅,望着外面炽热的阳光。

    景佑帝早就安排内侍官来接老师回长信宫。

    与内侍官一起来的,还有大长公主。

    六月十六,急诊抢救大厅和留观室已经空了,大郸没有病人住在医院里。

    傍晚时分,景佑帝派人送来了超大量的宫宴菜品和特别长的礼单。

    保科长又带人运了好多趟才算搬完。

    医院食堂再次摆开了豪华宫宴自助,每位走进食堂的人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有吃有喝谁会不开心?

    吃饱喝足回值班室躺平,医护们像平常一样进入梦乡,没多久就开始做梦,眼前的一切忽明忽暗,等完全亮起来以后发现是一行又一行文字:

    “十三皇子赵鸿被龙卫带回国都城,途中遇沙尘暴,陷于方沙城,无一生还。”

    “大郸群龙无首,秦王晋王势如水火,晋王勾结北狄,毒杀秦王……”

    “秦王母妃怀恨在心,在晋王母妃寿宴时行刺,血溅春禧殿,太医院郑院使未能成功救治,晋王下令郑院使全家陪葬。”

    “群臣求情,郑国公魏国公与大长公主出面相劝未果,三日后郑家全灭,大长公主府遇袭失火,大长公主、女使妙音葬身火海。”

    “大长公主庇佑地坑院孩童被射杀,白眉白发的月儿中箭身亡。郑国公魏国公悲痛欲绝。”

    “国都城与方沙城始终无雨,晋王登基改年号天威,后下令在方沙城举行燎祭求雨,燎祭耗费大量珍奇异宝,焚烧时熊熊黑烟笼罩整个方沙城,数日不散。”

    “求雨失败,天威帝下令迁都,郑国公魏国公极力阻止,群臣在文德殿内争执不下,郑国公突发心疾不治身亡。”

    “天威帝嗜杀冷血,凡有违逆者皆可杀,战功赫赫的将军连杀三员。”

    “北狄使团出使国都城,途中病死五人,到达国都城后生病数量众多,五日后,国都城各街市都有伤寒病患,每日死去数百人。”

    “十日后,滑州传来急报,城内伤寒肆虐,连日阴雨,死亡两千多人……”

    “天威帝驱逐城中伤寒病患,未派太医与药材赶往滑州。”

    “同年四月,卫水流域连日暴雨,水位暴涨冲垮河堤,滑州城被淹,百姓被冲走数百人,城内外伤寒大暴发……共死亡三万五千余人。”

    “伤寒肆虐,遍地堆尸,天威帝下令迁都,北狄来袭,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地,半个月就兵临国都城下,要求天威帝禅让。”

    “天威帝与北狄一战,战败求和,交付巨额赔款,并将郑国公之女赵凝嫁到北狄和亲……”

    “半年后,赵凝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

    如果大家没穿越到大郸,看到这些文字只会觉得残酷,但当这些文字里包含着认识的人,尤其是印象颇佳的人,只觉得心痛难当。

    这些文字太可怕也太痛苦,医护也好,已经康复的病人和家属也好,一个个被吓醒。

    睁眼看到窗外熟悉的高楼大厦,咦? !

    我好大好新的方沙城呢?

    五秒后,医院传出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我们回来啦!太棒了!

    医护们特别淡定,该干嘛干嘛,只悄悄长舒一口气,终于终于啊……

    病人和家属激动得乱转,经过一番指点后立刻办出院,终于可以回家了!太好了!

    邵院长先是大喜,站在窗边再三确认,看到医院各门外聚集的媒体、自媒体,消防车,SWAT,警车……一时间,头大如斗。

    金老被魏璋推进院长办公室,乐呵呵的:“邵院长,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邵院长那个愁啊,要开多少会?写多少报告才能过关?

    穿越以后盼着回来,现在……忽然又有点想念在大郸的日子,不用开会,不用写报告,其实也挺好的。

    忽然,邵院长抬头盯着魏璋,特别紧张:“这次没人跟过来吧?”

    魏璋摇头,防范措施做得好,没人跟来。